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并不是智力不好,而是因為他們的情感因素沒有被調動起來。如何改變學生的情感障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構建和諧民主的氛圍,使師生交往的心理狀態達到最佳,才能使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才能使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都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有力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課堂上精心設計的各種梯度的提問,使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對他們的回答,教師再給以不同程度的鼓勵,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再如教師眼神的運用:當學生回答問題不踴躍時,給以鼓勵的目光;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做小動作時,給予警示的目光等,可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到教師是位可信賴的朋友。學生尊敬、喜歡老師,就能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就可創造出融洽的氣氛,就可以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材。
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動力,是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源泉。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時,是懷著好奇來聽物理課的,要把這種好奇變成興趣,教師的誘導很重要。
1.在物理課堂教學時,應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多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仔細觀察試驗結果,探究試驗原理,從而使學生在經歷發現知識過程的同時,體驗發現真理的艱辛和取得成功后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有意識地從生活中挖掘物理教學素材。如:生活中一篇新聞、一段廣告、一盤菜、一個笑話等都能成為教學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直接來源于生活,使學生感到親切,又充分體現了“STS”的教學思想。
3.注意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相聯系,使學生了解物理學與人類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有緊密聯系。如:學習內燃機的知識時,可與汽車及環境保護聯系起來;學習電磁繼電器的知識時,可聯系現代的自我保護裝置、報警裝置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同時也體現了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三、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喚起有意注意
如在進行“密度”一節的教學時,告訴學生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密度”知識。在初中階段,這部分內容是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重要基礎,到高中階段又是學習氣態方程及其他有關物理問題的必備知識。因此,“密度”一節既是基礎、又是重點,大家要認真學好。這樣就使學生明確了“密度”一節的學習重要性,喚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同時,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隨之加強。
四、用愛心對待學生,營造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一張笑臉,兩句鼓勵,就能給學生以巨大的動力。對于一個中學生來說,他們都希望教師像父母一樣關心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去關心愛護學生?首先,越是后進生越厚愛,經常找他們談心、耐心輔導、百問不煩,給其講一些名人成長的經歷,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其次,對有困難的學生要竭力幫助他們,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呵護他們,讓他們飽嘗教師的溫暖和愛戴,達到以愛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目的。
物理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若要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必須用情感去影響學生,用語言去鼓勵學生,用教學藝術去吸引學生,用關心愛護去感染學生。
(責任編輯李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