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些同學描寫人物外貌時經常這樣寫道:“烏黑的頭發,圓圓的臉上嵌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讀起來感覺蠻生動的,可是細細一品味,發現符合這樣描寫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校園里到處都是啊。那么怎樣才能讓你筆下的人物特別、有個性呢?
你知道嗎?拍電影有種手法叫特寫鏡頭。它能將人物的細微表情和特定瞬間的心理活動傳達給觀眾。和拍電影一樣,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抓住人物具有特征性的某一部分,比如眼睛、眉毛、鼻子、嘴、手、腳等,進行細致的描寫,通過這個“特寫鏡頭”,人物會栩栩如生地站在讀者面前。
對啦,在進行特寫的時候,有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的手中拿著一個放大鏡,像名偵探柯南那樣細細地觀察著一切……
你看見了嗎?媽媽額頭上的小溝溝多了,也更深了;同學衣服上那可愛的小熊正對你微笑呢;老師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種愛,正溫暖著你……
以人物為例,如何選擇特寫的部分?需要注意兩個“優先”。
一是臉部優先。獨特的臉部描寫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一起來讀讀下面這個同學的文章:
爸爸的個子不高,頭發卷卷的,白白凈凈的方臉上嵌著一雙充滿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鼻孔顯得特別大。小時候,我常常望著他的鼻孔發問:“爸爸,您的鼻孔為什么這么大?”他總是笑著回答:“選馬就要選鼻孔大的,因為大鼻孔的馬跑得快。爸爸小時候在學校就是短跑冠軍,不信你問問媽媽。”這時,我和媽媽會望著他的鼻孔哈哈大笑起來。
瞧,小作者描寫了爸爸的外貌,他的描寫不僅讓我們記住了爸爸的模樣,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爸爸的機智幽默,因為他給爸爸的鼻子來了個特寫。用一個事例和特寫鏡頭相結合,真是匠心獨運啊!
二是性格與品質優先。我們寫人物時,往往都要表現出人物的性格與品質。瞧下面這段描寫:
陳老人的兩只手確實和一般人的手不同:手掌好像四方形,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圓的指頭肚兒就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起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
讀了這段,我相信你的眼前一定出現了一雙與眾不同的手。它不再是你平時看到的只是五個指頭了,每個指頭的形狀一下子都在你的眼前清晰起來,就像是一幅畫。我們似乎還看到這雙手干活時結實有力的樣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因為小作者在這里對陳老人的手用了一個“特寫鏡頭”,讓我們看到了一雙勞動的手,由這雙手,這位老人過去的勞動經歷,以及他身上勤勞樸實的品質全部表現出來了。
其實呀,我們不僅可以對人物進行特寫,還可以對風景、物體進行特寫呢。不信,你把“鏡頭”對準天空中的一片云、樹上的一片葉子、桌子上的小鬧鐘……聰明的你,看見了哪些平時沒“看見”的東西嗎?
原來,想寫出生動的作文并不難,“特寫”就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方法。瞧,給清晨的一棵小草一個特寫,我們看到了晶瑩的露珠正在跳舞;給一只握緊的手一個特寫,我們感受到一種力量;給一滴水一個特寫,我們剎那間頓悟水的珍貴、生命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