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工作是什么?校長的責任是什么?校長的使命是什么,這三個問題是我們做校長應該也一定會碰到的。乍一看這三者似乎是一回事,校長是干什么的,但實際上這三者卻不是一回事。從校長這一職務來講,他具體的職責范圍,他具體做的事的確比較明確,即他是一個專業的管理者,他的工作即是按照教育規律、管理法則運作好學校的人、財、物,做好學校的一切工作。但校長的職責是什么,這卻不是只要對學校的一切負責就可以了。因為校長不是學校師生選出來只要對學校負責就可以了。他是接受了政府任命,承擔著社會責任去管理一所學校的。而校長的使命,則更非具體的校務管理或兼顧社會責任可以了卻。校長承擔著時代使命、社會的責任、家長的期望從事人類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國家、民族甚至人類培養未來接班人的工作。校長的使命決不是學校“安全”加“高升學率”。校長應該是優秀學校文化的引領者。
“一切教育都是理想的教育,都是為了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學校是個文化場所,它不是生產螺絲釘,不是生產半導體晶片。”(袁振國《校長的文化使命》)校長是接受任命搞教育工作的,校長應該是教育理念的化身,是優秀文化的標志。當今,我們做校長,具體工作確實十分艱巨繁重,不僅要籌錢、籌物(設備)、籌入(吸引師資,爭取生源),不僅要有高升學率(社會看重),有工作重點(接受檢查),有榮譽稱號(銅牌),還要確保安全、健康、文明。因為不計其數的“一票否決”搞得我們夜難寐日不安。但如果沒有創造優秀學校文化的使命感,我們就不能算是個搞教育的校長,更不能算是個好校長。校長應是優秀學校文化的創造者與引領者,他用優秀的人類文化培養民族與人類的后代,他帶領師生創造優秀的學校文化去滋養自我,影響周邊,服務社會。校長是精神產品的代言人。他處理各種事務、解決各種矛盾、完成各項工作,決不能僅僅從升學指標、獎牌數量來統計。他要關注學生未來持續發展的素質、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學校服務社會的效能、教育與優秀文化相融的價值。他不只是一個具體的校務工作者,更不只是制造“升學機器工廠”的廠長。他是教育理想的化身,學校文化的標志。他站在管理崗位實處,追求實現理想的高度,提高處理事務的能力,追求文化建設的內涵。他不應急功近利追求升學率,他不應浮躁功利爭奪榮譽牌,他要用積極的教育理想激勵師生,用正確的教育價值引導師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師生,他要引導大家形成良好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學生素質提高、環境催人上進的學校文化,使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學校發展,從而為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能成其為教育。”(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校長應有文化品位。有怎樣的文化追求與品位就有怎樣的學校文化與學校價值。
校長應該是優秀學校文化的創造者和引領者。帶領全體師生,傳承人類優秀文化并形成自己優秀的學校文化去造就一代又一代社會責任心強、個性鮮明的接班人。用自己優秀的學校文化服務社會融入到社會文化中,為共建和諧文明的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這才是今天校長的工作、責任和使命。
(作者單位 上海市大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