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文章在總結多年教育改革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相關要素出發,運用系統學觀點提出了構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系統的思想,初步闡述了人才培養系統的內涵與意義。簡要分析了系統的構成及作用,并著重闡述了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運用綜合集成方法系統協調推進應用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的思路。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系統論方法;綜合集成方法
[作者簡介]顧志良,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副研究員,北京10010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434(2007)11-0197-04
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特色是高校生存與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而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其構成及相互作用機理復雜,決定了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本文試圖從系統論的角度,結合運用教育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分析高校人才培養的相關要素及所發揮的作用,以期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校人才培養系統,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
一、問題的提出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級各類高等學校在面向21世紀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通識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實踐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很多方面開展了研究和實踐探索,反響巨大,成效明顯。一些地方高校也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提出把服務于地方經濟、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辦學定位和主要任務,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加強實踐能力培養、提高人才的職業素質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上述探索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由于教育的滯后性,教育改革的實際效果近些年開始顯現,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比,仍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沒有解決:人才市場供需雙方的結構性矛盾仍未得到解決,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滿足社會多層次和多類型的人才需要,相當多的大學生就業困難等。反思幾年來我們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地方高校的應用型高校教育的改革歷程,筆者認為,缺乏從系統科學的角度審視和研究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相關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缺乏相關多學科的協同研究和綜合集成以及從系統研究到系統實踐的轉化脫節是重要原因。
從系統論的角度審視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相關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可以為我們拓展研究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角,深化對高校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為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提供更全面的理論指導。
二、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系統的內涵
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系統是客觀存在的,但從系統科學的角度研究卻不多見。肖瑛等人在分析借鑒“高校教學工作體系”這一概念的基礎上,2003年提出了人才培養系統的思想,認為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工作體系和考試制度共同構成高校人才培養系統,并在其后的若干論文中對高校人才培養系統均有所闡述。同時,熊才平也在有關IT環境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論文中提出了人才培養系統的概念,認為在IT環境下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到創新人才指標的確立、教學設計、數字化學習、師生與IT資源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等環節。二者思想的共同點在于都試圖站在系統的角度審視高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從教學工作的縱向體系建立人才培養系統的概念,力求從總體上把握教育教學改革的走向。其區別在于站在不同的系統環境背景下,對人才培養系統結構的分析有所區別,但對深化教育教學工作規律的認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筆者認為,由于人才培養本身的復雜性,深入研究又需要多門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首先需要合理構建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然后從實現系統功能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控制,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并指導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
運用系統論的觀點,結合教育的自身規律,我們認為:高校人才培養系統是指由眾多相關組成部分以學校教育為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以人才培養為主要功能的有機整體。這個系統的功能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門化人才,與人才培養相關的各個方面或環節構成系統結構,人才培養系統受社會環境的深刻影響并與之相互作用,人才培養系統運行狀態及其培養目標的實現取決于系統結構以及內外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
三、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系統結構分析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因此人才培養系統是高等學校的主系統。構成人才培養系統的要素結構比較復雜,根據目前的研究,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分系統。
1教育思想觀念系統。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受到教育思想觀念體系的引導和制約,包括現代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教學原則等各個方面,具體體現為學校的辦學宗旨、定位、教學工作思路等。
2專業培養目標系統。人才培養目標在學校人才培養系統中占有統領的地位,包括若干分支和層級,如教學目標體系、課外科技文化目標體系、社會實踐目標體系等。以教學目標體系為例,從頂層設計到每節課的設計與實施,又可分為若干層級,即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基本要求、教學內容體系目標、課程教學目標、章節教學目標等若干層級。
3教學工作系統。這是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核心體系,其主要功能是組織實施專業培養方案,包括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以及課程設計、教學過程的監控、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教學途徑的拓展與利用、教學組織等。
4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系統。這是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極為重要的基礎性教育體系,包括校園文化環境、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導、學風建設、社會實踐、就業指導等。
5人才培養保障系統。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講,師資隊伍是保障系統中的關鍵要素,是辦學的主體,在人才培養主系統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人才培養保障系統包括師資隊伍、教學條件、教學環境、信息資源和圖書館、文體活動場所、后勤服務等。
6教育評價系統。這是整個教育過程及其效果的標準體系,是人才評價標準在各個教育教學環節的細化,對整個人才培養過程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包括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課程教學標準、畢業論文標準、教學質量測評、考試制度等。
7學校運行管理系統。這是一個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方面,容易受到忽視。人才培養的類型決定了教育者應該采用的教育類型,教育類型決定了學校運行管理模式、機制與風格特征。學校運行管理的模式與機制是構成不同類型大學的基本特征之一。
8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系統。這一系統全方
位、時時刻刻地影響著高校的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包括一個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傳統,國內外經濟、政治與文化,社會和民眾對教育的認識、需求與導向,國家教育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等。社會環境系統左右著教育的價值取向,對高校的人才培養起著制約和導向作用。
以上簡要分析說明,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系統是一個由多個分系統構成的互相關聯、互相作用的具有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功能的有機整體,各個分系統不是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而是按照教育規律的要求聯系起來的有機結構,它具有系統的定義所規定的特性。
高校人才培養系統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層次結構性、動態平衡性等一般系統共有的基本特征。根據系統論的觀點,系統的整體性的外在表現就是系統功能。為了使系統具有我們所需要的功能,可以通過改變和調整系統組成部分或組成部分之間、層次結構之間以及與系統環境之間的關聯關系,使它們相互協調與協同,從而使系統在整體上涌現出我們滿意的功能,這就是系統控制或管理的意義。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構建和運行,也應該運用系統控制的思想。
四、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結構特征
我們認為,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構成具有如下結構特征:
1教育觀念體系是高校各項工作的指導。教育觀念體系的核心是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職業崗位素質要求為導向、強化專業實踐能力的教育觀和人才質量觀,它決定著教育教學改革的走向,也是決定學校文化建設、學科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及教學過程、師資隊伍建設、學生教育與管理、校企合作、教育評價等諸多方面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2專業的設置與培養目標應面向實際問題的解決。主要面向相關行業和技術領域基層業務與管理崗位,專業培養方案以職業崗位的需要為導向,具備在企事業單位基層和生產一線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3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計要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計要建立在行業與技術領域職業分析和所需職業能力素質要求的基礎之上。教學過程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強調基本理論教學的系統性、基礎性和應用性,強調專業技術理論的應用能力,探索應用型的教學設計模式與教學策略。
4培養途徑要堅持政、產、學、研相結合。要堅持校企合作,堅持學校教育與企業、社會實踐相結合;根據職業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設計實踐教學體系,開展面向工作崗位、項目驅動的專業實踐教學活動;將課外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納入培養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
5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學科標準與專業實踐能力要求并舉的原則。做到思想觀念上認同應用性、教學科研過程中貫徹應用性、教學科研成果中體現應用性。開展應用性的學科建設,凝練服務地方經濟、面向中微觀層面、解決基層和一線實際問題的研究特色,為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突出應用特色提供學科保障。
6學生培養應著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素養。以培養學生健康的社會心理和職業心理為主線,樹立職業生涯設計理念,強化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堅持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
7應用型高校人才的質量評價標準力求職業標準與教育標準的統一。應用型高校的學科專業以及人才培養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所以人才培養必須兼顧教育標準和職業要求,既是其特色所在,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8建立與應用型高校教育特點相適應的辦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這是人才培養的組織和機制保障體系。人才培養的類型不同決定了必須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體系、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途徑,整合學校和社會的相關資源,這對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上述每一部分既相對獨立同時又有緊密的聯系。但是人才培養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以及對系統功能的影響還有深入研究的價值。
五、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綜合集成方法與實踐
研究和構建人才培養系統可以采用綜合集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綜合運用與人才培養系統相關學科的科學理論方法與技術,從整體上研究和解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這些學科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和教育管理學等,形成關于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總體認識、理論體系和運行架構,然后運用各相關學科的知識強化從理論體系向實踐體系轉化的方法和技術研究,系統推動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教育實踐。
根據這一思想,筆者認為應該著力在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1研究和構建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系統構成。包括系統的整體功能、組成結構、系統環境以及相互關系等。在形成關于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整體性認識的基礎上,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系統,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系統策劃和推進打下理論基礎。
系統整體性與功能是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綜合集成的結果。對于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的局部研究并不等于我們就認識了人才培養系統的整體性質與規律;只對學校教育環節進行研究而忽視對社會環境和社會需要的研究同樣也不能科學認識人才培養系統的整體性質與規律。因為高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和社會環境的變遷關系極大,不受社會影響的教育和脫離社會需要的教育都是不存在的。站在系統科學的角度審視當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種種不適應狀況,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當前尤其應該從系統環境及其與系統結構的相互關系出發,整合前期與人才培養系統結構有關的眾多相對獨立的研究與實踐成果,用多學科綜合集成的方法形成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理論體系,以深化對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
2強化對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系統思想向系統實踐的轉化研究。需要從系統整體出發,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對人才培養系統結構、環境與功能進行總體分析,總體設計和總體協調,這是綜合集成的過程。還應該認識到,從系統思想到系統實踐的轉化過程中,系統的方法體系和技術體系的支撐至關重要。
人才培養系統的功能高度凝練在人才培養目標中,它是根據一所高等學校在高等教育布局以及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所決定的,也是高校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限定下的價值選擇的結果。一所高校不可能滿足社會各個類型或層次人才的全部需要,所以才需要高??茖W確定自己的辦學定位。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應該服從和服務于學校確定的系統總體目標,在此前提下規劃各子系統結構的設計。要在科學分析社會需求和學生心理發展的基礎上,在辦學理念、辦學途徑、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體系、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教師隊伍、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文化、管理體制創新等方
面協調配套地推進改革實踐,致力于系統整體功能的涌現和創新。
3在系統思想的指導下,加強對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系統結構組成與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重視對系統環境的研究。系統論方法指出.為了使系統在整體上涌現出我們期望的最好功能,可以通過改變和調整系統結構或系統環境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關系來實現,使他們相互協調與協同。但系統環境是客觀的,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所以研究系統環境的目的是主動地去適應。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從本質上講就是系統結構的改變與調整和對系統環境的主動適應。
4樹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系統思想。其實踐意義在于:在學校具體辦學的工作中要樹立全員參與、全員配合、全程研究、全程實踐的意識。高校人才培養涉及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各方面的工作體系又是系統運行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每個系統都要研究自己的工作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對人才培養質量和特色的影響。十多年來,高等學校在教學領域的改革研究成果頗多,但是在有些配套方面的研究力度不足,例如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的學生公民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教育的針對性不夠,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不強,與學校辦學定位相適應的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特色,辦學特色、管理體制和機制有待創新等。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從人才培養系統總體功能的高度規劃和設計分系統的工作,表面化和“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因此難于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達到預期的效果。
六、結語
應用型高等院校應注意運用系統論觀點從整體上把握應用性本科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從多學科的角度長期不懈地堅持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系統規劃和推進應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豐富、深化對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相關要素與基本特征的研究;以職業為導向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多級課程目標體系,探索行業或企業的用人標準與教育標準相結合;堅持政、產、學、研相結合,服務地方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探索應用性的學科專業建設;以培養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為主線的教育環節系統化,整合學校與社會、課內與課外各方面教育教學資源,縮短學校教育與社會職業要求的距離,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促進學風建設;根據培養目標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探索應用型教育的課堂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加強對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和建設,根據學科專業的體系和行業或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設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路,構建多功能、綜合性、模擬實際工作崗位的實踐教學環境等。
總之,從系統角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綜合集成教育改革的探索實踐,拓寬了我們的研究視野。樹立了人才培養系統的思想,在具體指導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就能夠注重系統思考、全局把握,善于運籌協調各方面改革的關系,不但深化和完善了對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也增強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