漳浦是一個奇異的地方。東海和南海在這里相會。海水相會的地方,也是海底火山噴發(fā)熔巖之處。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火山島就這樣在大海中誕生了,奇異而又壯觀的玄武巖上記錄著1700萬年前的巖漿出世記。由此誕生了濱?;鹕絿业刭|公園。海水相會的地方,在人跡罕至的漫漫荒灘上,稀疏的木麻黃樹林,遮掩著一處巨大而隱秘的藝術工坊。大自然以海浪和風沙為工具,以海邊的巖石為材料,歷萬千年的不倦雕琢,在花崗石上刻畫出奇詭變化而又撲朔迷離的圖案。是為六鰲天然抽象畫廊。此外,還有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趙宋皇裔聚族而居四百余年的趙家堡,臺灣商人李瑞河先生投資興建的規(guī)模宏大的“唐山過臺灣”石雕園以及茶文化氣息濃郁的天福茶博物院等等,不勝枚舉。
對于生于斯、長于斯,而又工作于斯的林仲文來說,這些人文自然景觀都令他為之自豪。但他更為醉心的卻還是家鄉(xiāng)一千多年豐存的歷史文化。它們蘊藏在醇厚清冽的茶香中,蘊藏在庭院深深的古宅里,乃至春聯(lián)攤上一副筆酣墨飽的“漳浦體”、土樓中色彩斑斕、濃烈似酒的傳統(tǒng)習俗。這如同池塘春草般的情愫,總是貯滿胸間,而后在他的筆端汩汩流淌。
林仲文自號海云山人。他就出生在漳浦海云山下的萬安樓里,這是一座建于明代的上樓。土樓中央的空地上種滿了綠竹,而四圍則是層層疊疊的茶山。他兒時的夢便孕育在這綠葉婆娑之中。這綠色情結至今仍時時在他腦懷縈繞,令他揮之不盡。海云山更是一處風景絕佳地?!昂T埔乖隆笔钦钠质爸弧G叭嗽娫疲骸昂I线b連云影光,山空夜靜杳微茫。美人觀海印寒月,何處還開得月堂。”他從小在海云山麓讀書、拾柴,與小伙伴玩耍。童年生活的強烈印記,讓他在上大學時不假思索地就選擇了向國畫大師楊啟輿先生學畫山水。而尋夢家鄉(xiāng)溪山,追逐童真童趣則成了他山水畫的重要主題。
茶書畫更是林仲文喜愛的題材,以書畫的形式來表現我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厚底蘊,山色茗香共一壺,讓他的書畫作品成為一道獨特的藝術風景。晉代畫家宗炳曾把山水審美劃分為應目、會心、暢神三個層次。暢神當是山水審美的最高境界。林仲文的山水圖軸,追求的正是這樣的精神境界。他的畫往往山蒼樹秀,水活石潤,于天地之外,別構一個藝術世界。這也是林仲文的心靈世界,恬淡、寧靜,傳遞著一種自然之美、平和之美。
《茶園青青鎖土樓》,四座土樓,似自天外飛來的彩碟,被鎖在萬綠叢中,層層梯狀的茶園環(huán)繞著它們,如同條條翠色的飄帶。一組充滿詩意的土樓,便這樣帶著淡綠的茶香讓人品嘗不盡。
《山居品茗》圖,畫面上是一座簡樸的茅草屋,門前綠樹池塘,遠離塵囂。一位童子正在小火爐前揮扇,似聽得到水沸之聲。兩位客人相顧莞爾一笑,主人邀客品茗,品酌的分明是大自然的清新況味。
《撫琴品佳茗》,則將琴聲溶入茶韻。主人撫琴、童子烹茗,而客人則側轉身子,如癡如醉,似聽琴聲、似聞茶香。整幅作品布局別致,人物形態(tài)生動,構成畫中有詩、畫中有聲的悠遠意境。那是天籟之聲和天然之味的和鳴。
《雨過琴書潤、風來茗韻香》,只見幾竿墨竹隨風搖曳,橫斜有致。一本被誰翻開的舊書,一把古色古香的匏壺,兩只盛滿茶水的杯盞。雖然看不到人物的身影,但主人清幽淡泊的心境正一絲絲透出紙面。
林仲文的書法作品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漳浦是閩南著名的書畫之鄉(xiāng),一代大儒黃道周便出生在這里。明清之交,黃道周的“漳浦體”曾風靡一時,至今在書法界仍有重要影響。林仲文對黃道周的文章氣節(jié)和書藝成就十分景仰,他的書法作品追慕先賢,取法于古、得意于今,行筆剛勁,恢弘大氣而自成一體。
在一個自然山水得天獨厚、千年文脈源遠流長的地方,林仲文從傳統(tǒng)和生活中不斷汲取養(yǎng)分,他的茶書畫作品正漸漸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獨具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