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操故業機不可失移民醫生考牌黃金期
“外國醫生通過加國醫療管理機構的評估及考試,重新進入醫療行業,現在正是黃金時期,2006年共有超過200名醫生取得在加國執業的資格,相當于過去10年的總和,中國新移民中在原居國從事醫生行業,又有志重考醫生執照的,要抓緊目前的機會,數年后政府會否修改相關條例就很難說了?!倍鄠惗嗟膰Z診所負責人鄭王民6月13日在一個以“國內醫生移民后如何再次進入醫療行業”為題的講座上做出上述表示。 醫療專業人士眾多
講座邀請到不少華裔醫生及從事與醫療行業有關的華裔專業人士出席,包括執業醫生、藥劑師、驗光師、理療師、注冊護士、聽覺技師、助產士及藥廠主管,他們講解了各自領域入行的必備條件及考牌的心得,整個午餐時間他們都被參加者包圍,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醫生。

鄭王民是醫療管理局義工,對醫管局的內部運作相當熟悉,他曾經擔任醫管局專門評估外國醫生重新考牌面試小組成員,由他介紹考牌心得,當然權威。
他稱,想考取加拿大醫生執照的新移民,可以通過醫管局和衛生廳聯合創辦的網站:www.imgo.ca查詢資料。該網站有考取醫生牌的最詳盡資料,他本人最想介紹的反而是心態問題,如果以賺錢為目的,就不要進入醫生行業,這個行業謀生還可以,賺錢則遠遠比不上經商,醫生行業工作之繁重、承受壓力之大外行人難以想象。
準備各項考試最少5年
鄭王民表示,他本人當住院醫生時曾經連續36個小時沒有睡覺,還要面對病人。與其他專業領域相比,醫生的自殺率、患憂郁癥比例都偏高,家庭問題也最多。入行之前最好調整好心態,加拿大的醫生很多是從小就立志當醫生,很多人讀完博士學位才有機會進入醫學院,不少新移民幾次考試受挫就抱怨加國醫療界歧視外國醫生,其實本國醫生也是經過多年考驗才獲得執業資格的,以他本人經驗來看,應該沒有歧視外國醫生。
鄭王民續稱,在加拿大重新進入醫療領域,最少需要5年時間準備各項考試,所以有志者要有5年的財政支持,5年期間不做任何事,專心準備才有成功的機會,當醫生對語言的要求很高,不僅能夠聽、讀、寫,還要明白病人的身體語言,英語很差的人趁早打消念頭,如果上述條件都具備了,就應該抓緊機會,在黃金時期爭取進入醫生行業。
學生和持工作簽證者2008年可在加拿大申請移民
加拿大華人專業移民顧問協會會長陸炳雄稱,移民部有意在明年夏天準許在境內申請,政府撥款移民部,設立一個地區中心,處理境內移民申請,這個中心暫定會設在美國水牛城,預計每年可處理25000個例案,屆時在境內持有工作簽證人士及學生,可以在加拿大境內申請移民,具體細節將于稍后時間公布。
加拿大聯邦公民及移民部長芬妮Diane Finley表示,加拿大將維持經濟移民占總移民數字的60%,與非經濟移民40%的比例,以保障加拿大在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利益。
公民及移民部長芬妮贊同語言是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社會的重要因素,無論在英語或法語的聽、講、寫三方面,移民部都十分關注,亦會投入資源使新移民更快及更有效地掌握到技巧及更快投入加拿大社會。這樣,無論對加拿大的經濟及人力市場方面都有益處。至于對新移民的技術與學歷認可,以及簡化申請程序等方面,移民部現正作出研究及可行的最佳方案,一旦確定將盡快在移民部的網頁上公布。關于聯邦投資移民方面,處理進度較慢,平均申請時間需三至五年,政府將于今年將聯邦投資移民的配額由一千增加至兩千個,預計聯投資移民申請會比以前加快。
據陸炳雄了解,現時政府正積極處理技術移民的積壓個案,其中一個考慮,可能會將技術移民分數提高,現在符合條件的人士應盡快申請。此外,如果在加拿大取得L-abor Market Opinion或Arranged Offer Employment的勞工許可,會加快技術民的申請。如果這幾點經移民部審核及生效的話,對新移民而言,無論在輪候期及申請地點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處。
每增加千名中國移民加中貿易額上升7億元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發表針對加國華裔企業家的報告,指出逾七成的華裔加拿大跨國企業,曾經協助加拿大商界在原居地開拓商機,對加拿大的經貿發展做出莫大貢獻。統計顯示,加拿大平均每增加1000名中國移民,中加貿易額就上升7億元。
這份報告名“跨國移民企業研究”(Transnational Immigration Entrepreneurship Study),由加拿大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研究會(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資助,亞太基金會進行。
報告形容亞裔加拿大人是加拿大擴展海外貿易“并不秘密的秘密武器”,是寶貴的資產。
事實上,1995-2005年間,加中貿易額由80億升至300億元,中國更從2003年起,成為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國。加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10年內增加了15倍,到2002年,達到6.67億元;而中國在加拿大的投資,也從1991年的5400萬元,跳升至2004年的2.2億元。
此外,大約有400間加拿大企業在中國有分行,中國企業在加國設立分行的,則有約120家。
報告指出,華裔跨國企業家在加拿大與其他國家貿易中扮演了筑橋者、“媒人”與及中間人的角色。“他們不但愿意這樣做,也有能力這樣做。”
這些華裔跨國企業家中有四分之三曾協助加國企業在他們的原居地做生意,或者是協助原居地的企業到加拿大來做生意。
此外,又有一半參與安排合約,或充當顧問,助加拿大企業在他們的原居地做生意。
報告又指出,有42%的華裔加拿大企業家在做跨國生意,對加拿大的國際貿易作出貢獻。他們做生意的范圍包括貨物、服務、科技、知識、與文化等領域。據估計,加拿大跨國企業中有三成收入來自國際貿易。
數據顯示,接近一半接受調查的華人跨國企業,在2004年的收入超過100萬元,七成以上的雇員超過5人,13%超過50人。這些數據都比在本土經營的企業高。
本土企業中,經營范圍主要集中在零售與服務業,但華裔的跨國企業已經打進制造業與批發業的領域。例如30%的跨國企業業務為批發,18%為制造業。
報告分析,加國目前約有100多萬華人,其中約五分之一在1980-2000年間抵加的華裔移民擁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許多人走上創業之路。
報告指出,中國推行的一套全國計劃,針對人數在3000萬至7000萬的龐大海外華僑人口,利用海外中國人這一寶貴資源,促進貿易,鼓勵海外中國人回國創業,這類企業的數量亦大幅度上升。
加駐華使館改過正確處理福建學生簽證
加拿大駐北京大使館在處理福建學生個案時盲目拒簽的做法遭到批評后,大使館從5月21號開始就改正了原來的不調查、不面試而大量拒簽福建留學生的做法,對福建留學生進行了大量的電話調查。同時在6月4號起,使館開始派廣州領事館官員親自到福建進行實地調查。經過調查后,大使館亦迅速批準了部分留學生的簽證。
大使館擔心有原因
大使館之前大量盲目拒簽的做法及目前的先作調查再作決定的做法無非都是擔心申請人和代理人制造各種假文件之類,將不合格的申請材料包裝成好的申請材料蒙騙使館從而騙取簽證。擔心這些造假文件的留學生因不具備經濟能力難以完成學業而申請難民、假結婚或長期打黑工,從而給加拿大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從這幾點看來,大使館的擔心都有道理。
大使館對留學生個案調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作電話調查,二是派移民官去實地調查。
調查的內容主要針對3個方面:第一方面是針對學生的學歷證明進行調查,調查的目的是證明學生是否在該院校就讀及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第二方面是針對學生的父母(擔保人)工作的真實性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確定擔保人所聲稱他/她的服務公司是否真是存在,公司的規模是否有如單位證明上說的大,證明擔保人是否在該公司擔任所聲稱的職位以及獲取如此高的待遇。
第三方面是針對擔保人提供的銀行資金證明,調查內容包括核實擔保人所提供的存折存單是否確實為該銀行發出的以及該存折存單上所體現的存款額是否仍存在銀行里。
提高政治地位加拿大中國移民創建民族聯盟黨
“加拿大華人移民知識結構很高,但社會及政治地位相對較低,”從北京移民加拿大才八年的陳衛平解釋建黨初衷時認為,雖然華人在經濟、文化等領域不乏成功者,但不少人“心情并不好”,華人社區的利益沒有得到有力的保護。
陳衛平表示,組建政黨是他和一些來自中國大陸移民的共同想法,“我們都是第一代移民,來到加拿大生活和工作,遇到一些社會問題,這些問題華裔新移民和印裔、韓裔的移民也同樣遇到?!彼f,雖然過去也有優秀的華裔人士代表不同的政黨和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與政治,但畢竟聲音太小,言行要符合政黨的要求,不可能單為移民說話,與其等待這種情況改變,不如自組政黨,以自己的力量參政。
據悉,民族聯盟黨已于兩個月前正式注冊,目前有二十名創黨黨員,并開設了官方網站,詳盡說明該黨黨綱、入黨要求以及政治捐獻等。
在溫哥華從事地產經紀的陳衛平表示,民族聯盟黨歡迎所有族裔、各個領域的移民加入。未來將選拔優秀的候選人,參與加拿大的市、省政治選舉,期待書寫加拿大華人政治史上的新篇章。
民族聯盟黨是第一個中國大陸移民組建的政黨,但并非第一個華人參政組織。加拿大華裔參政同盟前身可追溯到2004年7月的華裔參政論壇。經過一年多籌備,于2006年1月發表成立宣言,2006年7月召開首次會員大會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