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今年1月IEEE 802.11n任務小組的倫敦工作會議不過又是一個“制造噪音”的場合。然而,2.0草案在該會議上壓倒性地得以通過,令人不由得對802.11n標準在2007年的可能發布浮想聯翩……
雖然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期望已久的結果,但是事先誰也沒能預料到。
新草案問世
1月中旬的英國倫敦,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爭吵和辯論以后,IEEE 802.11n任務小組通過了2.0版草案。人們之所以會感到意外,是因為在此之前的標準技術規格征詢意見階段,各方提出的意見數目高達1.2萬件。在大量技術意見和問題需要討論修改的情況下,使得802.11n標準的制訂工作始終進展緩慢,甚至被一些悲觀的廠商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前外界也廣泛認為,鑒于802.11n標準仍有多項技術規格意見有待整合,恐怕在2007年上半年我們仍然難以看到2.0草案順利出爐。而2.0草案在2007年1月就獲得通過,絕對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想。
令人詫異的還在于,雖然經歷了長期的互不相讓的“口水戰”,但是在此次802.11n 2.0草案的投票中,除了5位成員棄權以外,其余100多位任務小組的成員均對該草案投出了贊成票。2.0版草案之所以能在最前沿直接處理802.11n標準技術規格的任務小組中獲得近乎全票的通過,顯示出此前多項有待整合或修改的技術規格意見已在任務小組中修改完畢或經過協調達成共識,這也有利于802.11n標準制訂進度的加速。
從具體的工作流程來看,工作小組在確立2.0版草案之后,也將交付信件投票(Letter Ballot),以決定此版本是否可以直接提交給IEEE大會投票,以確認為正式標準,而信件投票的最低通過門檻為75%。也就是說,如果2.0版草案獲得超過75%的信件投票支持,就無須進行新版本標準草案的修訂,可以直接交由IEEE大會投票,進行最后階段的802.11n標準的制訂和確立。
WLAN產業界人士對此歡欣鼓舞。他們表示,此次802.11n新版草案標準在任務小組投票階段就獲得絕對多數支持,表明該標準后續可能出現的技術規格意見分歧已較先前降低許多,而這將有助于后續802.11n標準的確立。以目前技術制訂的日程來看,甚至有可能讓802.11n標準確立的時間提前到2007年年內完成。
超越以太網
為什么此次802.11n新版草案的順利通過會引得業內如此關注呢?要知道,自從1997年IEEE 802.11標準實施以來,先后有802.11b、802.11a、802.11g、802.11e、802.11f、802.11h、802.11i、802.11j等標準制訂或者醞釀。不過盡管標準及其制訂工作層出不窮,但是WLAN近10年來始終面對著幾大問題,如帶寬不足、漫游不方便、網管不強大、系統不安全及沒有殺手級應用等。為了實現高帶寬、高質量的WLAN服務以及更多的應用,從根本上使無線局域網達到甚至超越現有主流的百兆以太網的性能水平,802.11n應運而生。
然而,在802.11n之前,雖然WLAN經歷了多個版本的升級,卻依舊在實際速度上與以太網相差甚遠。革命性的802.11n可以提供高達500Mbps的傳輸速率,5倍于當前的百兆以太網,距離尚未普及到桌面的千兆以太網也相差不遠,完全可以輕松應對移動辦公、流媒體、數字家庭、語音和視頻傳輸等任務,并能夠勝任未來可能出現的要求更為苛刻的其他應用。
技術上有突破
802.11n最為耀眼的技術革新,就在于將MIMO(多入多出)與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相結合而應用的MIMO-OFDM技術。該技術不但提高了無線傳輸質量,也使傳輸速率得到極大提升,它也是802.11n標準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覆蓋范圍方面,802.11n采用的智能天線技術,可以通過多組獨立天線組成的天線陣列動態調整波束,從而保證讓WLAN用戶接收到穩定的信號,并可以減少其他信號的干擾,網絡覆蓋范圍甚至可能擴大到數平方公里以上,使WLAN的移動性(即漫游)得以極大提高。舉例來說,以前可能需要多臺802.11g設備覆蓋的區域,如今一臺802.11n設備就可以滿足要求,這不僅可以降低用戶的部署時間和采購成本,還能有效減少多臺802.11g以及早期設備之間互聯互通的“盲點”。
在業界和用戶廣為關注的兼容性方面,802.11n也有所改進,它采用了一種軟件無線電技術。該技術可以實現對硬件平臺的完全可編程,因此不同系統的基站和終端都可以通過硬件平臺的不同軟件實現互通和兼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使WLAN的兼容性得到極大改善,并且意味著WLAN不但能實現802.11n向前和向后的兼容,還可以實現WLAN與無線廣域網絡的有機結合,比如3G以及其后的更新技術。
現實問題
一些人可能會感到奇怪:你說802.11n 2.0版草案剛剛獲得通過,可是幾個月以前我就看到市場上有些廠商在銷售的802.11n產品。
其實這種產品先于標準“早產”的情況并不鮮見,也不僅囿于IT產業,這是廠商搶占市場制高點的慣用手法。
對于那些已經購買了“早產”的802.11n產品的用戶來說,完全用不著懊惱。諸如Atheros、英特爾、蘋果等廠商以及他們的客戶,肯定會很高興地聽到這樣的消息:由于任務小組的多方考慮,用戶已經購買的、符合1.1草案的802.11n設備將和2.0草案兼容,而用戶需要做的只是升級設備的固件(firmware)。這意味著廣大企業和用戶原先購置的相關設備在短期內不會被新的產品湮沒,設備的價值也將得以保全和延伸。
不過,設備制造商應該考慮更現實的問題:消化庫存。由于早期的802.11n產品在2006年推出市場后反應不如預期,使一些廠商已經出現了庫存堆積問題,而這必將對這些廠商造成消極影響。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由于802.11g以及更早期的產品售價低廉,廠商和渠道商已然缺乏利潤空間,因此802.11n的技術優勢必然使其成為廠商進行產品換代,從而攫取更多利潤的最佳選擇。英特爾已經在其最新的Santa Rosa移動平臺中加入Kedron 802.11n無線模塊;蘋果的一些細心用戶更是在去年9月的Core 2 Duo iMac中就早早覓得802.11n網卡的身影,不過用戶需要另付5美元才能解開對該設備的軟件禁錮……
編輯點評
從歷史發展的歷程來看,802.11b產品成為WLAN主流走過了近5年的漫長時間,而802.11g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則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無線技術的迅猛發展,令我們對于802.11n產品的普及之路充滿信心。
“是不是采用了802.11n以后,我就可以在我數百米以外的家里,利用無線使用公司的網絡資源了?”一位朋友在獲悉802.11n 2.0草案通過后這樣問我,此時他的臉上寫滿了期待。
對于2007年,WLAN產業界同樣滿懷期待。(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