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腎”是如何認識的?
腎位于脊柱兩側,緊貼腹后壁,居腹膜后方。
腎主藏精:精是指生命起源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腎藏精包括兩個方面: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因為腎所藏的精,有生殖、生長發育,維持生命的作用,所以稱“腎為先天之本”。
腎主納氣:正常而調和的呼吸,既有賴于肺的肅降,又有賴于腎的收納。若腎虛根本不國,納氣失常,則影響肺氣肅降,就會出現呼多吸少,上下氣不相接續的喘癥。
腎主水:腎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作用。若腎陽虛衰,泌尿失職,水濕泛濫于周身可引起水腫等癥。
腎主骨、生髓、通于腦:髓是腎精所生,藏于骨腔之中,以充養骨路。若腎精充足,則骨堅強有力。腦髓盈滿,則耳目聰明,精力充沛。若腎精不足,則骨路痙軟,行動無力。腦髓空虛,可出現眩暈、耳鳴、全身疲乏,記憶減退等。
腎開竅于耳及二陰、其華在發耳為腎之外竅,故腎氣通于耳。苦腎氣充足,膀胱的功能是接受和排泄尿液。膀胱功能減弱,不能約束,會出現遺尿。膀胱有熱,濕熱蘊結,可出現小便困難,尿道疼痛或血尿等。
腎功能下降所造成的影響
皮膚:特別干燥、容易長皺紋、色斑、黃褐斑、面色皓白、嚴重者發黑,最常見的黑眼圈,眼睛浮腫等。
身體: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怕寒、怕熱、腰酸背痛、耳聾、耳鳴、脫發、白發、牙齒松動、貧血、失眠、健忘、潮熱、盜汗、懶言少語不愛說話。
精神:記憶力減退、心理緊張、有壓力感、憂慮等。
性功能:性功能下降、性生活不和諧、陽痿早泄等。
養腎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養精保腎。人體衰老與壽命的長和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腎氣的強弱。精乃腎之主,應適當節制性生活,不能傷其腎精。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的充堅與否,亦是決定是否身體健康的關鍵。
食療溫腎元,填精補髓。補腎食品有多種。一般可以選用核桃、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龍眼肉等溫性食物。腎陽虛可選用羊肉、鹿腎、韭菜等;腎陰虛宜選用海參、地黃、枸杞等。
適當運動,健腎強身。鍛煉身體,可養筋健骨、舒筋活絡,暢通血脈、增強自身抵抗力等。鍛煉時運動量要適當,散步、慢跑、做健身、打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只要持之以恒,定能達到健腎強體之目的。
及時采用生命能腎調理薰療養生技術。此項技術主要采用獨特手法和中藥腧穴貼敷、薰蒸方法對腎進行調理性保養,同時對腰骶部肌肉疲勞、疼痛、不適都有很好的緩減作用。
推薦幾種補腎的食品
山藥:具有補肺、健脾作用,能益腎填精。凡腎虛者均可食用。
干貝:又稱江珧柱。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鱸魚:又稱花鱸、鱸子魚。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栗子: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等。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均可以食用。
忌吃或少吃:荸薺、柿子、生蘿卜、生黃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蔥、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萊、菊花、白酒及香煙等。
生命能腎調理薰療養生技術的特色
沿用古代宮廷御醫養生秘方,使用中草藥制劑,作用于人體,不僅有滋潤皮膚、疏通毛孔作用,更能改善肌肉酸軟,脹痛、勞損、并且能夠根據是藥歸經原理,使用溫陽補腎的藥物,通過熱蒸汽、手法作用于人體,驅除病因,改善腎虛狀況。
采用薰療、溫經、手法疏理、貼膜一套嚴格的技術流程,使具有針對性的中藥成分通過呼吸、皮膚血液等進入人體,輸布全身,發揮作用。達到疏通經絡、溫陽補腎的功效,促進全身氣血循環,水液代謝,達到養生養顏的目的。
腎調理技術根據腎臟解剖結構以及生理功能而設計的推經、點穴、擦、揉、抖等手法,疏經活絡,調節腎臟功能。
溫陽補腎,活血化淤,補充元氣,養腎生髓:緩解腰骶部肌肉疲勞、疼痛,不適、便秘等癥狀。改善腰膝酸軟、怕冷、耳鳴健忘、眼袋、黑眼圈、失眠多夢等腎功能虧虛癥狀。
刺激腧穴,促進盆腔、腹腔血液循環,調理腎臟功能,補充元氣,調節胃腸功能,緩解便秘,緩解腰部壓力,減輕腰部肌肉疲勞、疼痛,僵硬等癥狀。
生命能腰眼養生包,含枸杞、茴香、香附、寒姜、肉桂等中藥配方。通過加熱作用于人體可改善因過度勞累、腎氣虧損導致的腰膝疼痛、腰肌疲勞、疼痛、疲乏無力等癥狀,同時增加經絡能量,疏經活絡,增加人體抵抗能力。
貼膜:生命能舒壓貼膜(腰腎部/脊柱/腰眼穴)。當中含血竭、蒿本、寒姜、透骨草、肉蓯蓉、巴戟天等溫陽補腎的中草藥成分,在薰蒸、手法疏理后,暢通氣血更有利于藥物成分發揮效果。能夠迅速緩解腰部疼痛不適感,溫煦腎陽,改善腎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