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醉酒軍官打死列兵一事越鬧越大了,不僅普列謝茨克航天基地指揮官康斯坦丁·奇馬羅夫中將被撤職并開除軍籍,而且多名俄國家杜馬議員提議,有必要在俄軍內部重新設立憲兵,以嚴肅軍紀。那么,憲兵到底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它是怎樣來的,又履行什么職責呢?
憲兵制度起源于法國
憲兵,英文military policeman(簡稱MP,軍事警察),與裝甲兵、航空兵一樣,也是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軍隊的常設兵種。主要負責維持軍隊紀律,保障軍令的執行,組織軍事法庭,是名副其實的軍中警察。
憲兵制度起源于法國,1032年,法國國王亨利一世組建了法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憲兵組織——巴黎憲兵隊,其主要職責是保護國王利益,管理王室財產。只有在和平的社會環境中國王才能搜刮到更多的錢財,國王自然就把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也交給了憲兵。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1337~1453年),為確保參戰部隊內部的秩序,隸屬于陸軍總司令的兩個元帥任命了一名憲兵隊長,領導一支由幾個騎兵中士組成的隊伍,專門負責處理違犯軍紀的軍人和雇傭兵,人們稱之為“元帥的憲兵隊長”,開了法國憲兵在軍隊中執法的先河。隨著拿破侖的軍隊橫掃歐洲,憲兵制度也傳到了全世界。
有的國家“以憲代警”,即憲兵不但在部隊執行警察職能還可行使地方警察職能,如法國、菲律賓、土耳其等。還有些國家的憲兵編有特種部隊,如反恐突擊隊、邊防憲兵部隊等。憲兵通常擁有與部隊相同的裝備,其火力要大于一般警察,其標志各國都大體相同,陸軍:MP;海軍:NP;空軍:AFP。
既要戰斗 又要執法
在許多國家,憲兵既是一支戰斗部隊,又是一個執法單位,它的雙重功能使其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部隊。憲兵的任務是消滅后方地域的敵人,同時也履行對戰場人員和車輛的流通管制、地區警戒、管理戰俘/平民俘虜和維持治安等任務。在軍隊駐地營區,憲兵還負責執法、安全保衛、刑事偵察和對本國軍事犯人實行監禁和感化等工作,保護和幫助軍隊官兵及其家屬的安全也是憲兵的義務。
除了軍隊內部的刑事案件外,憲兵也處理由軍隊管理的其它事件。例如在紐倫堡大審判中,我們可以看見在納粹戰犯后面站著的軍人就是美國憲兵。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有軍隊的國家都組建了專門的憲兵部隊。
法國憲兵:比國家警察還受寵
法國國家憲兵是法國的兩支警察力量之一,另一支是國家警察。法國憲兵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專職警察組織,自從它產生以來,一直受到歷代王朝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它形成了具有典型大陸風格的憲兵組織,并為其它國家所效仿。它與警察共同擔負著維護社會治安,實施國內法律,打擊、預防犯罪的任務。
法國兩支警察力量的主要職能是相同的,只是執法區域的劃分和隸屬關系不同。國家警察在一萬人以上的城市執法,而國家憲兵則在一萬人以下的城鎮和鄉村執法;國家警察隸于內務部,而國家憲兵隸屬于國防部。從形式上看,憲兵更具有軍事性,執行軍隊的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實行軍事化管理,裝備有裝甲車、飛機和重型武器;而警察則更具有文職性,實行上班制,配備左輪手槍,參加公務員考試和管理。
國家憲兵在和平時期執行普通警察的任務,戰時則執行作戰任務,法國歷史上的每次對外作戰都有憲兵參加,并在戰爭中充當重要角色。
過去憲兵曾嫉妒國家警察可以穿便衣執法,而憲兵無這種特權。1987年5月11日,法國批準憲兵可以充當搜查隊員(支援憲兵除外),可以著便裝進行情報活動,但在執行逮捕任務時必須著制服。當然,得到了便衣執法的特權,也使憲兵在使用武器時受到了更嚴的限制,規定穿便衣行動時,憲兵不再擁有發出簡單的警告后就可以使用武器的特權,只能在正當防衛時才能開槍射擊,這和國家警察是一樣的。
美國憲兵:海外行動的急先鋒
美國憲兵又稱“軍事警察”,前身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由“大陸軍”設立的騎警隊。1917年,美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在歐洲戰場上的美國遠征軍以“騎警隊”為基礎,正式將部隊定名為“憲兵”。1950年6月28日,朝鮮戰爭爆發后的第三天,美國國會通過第581號法案,正式把憲兵確認為美軍的永久編制。目前美國憲兵分為陸軍憲兵、海軍陸戰隊憲兵和空軍安全部隊。
根據美軍現行體制要求,憲兵部隊隸屬各級美軍指揮官(戰區指揮官、軍團指揮官及師、旅長)指揮和管轄。美軍國內各大型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的各大戰區指揮部都設有憲兵參謀官辦公室,統管區域內憲兵的各種執勤任務。憲兵參謀官作為大型司令部中高級參謀,在憲兵事務上向指揮官提供建議。目前,美國陸軍憲兵最大的單位為憲兵旅,人數約3000人,陸軍現役共有6個憲兵旅。海軍陸戰隊約有3200名憲兵與210名犯罪調查員,分布在全球海軍陸戰隊的駐地。空軍安全部隊總人數約6000人,分駐在全世界共102個美軍基地。
近年來,隨著美軍對外干涉任務的增多,“警察性”逐漸成為美國在海外用兵的重要原則之一。由于憲兵具有上述特性,自然成為美國政府對外運用武力的重要選擇。海灣戰爭期間,共有2萬名美國憲兵在戰場上服役。伊拉克戰爭結束后,大批美國憲兵被派往伊拉克執行維和任務。
根據美國法律規定,美國憲兵有3項職能:處理后方地區威脅、支持戰斗任務和支持戰斗勤務任務。其中,第三項職能賦予了美國憲兵很大的權力。比如,1971年,美國國防部陸軍部設立了獨立的“陸軍刑事調查指揮部”,統轄所有美軍刑事犯罪調查的資源與指揮權,負責調查與軍人相關的罪行,甚至可對美軍方高級成員的犯罪活動進行查辦。
另外,美國憲兵還負責看管和監審戰俘。為此美國憲兵從中央情報局等部門學到很多審訊俘虜和犯人的手法,其中不乏“摧殘人身心的驚人之舉”。美國媒體曾有評論說,在審訊戰俘方面,由于沒有受到約束和缺乏專門的監督,美國憲兵可能使用他們所想到的一切手段,因此,美國憲兵頻頻曝出令人震驚的虐俘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美國憲兵在國內防暴任務中還擔當了重要角色,這角色在20世紀60年代尤為突出。由于越戰問題,1967年10月21日,美國五角大樓周圍聚集10萬名反戰示威人士,包括第503憲兵營在內的1萬名士兵負責執行防御與鎮壓任務。“9·11”事件后,在“反恐”優先原則的指導下,美國憲兵除繼續執行原有任務外,還向國內重要交通樞紐提供保衛服務。
土耳其憲兵:捍衛國家利益的忠誠衛士
在土耳其武裝力量中有一支非正規部隊,但它卻和正規部隊一樣履行保衛國家安全的任務,它就是土耳其的憲兵部隊。這支部隊共編有14萬人,包括邊防部隊、守備部隊、特種作戰部隊和教導隊。在和平時期,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國內安全,保衛國家陸、海邊境和執行反走私任務,戰時(守備部隊除外)則轉歸陸軍部隊作戰。憲兵部隊在執行戰斗訓練和保衛邊境任務時,由三軍總參謀長指揮,而在執行保衛國內安全任務時則由內務部長指揮。
土耳其憲兵部隊人員補充同陸軍正規軍相同。根據兵役法,在和平時期,可以征召20~46歲本國公民入伍,服役期為18個月,應征者通常到離其居住地最近的憲兵部隊服役。憲兵部隊的軍官則來自陸、海、空軍和空降兵軍官學校。他們在軍校接受3年的軍事技能訓練,再進行1年半的專業訓練,然后才能被分配到各憲兵部隊。
土耳其憲兵部隊裝備同陸軍部隊基本相同,裝備有各種現代化的輕武器和火炮,擁有先進的運輸工具,其中包括運輸直升機和裝甲輸送車。
土耳其政府計劃近幾年建立一支民防部隊和民兵部隊,以協同憲兵部隊的行動。這兩支部隊將由預備役軍人組成,其人數為30萬~40萬人,在和平時期,每年集中訓練15天,在戰時則接替憲兵部隊的工作。
臺灣省憲兵:軍中大怪獸
我國臺灣省的憲兵部隊按照職責可以分為內衛憲兵、衛戍憲兵、警備憲兵、情治憲兵以及軍中憲兵五類。按照任務可以分為地區憲兵、軍內憲兵和特勤憲兵3種類型。地區憲兵平時主要負責重要機關的警衛,協助警察維護社會治安,戰時則受作戰區指揮機構調遣,支援臺軍正規部隊作戰;軍內憲兵主要擔負監督執行軍紀、偵查處理軍中案件,并負責軍內的監獄看守、羈押等;憲兵特勤隊俗稱“夜鷹”特勤隊,主要擔負臺灣北部反恐怖任務,保護高級官員及“外交使節”、維護國際機場與核電廠安全以及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等。
據悉,臺憲兵最高指揮機構為憲兵司令部,現駐臺北市,下轄北部、中部、南部及臺北4個地區憲兵指揮部,已編成22個憲兵隊、28個憲兵營、6個直屬連隊和憲兵學校,人數約兩萬人。目前,臺憲兵承擔任務名目眾多,戰時負責支援、協同各作戰區遂行地面作戰任務,平時專責“臺北衛戍”、“特種勤務”、“支持反恐行動”、“打擊暴力犯”、“維護軍紀”等任務,除扮演“軍人警察”及“司法警察”角色外,也接受臺灣“國安局”委托,執行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搜集任務。
臺憲兵部隊不僅管軍事,還插手民事,既要偵查、又要作戰,任務不斷增加,功能太過復雜,已經明顯超越憲兵的職權。臺灣省部隊人員總數不到30萬,卻擁有將近2萬名憲兵。現行的憲兵擴編破壞臺軍架構的均衡,也違反建軍備戰的基本目的,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近年來,憲兵仗著陳水扁的寵信,已經變成軍中大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