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人愛石頭,柳州人玩石頭,玩出一個\"中華石都\"的美名,玩出一張精美的城市名片,為其癡,為其狂,真可謂是轟轟烈烈。也許沒到過柳州的人無法想象得到……
到柳州不賞石頭不可思議,寫柳州不寫石頭更是不能釋懷……
柳州人愛石頭,玩石頭可以從歷史上溯源,唐朝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時,就曾到北郊的\"龍壁回瀾\"處,采回龍壁石制硯,送給遠在廣東的好友劉禹錫,劉愛不釋手,為此,劉賦詩《謝柳子厚寄疊石硯》。

今天的柳州,你走在街上可以看到綠地中點綴著奇石,各大賓館的大廳擺放著奇石,許多企事業單位的大門或大廳展放著奇石,連柳工也不例外。
今天的柳州,已形成以八桂奇石館、魚峰石玩精品館、柳侯盆景石玩館以及馬鞍山奇石市場、柳州奇石城、中華石都、龍城石都等\"三館四場\"為主要奇石場館的發展格局。民間的私人藏品館則難以計數。
柳州從1999年開始辦奇石節,然后一發不可收拾,逢雙年就辦奇石節。歐洲石協主席威廉·本茨先生在2004年參加完奇石節回歐洲后,在其所撰寫的向歐洲石友介紹柳州奇石的文章中這樣評價說:\"我覺得柳州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石都',在不遠的將來,它必將為西方人所熟知。\"
據不完全統計,在第一屆奇石節上,柳州四大奇石市場銷售奇石2萬多件,金額達數百萬元;第二屆國際奇石節,展銷各類奇石10多萬件,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第三屆國際奇石節,展銷奇石超過20萬件,奇石市場7天時間的交易額就達3000萬元!
如此把石頭玩到花樣百出,精品紛呈,天下聞名,名利雙收,也許只有柳州了。
柳州賞石
孔子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石,源于山、成于水,匯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華。賞石者可謂仁智兼備。隨著解說員朗朗講述,記者隨其步入八桂奇石館,映入眼簾的是精品紛呈的奇石世界,三千平方米的展廳,常年展出奇石珍品千余件,石種60余種。
解說員自豪地說,這是中國藏石品種最多的展館,所收藏的各類石種的奇石有五千余件。有大化彩玉石,質如美玉、色彩斑斕;大化摩爾石極具雕塑神韻;來賓紋石線條飄逸委婉、疏密有致;合山彩陶石,石膚如釉、雍容華貴;三江彩卵石渾圓柔潤、典雅古樸;天峨石猶如國畫大師的丹青遺墨。此外,還有傳統四大名石之首的太湖石、靈壁石,晶瑩剔透的礦物晶體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絕品。“中華魂”、“秋風瑟瑟”、“江山多嬌”、“雄風”、“異彩斑斕”、“春滿靈池”、“大漠古道”、“春色蒼茫看勁松”、“幸福鳥”、“雄獅迎賓”、“茜長”、“柔”、“夫子”、“千年古硯”、“滿漢全席”等均為國內、國際奇石大展中屢獲金獎的珍品,其中“中華魂”以其形似中國的萬里長城,神似中華五千年文化之年輪,象征著中華民族之氣節而為鎮館之寶。
更有形色俱全,鮮美欲滴的滿漢全席,讓人看得垂涎三尺但就是吃不到,因為它們全是石頭。 清白魚、椒鹽寶雞、松鼠鱖魚、老醋花生、千層糕、大紅棗等108道\"佳肴\"栩栩如生,\"鹵蛋\"是來自南投的鐵丸石、\"獅子頭\"是廣西的鐘乳石,\"紅色湯圓\"以加拿大的薔薇輝石打造而成。此外,貌似豬腳、鳥蛋、甲魚、綠豆等美食的奇石,原料全都是戈壁石。
面對著如此神奇的奇石世界,真讓人驚呼不已:哇,上億年前的人是否就已這么生活了,這么文明了?只是天地日月的變遷,讓世界一次次地重新來過。無知的現代人卻覺得自我處在最文明、最現代的高峰而驕傲不已,更為了自身利益,不斷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追求著現代舒適。
這些石頭的再現,是否在向人們無聲地發出警示呢?要和諧共處,珍愛大自然。
置身于如此琳瑯滿目、精美絕倫的奇石精品世界,真讓人嘆為觀止,久久不愿離去。也真正理解了“柳州歸來不看石”的說法。
據賞石協會的人介紹說,奇石在柳州如此的非凡,與其產量和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柳州境內\"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自古盛產奇石、怪石。柳州奇石按形成和分布區域可以分為山石、水石、土石、洞石、巖石、化石和混成石等19個大類;按其觀賞性可分100多個石種。中國內地已知觀賞石九大族群中,除了風石和隕石沒有發現以外,其余在柳州幾乎都有出產,所產的奇石超過全中國奇石總數的一半以上。
柳州的玩石人
柳州“中華石都”名不虛傳,且成就了龐大的就業隊伍,這支新生的隊伍主要存在兩種類型。第一類,以采石為業,大多不需要太多專業的奇石知識,就是通常說的\"石農\",包括一些農民、礦山下崗及退休職工等。他們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優勢,上山或下水直接采集和打撈大量奇石,奔波于產地和市場之間。所賣石頭一般價位不高,價格在數十元至數千元之間,每月收入在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如果運氣好,采到讓顧客滿意的石頭,有時能掙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第二類產業工人主要是專業的石玩個體戶,他們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鑒賞能力,有一定的財力和清晰固定的客源,他們豪華裝修鋪面,把奇石推向了高檔商品的位置,以圖獲取高額價位的回報。平時除從普通的\"石農\"手里購買一些\"原石\"外,還流連于市場店鋪或跟奇石相關的博覽會、展銷會之間,尋找自己\"心儀\"的石頭。經過他們加工、制作,賦予文化意義,做到點\"石\"為金。經常幾十上百元購得的石頭,經過他們一弄,身價頓長。在第四屆國際奇石節上,一個外地石商出價168萬想購某店的一塊石頭,店主還是無動于衷,讓旁觀者瞠目結舌。
據不完全統計,柳州市民間石玩愛好者約10萬人以上。仔細想想,這10萬人既是買家大都也是賣家,就是說,這10萬人大多數在\"吃\"石頭飯,而少部分人則不僅在品玩奇石,還把推動奇石文化為己任。

在柳州有的企業家還把玩石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入,相互滲透得精彩絕倫。記者走進當地一家地產公司,在他的辦公場地,線條流暢、充滿現代感的摩爾石隨處可見。在他的石頭藏品中,單就摩爾石就達1千件左右。
走進由倉庫改成的展覽館,那一件件摩爾石讓人由衷地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的線條、它的美,相信世界上任何的藝術家都會嘆然低頭,對大自然的神奇產生由衷的敬畏。那集億萬年精華渾然天成、形神兼顧的石頭,你不會認為她們是冰冷的,你會感到她們的萬千柔情、她們的傲然風骨、她們是一群會唱歌、會跳舞、會說話的精靈。你可以想你所想,愛你所愛,寄托你不盡的喜、怒、哀、樂。
地產商說:“我可以一整天和石頭呆在一起,不覺厭煩。”
據了解,該地產商2000年開始接觸奇石,他說:“一開始只是拿來送人,沒想到效果奇好,被送的人都很喜歡,外國的朋友更是如此。”就這樣,該房地產商漸漸地感受到奇石魅力無窮,自己也慢慢沉了進去。對石頭越是了解,越是喜愛,奇石的深刻內涵,促使萌發了把奇石文化作為企業的文化內涵來提升。“若是沒有奇石的愛好,估計我現在還在鉆營求利。”
與石頭結緣后,讓地產商從僅是求利的商業狀態中清醒,開始對人生進行了更多有益的思索,意識到企業真正的價值在于它的內涵和生命。只有文化內涵才是最有魅力的、久遠的。奇石本身很有內涵,再與自己企業聯系,企業的形象和品位也就提升了許多。
地產商由衷地對記者說:“奇石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不應作為產業來發展,而要作為一種文化提倡。”在和記者說石頭,讓他又進入深深地沉醉中,6年時間的玩石經歷,時常讓他有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聆聽石頭細細訴說,億年前的風華……
借石傳情的柳州
柳州奇石體現出商業價值是從1973年開始的,當年,在廣交會上,一塊名為《龍泉飛瀑》的奇石以2.9萬元成交,這一交易數字讓人驚訝不已,對當時的人來說,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自此以后,石頭能生大錢的理念開始在柳州繁衍。
在2006年奇石節上,來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石商馬國忠,他的一對葡萄瑪瑙石賣了41萬元,興奮得當場高呼\"柳州萬歲\"!原來,這對葡萄瑪瑙石是他于1999年在家鄉戈壁灘上挖得的,他曾帶著這塊奇石游走過銀川、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曾有人出價16萬、18萬元他都舍不得賣。他感嘆道:柳州不愧為奇石城,買石的人多,賣石的人也多,這次帶來的石頭太少了。
看來,柳州的奇石市場就是這樣有魅力,不論買家賣家都視其為寶地。
東環路柳州奇石城的負責人介紹,在他們的市場中,有一個賣大化石的老板,一個多月就成交了200多萬元,還有石友傳言,該老板每年的交易額上千萬元。記者在采訪時見到了這個老板,問他是否確有其事,他笑而不答。安徽省宿州市考察團今年在柳州市考察時提出疑問,市政府這些年在奇石產業投入達幾千萬元,產業稅收卻還是為零,這是為什么?業內人分析說,這是為了扶持奇石文化,不是把奇石當作產業。目的是提升城市的形象,拉動全市經濟的發展,藏富于民,讓群眾致富。 而且奇石市場在交易時是五花八門:有公開的交易市場;有的借展覽之時,把經濟行為滲透于文化交流之中;有的通過各種奇石網站,電腦行商。因此要對交易額做出統計,的確很難。如舊飛機場一帶就有10多家品位較高的石館,他們在自己家中經營,足不出戶就可以賺錢。
柳州——\"中華石都\"是中國和東南亞最大的奇石集散地,這里的合山彩陶石、大化彩玉石、三江石和卷紋石蜚聲中外。
據業內人士介紹,柳州奇石市場最紅火時,每個周末的凌晨四五點鐘,就有從四面八方運來的上百車奇石到馬鞍山市場,石頭從吊車上慢慢地往下放,淘石者就圍在旁邊打著手電筒品賞喊價,天亮以后便有成噸的奇石被裝進集裝箱運往中國各地及東南亞、歐美等國。
根據統計部門的抽樣調查統計(大口徑統計),去年全年來柳經商、旅游的人數達600多萬人,旅游收入達30億元,入境人數達4萬多人。在這豐厚經濟效益的后面,有多少是由奇石直接產生的,有多少是間接產生的,恐怕無人能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2006年1月至9月,僅從幾大賓館統計的情況看,來柳旅游購石的人數達6萬多人。
但柳州奇石市場再大,它也大不過柳州的工業。因為柳州是廣西的工業城市,柳州的工業產值及財政收入都約占廣西的1/4強。其實,柳州市政府是巧拿奇石作城市名片,借石傳情,以達到奇石搭臺,工業唱戲的目的。每一屆奇石節,柳州都是廣邀天下客,城里處處高朋滿座,各種經濟洽談會、商品交易會、產品展銷會乘勢而上。客人們聊石頭、談經濟、論天下,節后一盤點,柳州一些企業已是賺得盆滿缽滿,這才是奇石節的真正目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時,恰逢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陳向群展望:“到那時,柳州可能已成長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的‘西部之心’;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現代物流、亞太旅游等等,將使劉三姐的故鄉更加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