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生病了難受不說,就說這去醫院看病,都令人望而卻步。
“看病難”替代“失業”成最突出問題
《2007年中國社會藍皮書》顯示,醫療費用支出在家庭消費中占比高達11.8%,在家庭消費中僅次于食品消費。
城市低收入人口中無醫療保障者高達76%
衛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48.9%的居民有病卻不就醫,29.6%應住院不住院,城市低收入人口中無醫療保障的比例高達76%。
看病費用增長率高于人均收入增長
據衛生部統計,近8年來,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平均每年分別增長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長幅度。國家衛生事業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由“八五”期間的2.37%下降到“十五”期間的1.66%。居民個人負擔的比重由1980年的21%增加到54%。
為什么拒絕醫生的住院建議?
廣東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8%的受訪者“有過醫生建議住院而沒住院的經歷”。拒絕住院的原因,55.1%的人是因為醫療費用高,31.5%的受訪者是因為“自己覺得病情不重”不必住院,有8.7%通過各種途徑復診后被確診不需住院。有12.6%因為“沒時間”住院。而受訪者住院的原因,首先是自己覺得“病情需要”(被選的比例為69.0%),其次才是“醫生建議”(被選比例為34.5%),“家人朋友勸說”(27.6%)、“打算動手術”(10.3%)、“去療養”(10.3%)。
56.1%的居民“自診自療”
身體不舒服時,56.1%的受訪者選擇“自診自療”(自我診斷、自行買藥治療),34.4%的受訪者選擇“看門診”。在“自診”的受訪者中,45.8%是因“醫院看病太貴”,44.4%認為“只需自己買藥吃”,10.4%是“沒時間去看病”。
89%被調查者表示就診或住院期間看到、聽到醫生收回扣
據西安一報紙的調查顯示,53.8%被調查者就診或住院期間向醫務人員送過紅包,55.9%被調查者認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與醫藥購銷中商業賄賂猖獗有很大關系,59.1%被調查者不想送紅包但怕醫生不好好治病。
人均年醫療費26年漲30多倍!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俞祖彭在政協大會上說,現在中國個人年均醫療費用的支出已由1980年的14.51元上漲到512.5元,26年增加了30多倍!
藥品價格虛高
全國有18000多家綜合性醫院,卻有7100藥廠,18000多家藥品批發企業和連鎖、零售商店。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將大量人力、財力投在終端促銷上,導致藥品價格虛高。
第20個降價文件能否撼動藥貴?
自1996年起,我國已經連續20次降低藥品價格。2007年1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調整心腦血管等10類354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其中70%的品種價格下調平均降價幅度20%,最大降幅達85%,降價金額約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