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們真的需要技術不斷提升的虛擬會議室嗎
我的同事曾經有過如下求職經歷,當順利通過一家大公司的筆試面試后,準備迎接老板的最后面試。按時來到公司,走進辦公室后,一個中年人在辦公桌后對他笑了笑。是未來老板?他把手伸了過去。不,老板辦公桌上:“很高興見到你”,聲音從電腦中傳來,仿佛天外來客。原來這是一次視頻面試。
不知道是否有意,面試中視頻頭一直沒能調節好,我的同事在電腦屏幕上看得見自己的圖像,卻看不見遠在香港的神秘老板,如果這是一次西方網絡技術和東方神秘感中西合璧的管理試驗,那么效果確實加大了應試者的心理壓力。
新老板對視頻有馬基雅維里式的應用。每周的視頻會議會上都可以聽到領導的教誨,看見他的音容笑貌,你幾乎可以和他進行眼神的交流,似乎盡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誰說營造帝王的神秘必需要隱在深宮?
視頻在辦公中的應用有可能重塑企業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文化。按照馬克斯·韋伯的看法,科層制現代企業一直存在著難以言說的兩難處境:上司如何和下屬保持面對面的接觸,但又不讓過分的親密損害上級的權威。躲進辦公樓頂層,使用專用電梯的CEO當然可以避開后一個問題,但又怎樣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同時讓基層情況不在層層上傳中大打折扣?
推廣視頻的應用是個可嘗試的解決方案,這如同一場辦公室信息戰革命。在美國人構思的未來戰爭中,通過背負在單個士兵身上的數字傳輸設備,后方的司令官們直接指揮任何一個單兵,而不再完全依賴傳統連營團旅的層層指揮體系。同理,必要的時候老板可以聯通任何一個員工的視頻設備,用一聲親切的問候繞開管理的層級,同時將指令零失真地下達。
這么說也許有些夸張,不過,經過40年的躑躅,商用視頻的時機終于到來。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ATT推出圖像電話Picturephone,這款發明可傳送黑白圖像,視頻和音頻分時傳送,但每分鐘相當現在78至118美元的天價費用,卻使其無人問津。
時過境遷,視頻、音頻以及寬帶技術的突破,數據傳輸容量不斷加大,使視頻的傳輸變得輕而易舉,費用成本也不斷呈下降趨勢。如今的技術公司已不滿足傳統視頻會議(Videoconference)對于聲音,文本和視頻的共享,而強調高質量的現場體驗感、全尺寸的影像,這被稱為遠程展現(Telepresence)。
整個市場都開始沸騰。2006年惠普在美國發布的“HP halo協同工作室”是其中備受矚目的一款產品,而這套系統的發明卻來自夢工場的創意。
夢工場CEO杰夫瑞·卡曾伯格2001年推出熱門電影《怪物史萊克》后,野心勃勃地表示每年推出兩部電影。但現實是,夢工廠位于州雷德伍德城和格倫代爾的兩個園區相距大約350英里,而制片廠Aardman Animations更遠在英格蘭布里斯托爾。為了徹底解決溝通問題,卡曾伯格找到了長久以來的伙伴惠普。
卡森伯格的直接要求是要讓創作和制作團隊一同開展項目。這一構想的結果就是現在的HP Halo。它可同時將四個工作室連接起來,與會者能存三個顯示屏上看到對方的全尺寸影像。HP在2005年末完成系統,并于次年正式推出,迅速成為AMD、佳能、百事和諾華等公司的左臂右膀。
時隔不久,思科推出的網真3000采用65英寸等離子顯示屏,真正實現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視覺體驗。
現在的問題是公司們真的需要這樣的虛擬會議室嗎?首先是價格,現在halo工作室的起價是42.5萬美元,管理費用是每個工作室每月18000美元。而思科的十二人版本則高達近30萬美元。不過,包括思科的內部人士也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格會下降。有分析師認為視頻系統價格每年下降的幅度將達到10%到15%。
視頻會議在節省辦公費用上的潛力是顯而易見的。隨著公司的全球化,總部之外的分支機構逐漸增多,Nemertes Research曾在在2005年報告說,90%的員工在總部之外的地點;同時高級管理人員的出差次數也火箭般地上升,根據Sage Research的一項調查,在采用IP技術的企業中,27%的員工每月至少出差一次。這些數字足以讓那些吝嗇的財務官心動。
匯豐從今年6月開始將在倫敦、紐約、巴黎,香港建設遠程展現設施,投入資金在每處10萬美元左右。盡管在電腦上安裝視頻會議系統要花上5000美元的單位成本,以及大量的帶寬費用,匯豐在視頻產品上的花費在2006年幫助公司減少了25%的差旅費用,兩者相抵匯豐仍然有純收益。
不過,常識告訴我們,單純的技術進步本身不足以推動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管理改革,一個簡單的疑問是,公司的高管們真的愿意使用視頻會議,而放棄乘坐商務機,巡游世界的樂趣嗎?匯豐CIO肯·哈維(Ken Harvey)說:“讓人們不打電話而改用一個交互性更強功能的會議,那沒問題,但他們選擇上飛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