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一直是我們向往的讀書狀態,學習好的秘訣似乎在于下苦功,在于不分心,在于題海戰術……可是,當你從層層疊疊的課本后抬起頭來,麻木或疲憊地質疑為何效果不是太好時,是否想過這單調的方式并不是你學習生活的全部,青春的成長方式——有時是在校園之外的。
結果之一:旅游——支持率26%
代表發言:
何謹(遼寧省大連市二十中學學生,時尚,真誠,學習優異,愛文字,小提琴七級)
旅游是父母的最愛,卻不是我的。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常將我留在姥姥家十幾天而他們卻出去旅游,致使我從小就對旅游莫名地反感。上初中后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小提琴都不練了,心情卻還是常常郁郁不歡。暑假時,媽媽很鄭重地對我說,要帶我出去旅游,長長見識。
我懶懶的,不想去,可媽媽卻像有意的一樣將旅游地選在了奧地利和意大利,天知道這兩個音樂圣地對于從小就學音樂的我有著多么大的誘惑,于是半推半就地和他們上路了。
事實證明,從踏上旅游之路開始,我的心神就都被帶入了一個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世界:機場矮小陳舊,人流卻平穩有序,毫不焦躁;那些高大的教堂和寬闊的廣場的建筑之美沖擊進我的視線,比之音樂也不遑多讓;清沁的阿爾卑斯山上觸目還是瑩瑩的雪景,空氣干凈得將身心溶解了一樣;在意大利的幾天,時值盛夏,早上5點多天就亮了,直至晚上10點多,天還沒有斷黑,生長在中國北方的我可真覺得“日長如小年”了……
怪不得先賢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路上活生生的感受可比坐在空調房里枯燥地看那一行行文字真實多了。好的環境美景讓我學會了環保,收集不可分解物品、不再亂丟電池;金色大廳的天籟重新點燃了我對音樂的熱情,主動拿起了休眠多時的小提琴;對歐洲歷史地理也好像親近了許多,少有的高分開始出現在試卷上……
我無法說清這次旅游對我究竟意味著什么,但它的確教會了我許多課堂之外的知識,我終于知道媽媽是對的,從此以后,家里的旅游再也不會少了我的身影了。
編輯發言:
在旅行中得來的知識與課本上白紙黑字的感覺是那么地不同,一步步去感覺,才印象深刻,才知道自己心到底有多大空間。面這一切,都是在不經意間獲得的,不用辛苦刻意地就獲取知識,這才最重要。
結果之二:把最愛發展成特長——支持率12%
偶像代言:
周杰倫(著名歌手、曲作者,年少成名,曲風多變,風靡神州)
周杰倫是在臺北市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母親是個中學老師。周杰倫3歲的時候,母親見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就毫不猶豫地取出家里所有的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于是,童年的周杰倫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旁邊度過的。
逐漸,周杰倫彈得一手好琴,但他從小就不愛講話,性格孤僻,學習成績也一直不好。
周杰倫考上臺北淡水高中后:他的同學正緊張地準備考大學的時候,他卻仍然沉溺在音樂愛好之中。在一般人眼中,他的前途一片渺茫。因為在當地,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他最好的選擇是學習數學、自然科學和計算機,以便日后找份好工作謀生,而音樂則是有錢人的奢侈品。顯然,他們認為周杰倫奢侈不起。
可是,周杰倫用他最愛的鋼琴完成了生命的飛躍,告訴人們學校的課堂之外還有人生的大課堂。
1996年6月,高中畢業后的周杰倫一時找不到工作,便只好應聘到一家餐館當了名服務生。餐廳的老板為提高餐廳的品位,在餐廳里配備了一架鋼琴,想趁客人吃飯的時候奏樂助興??烧垇淼暮脦孜讳撉賻煻家虿缓侠习蹇谖抖怀戳唆滛~。一天下班后,手癢的周杰倫趁老板不在,用那架嶄新的鋼琴演奏了一首他自己剛剛創作的歌曲,讓員工們大吃一驚:這個從來不愛講話的大男孩,竟然還會彈鋼琴!很快,這事就傳到了老板的耳朵里。老板當即叫他擔任琴師在大廳里彈奏自己創作的樂曲。幾天后,當地的電視臺知道了那里的服務員不僅會彈鋼琴,而且還能寫歌曲,接著,唱片公司發現了他。
周杰倫變成了周天王。
編輯發言:
有句話叫“業精于?!?,其實“業”同樣也“精于愛”,愛好往往是課堂外自修的知識,但堅持下來,它全成就你許多意想不到成功。
結果之三:打工——支持率33%
代表發言:
周至沖(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七中學生,比較內向,不善言辭,成績一般但理想遠大)
暑假一共打了兩份工,一份只干了一天,一份干三周,收獲良多。
我和表弟原想本著“鍛煉”的原則在暑假打工賺錢,結果卻發現這世界比我們想像中的要現實得多,也鋒利得多。
碰了幾次壁后,我們按照在一個大學的網站里發現的“招工啟事”找到了謝哥并領到了我們一天的工作對象——一摞補習班傳單,耳邊聽著謝哥斷續的叮囑:沿規定線路全部發完,不能弄丟,一人一張,不要重復,有人檢查,一天15塊……我和表弟沿著這條相對繁華的路的兩邊平行前進,我對每一個過路人都微笑著遞過傳單,嘴里不停地說著“謝謝”,有時還微微鞠躬,可是大多數人并不領情,漠然的表情在我周圍穿插著,我的手慢慢地伸不出去了……一天下來,累得人迷糊糊的,傳單還剩不少,謝哥木著臉,扔了10塊錢讓我走人,我又氣又委屈,眼淚差點掉下來。結果,表弟留下,我走了。
鼓起勇氣后又碰了幾次壁,才有老師幫我聯系了一個小學英語班,讓我去實習代課,我在這三周里,付出了自己從來沒有的珍惜、認真、努力和熱情,深深地體會到了工作的不易和老師的艱辛,也終于將自己擺到了一個正確的位置。
回顧這三周的實習生活,可以用“累并收獲著”來概括。雖然只有三周的時間,但這三周的實習收獲要遠遠大于在學校三個月的收獲,我的實習生活總結如下:一、做事要主動,健康的心態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礎。二、虛心求教,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三、厚積薄發,利用儲備材料催生新的創意……
這對我日后的學習生活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編輯發言:
現在的中學生是如此地嬌嫩,真如養在溫室里的花朵,而“實習打工”的確是一個快速感受社會的好機會。在社會的大課堂上,等待中學生去學習的內容,真的還有很多,而這些知識,往往也是他們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
結果之四:偶像的力量——支持率9%
代表發言:
于嘉(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籃球公園》主持人,NBA賽場解說員,口齒伶俐,精通英語和籃球)
1989年,9歲的小于嘉是在中央電視臺二套的“賽場縱橫”看到了NBA。他記住的惟一一個隊員是賈巴爾,因為賈巴爾戴著一副大眼鏡,“像蜻蜓一樣”。第一次看NBA并沒有讓他一下子喜歡上籃球,但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看到“夢之隊”他一下子就傻了,喬丹開始成了少年心中的夢幻。
上高中之后,于嘉身高正往1.80米上躥,在籃球隊里打后衛,1995年那次意外摔傷讓他在籃球場上打球的夢想告一段落。為了看NBA原版帶他苦學英語,朋友從美國帶回來的兩盤錄像帶被他翻錄下來,奉為經典,一個叫《牛群狂奔》,是喬丹復出的第一個完整賽季,公牛隊72勝10負的紀錄片。另一個叫《喬丹傳奇》,偶像的力量讓他的英語突飛猛進。他還廣泛搜羅和NBA有關的視聽資料,只要貼上NBA標簽的就買,包括“瘋狂英語”灌制的磁帶,這些東西裝滿一柜子,現在還存在家里。
1999年,于嘉大一的寒假回到北京,看到《北京晚報》上有一小條廣告——雪碧NBA籃球解說大賽。憑借英語的優勢他在解說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2000年6月,CUBA總決賽在浙江大學舉行,這次中央臺轉播比賽的解說員不用花機票,連“打的”的錢都不用報銷,因為讓正在杭州商學院的于嘉蹬著自行車去就行。畢業之后,他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體育頻道,從此說起了籃球。
編輯發言:
在青春的迷茫里,優質偶像是給你指路的明燈。課堂之外注目的焦點,全牽引你很大的精力,那么,將精力投注到與偶像成功相關的領域。學習上自然也會有所得。
其他結果:
近朱者赤——支持率7%
代表發言:(網友甜甜夢境)
幾個好朋友可能會將你的人生觀和處世原則完全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但不可否認,在潛移默化之下,朋友的影響是課堂之外學習世界的一扇重要的窗口。
書籍影視——支持率4%
代表發言:(網友小諸葛亮)
一直覺得一本好書對人的好影響是最大的,而且它常常是課外書,所以,關注課外好讀物應該是一種在學校生活之外有益的學習方式,同理可證,好的影視作品也應是有益的。
編輯結束語:
我知道還有好多有助于我們課外學習的方法,這里無法一一列舉,但是我們這次調查的目的就是讓你知道,“學習”二字不是天生就必須“寒窗苦讀”“懸梁刺股”這般辛苦,我們不妨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課外有趣的學習有效地調節課堂有序的學習,相輔相成,張弛有道,而不是只有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
這樣不是更好嗎?
編 輯 苗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