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2003年美國40~44歲生育小孩的母親數量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當她們退休時,子女卻面臨或剛剛踏入大學之門,甚至耄耋之年還要承擔養家糊口的重任。生活水準要保持,子女教育不偏廢,達到如此境界并非易事。那么,一向以世界龍頭老大自稱的美國如何未雨綢繆,晚育者又有何良方妙計實現生活、育子兩不誤呢?
山姆大叔的保障政策
除了眾所周知的企業雇主的401k賬戶和IRAs(詳見本刊2006年第6、7期《美國人如何養老系列》),山姆大叔還準備了哪些大餐以保障退休者的晚年生活、籌措子女的大學教育費用?
社會退休保障計劃
美國相關政策規定,如果父母有資格享受社會退休保障權益時,他們18歲以下的未婚子女會因此獲得額外收益,每個孩子得到的補助可以達父母所得的一半,但家庭若有1個以上的孩子,總補助金額不得超過父母每年所得的180%。比如父母每年的賬戶收入為18000美元,家中有2個子女,這樣賬戶余額每年至多為32400美元(18000×180%)。
529計劃
即大學教育儲蓄計劃(529College Sav-ings Plan),又稱合格學費計劃(QualifiedTuition Plan)。由各州政府或教育機構專門為解決子女大學教育經費而特別設立的一種賬戶,分預付計劃和儲蓄計劃兩種。預付計劃有一些約束,比如必須申請本州的大學等,更多的州選擇了第2種。
529賬戶的最大特點是延免稅功能,賬戶內資金由專業人士負責投資,平時每年不用課稅,等錢出來時才以子女較低的稅率(父母與子女稅率不同)納稅,如果該賬戶資金全部用于大學或以后教育,投資獲利將完全免稅。其優勢還體現在投入金額和年齡沒有太多限制,設立賬戶的人可以是父母、祖父母或親戚。他們對賬戶保持絕對控制,可隨時更改受惠人或將戶頭改回自己用,因而規避遺產稅或贈與稅也是該計劃的一大特色。
ESA賬戶
即所謂的教育儲蓄賬戶(EducationSaving Accounts),最知名的教育基金賬戶是卡弗戴爾教育儲蓄賬戶(Coverdell educa-tion savings accounts,即原來的教育個人退休賬戶),該賬戶可以受益人的名義設立,從2002年開始每年最多可以為一位子女存入2000美元(受調整總收入限制),一直存到孩子18周歲。需要注意的是,存入該賬戶的款項不能扣稅。但如用于支付指定受益人30歲之前任何符合規定的教育費用,所有從該賬戶的提款(包括投資收益)都免繳聯邦所得稅;否則,增值部分提取時要按受益人的稅率繳稅,外加10%的國稅局罰款。
Upromise計劃
這是由知名商家聯合發起的、旨在資助大學教育學費的一項免費服務計劃,其宣傳口號是“讀大學更輕松”。該計劃的會員可以去食品、藥店、加油站、酒店、零售商店、郵購或網站等數千家加盟店消費,商家會將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部分款項,捐助給會員指定的個人大學儲蓄賬戶,比如529賬戶,作為將來子女上學學費儲蓄的一部分,進而幫助客戶實現延免稅。目前,世界知名大公司如紐約人壽、家樂氏、麥當勞、可口可樂、艾克森美孚也加盟該計劃,吸引了眾多眼球。
自力而為的開源節流
聰明的美國人深知兵來將擋的道理,決不會面對窘境束手無措。除了上述政府的政策支持,為人父母又是如何廣開財源、控制支出呢?
延遲退休考慮兼職
在健康允許的情況下,延遲退休成為開源的首選。61歲的威廉姆斯家有4子,老大16歲,老二14歲、老三10歲、最小的8歲。如果他65歲退休,他和妻子的總收入將減少一半之多,那時老大正好讀大學,支出根據所選大學的不同每年將增加15000~45000美元。而兩人存入529賬戶中的32500美元不足以負擔4個孩子的學費。如果查爾斯延遲2年即67歲退休,情形將大為改觀。目前查爾斯在職期間每年向401k賬戶中存入8715美元,而雇主每年為他存入的金額高達12676美元。短短兩年,就可多收入42782美元,足可以緩沖兩個子女讀大學驟升的開支。
威廉姆斯還可考慮兼職,以增加收入。但注意一點,美國的法律嚴謹、細密,會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不同規定退休年齡極限。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做兼職,超過一定數額每收入2美元其社會保障支付賬戶就會被扣除1美元。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
未雨綢繆保險當頭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的真理全世界通用,父母最大的擔心莫過于子女尚小自己卻遭遇不測或身染重疾。保險看似增加了支出,卻能為家庭獲得屏障。美國的理財專家建議,父母的首要之選,是立遺囑指定合法監護人;其次則是買足人壽險,包括意外傷殘險,該險種通常會補充所得收入的60%。同時,越臨近退休,購買長護險越發必要。
取舍有度精打細算
既然退休意味著收入銳減,子女的教育支出卻節節攀升,那么,對生活不免要精打細算一番,人才可能敷出。比如威廉姆斯夫婦開始拒絕孩子的一些不合理支出要求,削減退休后的“奢侈”享受——減少悠閑度假或泡高爾夫俱樂部的次數。而一些開支,例如孩子的音樂課、班級郊游、大學費用,則一概埋單,絕不手軟。美國理財顧問還建議,為孩子的大學生活費用設定上限,有利于控制支出計劃。一方面鼓勵子女利用閑暇做零工,另一方面可爭取政府財政補助或獎學金來減緩壓力。
美國人理財:從娃娃抓起
那些在孩子出生后就有長遠規劃的父母,深知自己退休后子女如果奢侈無度將導致的后果,堅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打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理財本事,不僅以實際行動言傳身教,還為子女創造實戰演練的機會。
潛移默化言傳身教
很多的美國中學就開設了理財課程,但事實表明,盡管掌握了理論知識,生活中能學以致用的學生少之又少。美國青少年教育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消費行為與習慣及觀念息息相關,越早進行子女的理財觀念教育,就越可能取得成效。比如,用信用卡結賬時,告訴寶寶,過幾日會收到對賬單,如果過期不還將被罰款;看到清潔工,對孩子說每月工資會被扣稅,稅款用于支付這些工人的工資,讓孩子明白享受公共服務要付費的道理。用最簡短通俗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包括一些購物或支付行為讓孩子身體力行大膽嘗試。
實操演練理財課程
為彌補理論課程的不足,美國很多州的教育機構針對青少年開設了真槍實彈的理財演練,有先見之明的父母不遺余力支持尚且年幼的孩子加入其中,使英明白投資、收益、風險的內在關系,以樹立正確的心態,掌握理財本領。
不妨以一家資本投資學院的課程為例,看一下這種理財技能培養模式。該學院為小至幼兒園大到8年級的孩子每人設立一個20000美元的賬戶,作為投資初始資金。在最初的幾年,由專業人士操盤,投資于股票、債券、基金等產品,而學生只需要密切關注投資組合的變化及盈虧,并做實習日志。到最后2年,則由學生親自上陣,根據自己的判斷甄選組合。在畢業時,所得收益可以收入囊中,也可以放棄但同時獲得價值1000美元的大學基金作為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