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一年的公款吃喝費已經到了幾千億,而且還在逐年攀升。當前官員公款吃喝越來越嚴重的現象,有悖于胡錦濤主席提出的“三個意識”。封死公款吃喝這張大嘴,迫在眉睫。不久前,溫家寶總理作出重要批示:糾正不正之風,關鍵在建立制度。對此,記者徐連欣采訪了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許耀桐教授,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局長洪可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中心副主任任建明教授,他們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許耀桐:
對官員吃喝應“小題大做”
政府官員從政還要有官德,官德就包括要節儉。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干部要有三種意識,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節儉意識。當前社會存在著亂收費、評比過濫、用公款大吃大喝等問題,其實質是違規行政,違背了政府行政的“精簡、節約、有序、高效”等原則,所以糾正不正之風要走制度建設的道路,從制度管理著手,以制度約束為突破口。
溫總理說關鍵在建立制度,這說明我們現在的一些制度是不健全的、有欠缺的,對一些違規行政行為還管不住。雖然我們也有相關的規章制度,但實用性差,如界線較模糊,剛性約束不足,不利于執行。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有一套能夠制約不正之風的系列行政法規。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政府官員人手一冊這樣的法規,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誰還敢越雷池一步?
要剎住不正之風,還要有完善的監督體系。監督本身也是一種制度,為什么屢屢發生不正之風,主要是一些官員手中權利過大,又沒有受到強有力的制約。所以,要改變少數人,甚至是一個人“說了算”的不正常的現象,按照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而且要實行政務公開。
剎住不正之風最有力的武器是對那些違規現象進行曝光,并且把處理的意見告知民眾,告知社會。比如現在的網絡就是很好的一個途徑,中紀委和各級政府都有網站,如果把那些違規行政的行為,以及它所造成的損失、危害以及處理的結果,一件件明明白白地、毫不留情地拿到網上來曝光,大白于天下,這樣就會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對那些不正之風,應該“小題大做”。我們的政府是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是要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財政支出用的是納稅人的錢,這樣看問題,吃喝就不是一件小事,官員的違規行為就要考慮是否符合政府的性質。如果今后哪個官員因為鋪張浪費,因為吃吃喝喝下臺了,那就是我們動了真格了、管住了。
我們現在雖然財政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但要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你請我了我不請你就不好,這種風氣彌漫起來就形成一種怪圈。其實都不請,事情一樣能辦好。過去,毛澤東曾提出要節約每一個銅板,今天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道德的約束力是不能忽視的,我們要大力弘揚這種約束力。官員要有廉潔意識,時時刻刻想到手中的權力是老百姓賦予的,要勤勤懇懇、忠心耿耿地為老百姓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警戒心。
制度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單講任何一方都是偏頗的。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好,壞人就沒辦法做壞事;制度不好,好人也做不了好事。一個社會要好壞分明,善惡分清,就要有制度標準。
洪可柱:
貪污浪費是制度缺陷造成的
對于公款吃喝歪風,首先要有一個嚴格的規劃,到底什么叫職務消費,職務消費的標準怎樣,由誰來監督,不論是黨政機關還是各社會團體現在都缺乏這個東西。沒有標準就自己掌握,就變成了一個非常有彈性的東西,無人監督。失去了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標準,嚴格來講就必然產生腐敗。
還有的地方把工作上所必需的和不需要的,甚至是浪費的以及可能以權謀私的問題都混在一起了。有些企業也是如此。有個企業的員工告訴我,一年的利潤被吃掉三分之一、被拿掉三分之一,最后只剩下三分之一。
大吃大喝貪污浪費實質上是制度的缺陷造成的,不但造成了經濟上的重大損失,而且加大了社會的分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道德嚴重扭曲,這種不健康的狀況使不法交易容易完成。中央進行制度建設,控制這種大吃大喝的狀況是完全有必要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我們的國家再強大也受不了這些蛀蟲的侵害。
我認為,從根本上杜絕公款吃喝風要做到以下五點。
第一,要有一個嚴格的標準。第二,要有嚴密的社會監督,并對監督的人有激勵,有物質表彰。第三,對所在地的賓館酒店等服務機構也要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不允許弄虛作假,查出問題要嚴厲處罰。第四,要加強教育。制度是他律,思想道德是自律,自律也很重要。第五,要有抽查檢查制度。不是公開通知檢查,而是暗查暗訪,下決心把根挖出來。
道德是基礎,有道德還要有個制度。道德和法律都能解決的問題,盡量用道德來解決,強制性的東西只能靠制度和法律來解決。當然只有法律和道德也還是不夠的,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也很重要,比如有人用公款搞吃喝,大家都互不關心就不好,習以為常就更不好了。
任建明:
健全財務制度是關鍵
以前大吃大喝鋪張浪費,輿論都特別關注,也有政府動員媒體去餐飲門口查看政府的車牌等登報公開。這些年大家對這個問題不是太關注了,其實公款吃喝問題一直存在。還有就是政府人員吃喝,企業買單,這種事情逐漸變成了“常態”,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我個人認為這是特定體制下面,一種浪費型的腐敗。在西方國家,政府的領導講排場、講闊氣、警車開道、公車私用都會成為丑聞,拿公家的錢大吃大喝是更嚴重,可能下臺。
作為不正之風主要是從道德層面來看,道德一方面我們要倡導,但是道德如果沒有制度來支撐的話,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只有道德跟制度相互配套效果才會好。制度就是公示公開,能受到大家的監督。
我認為現在的浪費型腐敗,包括招待吃喝,是跟我們的財務體制非常相關的。作為政府預算內的資金很少用來招待,主要是用預算外的資金,而預算外的資金政府是監督不到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政府預算外的收入數額越來越大,比如,一些城市土地出讓金全部都是地方的稅收,屬預算外的收入,可以用來發展,給公務員漲工資,吃喝招待等。
財務上怎樣能都納入預算,都受到監督,這個才是根本的。如果沒有預算的話是不能花這個錢的。從一些報道上看,咱們和國外的反差越來越大。我們的一個城市和國外的一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他們邀請我們過去就很難,人家沒有預算,根本就不會請你吃飯的,否則報銷不了那些費用,而我們不存在這些問題,領導人隨時可以決定,而且支配的數額基本上是不受限制的。
我們要逐步在財務制度上進行改革,使官員不那么容易一個人來決定如何花錢。有的消費是很難區分公私的,私人消費,領導一簽字,公款報銷,所以要改變“一只筆”的現狀。公開公示是一個辦法,更多是要堵住制度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