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師范附屬小學,作為“無錫市民都向往”的一所名校,是一處有著94年歷史的古樸的建筑群,粉墻黛瓦,鱗次櫛比,長廊通幽,庭院深深,居然淡泊得不見一幢高樓和一片大廣場,沒有一絲現代與奢華,沒有遭遇功利的入侵,同樣的真實與樸實。
惠山高高,梁溪清清,
錫師附小,踏歌而行。
錫師附小,雖不見舊時巍巍校門墻,更銘記恒久殷殷誠勇訓。古樹蔥蘢,還是那先生同學笑語盈盈精神多健爽;塔影斜陽,依稀聞童子軍歌飛揚梁溪上。負三大使命,建第二家庭。代代人師,萬千學子,沐附小陽光,生生永不息!
早晨,淡淡的曉霧悄悄挪移,暖暖的朝暉爬過屋頂,校園一下子明艷起來,鮮活起來:校門口的噴泉歡快地跳躍,假山周圍的花兒嬌艷欲滴,百年香樟神清氣爽……這一切,也許正因為沒有高樓的遮擋,這里是陽光燦爛的地方。
當晨練的音樂響起,你有了更多新的發現:在這個陽光充足的地方,生命煥發出無限的生機!
陽光漸漸鋪灑在操場,操場上跳躍著靈活的身影,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有十分的心情盡情歡樂:“課間小游戲”的設計評比,他們有了更多新穎的活動內容;“校園吉尼斯”的記載里,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變競技體育為健康體育的“健康運動會”,孩子們更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有舞臺……陽光下長大的孩子,是健康快樂的。
陽光緩緩浸潤了空氣,空氣中又傳來甜美的童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是學校“兒童閱讀推廣”的冰山一角——古詩文誦讀。學校開展的讀書工程的最高目標就是“成就兒童”,為此學校設立了每周一節的自主閱讀課,“古詩文誦讀”、“不同體裁的文學閱讀教學設計”、“閱讀方法的指導”等更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不同,自編教材,自成系列。逐步形成了附小兒童閱讀的校本課程。更有主題鮮明的讀書活動彰顯個性,“春之歌”——我的兒童詩,“閱讀經典,感受書香”——讀《窗邊的小豆豆》……附小的孩子們沐浴在文化的照耀之中。
陽光下成長的孩子。有足夠的自信著眼現在,放眼未來。在附小綜合活動系列里,“學校校史課程”、“學前街文化課程”、“無錫地方文化”、“國外休學課程”等中心課題,從學校歷史出發,擴展到區域文化,走向城市文化,更具備了國際視野的眼光,讓孩子經歷幾個甚至十幾個有意義的活動序列,使孩子們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諧與無限的境界。
是的,從孩子們的生命發展這個意義上說,附小的教育不正是陽光嗎?溫暖心懷,滋養身心,孕育生命!
這里,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也學不會的不講,追求真正的有效教學;這里,沒有用訓練代替積累感悟,讀書成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大量的誦讀涵詠、感悟體驗,讓學生感受文化的熏陶:這里,不占用學生的自主時間是教師尊重學生的最基本要求,附小有自己的“捍衛童年——素質教育行動綱領”;這里,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倡導生本教育;這里,教育是農業,它的特征就是生態化、多元化,著眼于孩子一生的發展,追求自由、幸福和快樂的教育,找尋使師生生命力燦爛的教育……
在附小,無心的人看建筑,有心的人才能發現真正的教育。
正陶醉間,忽然發現太陽已悄悄地躍上了校園的上空,明媚的陽光歡跳著,一下子涌滿了校園!
這才猛然發現,你和我,都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陽光燦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