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P防地雷反伏擊車(Mine Resistant Ambush Protected Vehicles),作為一種能有效防止路邊炸彈襲擊和武裝人員設伏的裝甲車輛,已經成為駐伊美軍的福音。也正是由于MRAP其卓越的防護性能,美國國防部已把它列為當前美國最重要的武器項目之一,并把采購目標從年初的4100余輛增加到了7774輛。
簡易爆破裝置(IED)——“悍馬”也難顯強悍之身
簡易爆破裝置(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是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爆炸物,如可遙控引爆的自制地雷、汽車炸彈、路邊炸彈甚至是人體炸彈等。由于制作起來比較容易,因此在局勢混亂的伊拉克戰場,到處都可能隱藏有這種簡易爆破裝置。IED體積不是很大,但因現代炸藥烈性的提高,其威力通常巨大無比,是普通裝甲車輛的克星之一。對此,駐伊美軍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并形象地把IED稱為伊拉克戰場的第一“殺手”。據前線反饋的統計信息表明,駐伊美軍近一半的傷亡率都發生在被炸翻的軍車上。
在IED面前,“悍馬”的天生弱點使得它的抗爆能力變得力不從心。由于“悍馬”車無法改變其平行車底的特點,即使加裝再多的防護裝甲,一旦遭遇IED的襲擊,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也會在平面車底上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使車輛被掀翻或是發生嚴重變形。目前,駐伊美軍普遍反映“悍馬”等普通裝甲車輛無法抵御伊拉克猖獗的路邊炸彈襲擊與反美武裝的伏擊,許多士兵謔稱軍車已變成移動的“鐵棺材”。特別是當爆炸發生后,“悍馬”的車門很容易發生扭曲變形,士兵們不得不被困其中,不是被燒死就是被生擒。駐費盧杰美軍發言人杰夫·普爾少校曾透露,駐安巴爾省的海軍陸戰隊一直在忙于修理“悍馬”,為提高“悍馬”的防護能力,僅一扇車門,在加裝裝甲后就已經600磅了,這樣下去,“悍馬”顯然已經丟掉了它的優勢,因此海軍陸戰隊開始打算把所有的“悍馬”都換成MRAP。
強強聯手——MRAP變得“固若金湯”
MRAP通常按防護能力大小分為兩個級別。其中一級MRAP,又名“防地雷通用車(MRUV)”,有4種型號:由南非BAE陸地系統OMC公司生產的4x4底盤RG-31與4×4底盤RG-33防雷車;由美國本土部隊防衛公司生產的4×4底盤“美洲豹(Cougar)”戰術裝甲車;達信公司生產的4×4底盤裝甲警戒車(ASV)。二級MRAP,又名“聯合爆炸軍械處置快速反應車(JERRV)”,較一級MRAP相比,它具備更強的裝甲防護能力,因此常用于工兵爆破作業等多項用途。其型號有:南非BAE陸地系統OMC公司生產的6×6底盤RG-33L作業車;部隊防衛公司6×6底盤“美洲豹”;拉菲爾軍工局4×4底盤“格蘭”;奧什科什卡車公司/保護車公司的4×4底盤“阿爾法”。
MRAP的主要特點是在車底全部采用了“V”字型導流結構,而傳統的車輛都是采用“平行底”結構。這種楔形結構的好處是,當遭遇IED襲擊時,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碎片能通過車底的“V”字型導流板向車身兩側分流,使車輛的受損程度降至最低,從而起到保護車輛的作用。根據實驗測算,MRAP能夠有效抵御2米外引爆的23千克TNT炸藥的側向爆炸,能夠抵御4輪中任一車輪下引爆的大約14千克TNT炸藥的爆炸,而車體底部能抵御引爆的7千克TNT炸藥的爆炸。MRAP的標配硬殼式裝甲車體,還能夠抵御7.62mm步槍子彈的射擊,如果通過附加裝甲,可進一步抵御12.7mm穿甲彈的射擊。由于MRAP車底采用了“V”型結構,使車輪尺寸與車身相應增大和提高,不利于車輛在側坡上行駛的穩定性。但通過采用“重型橋殼總成”(越野車車軸技術的一種)和較寬尺寸的365/80R20“米琪林”XZL輪胎,有效地降低了整車的重心,并提高了輪胎的抓地性,使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與“悍馬”車相比,MRAP的裝甲保護能力要強5倍,能將路邊炸彈造成的傷亡減少約2/3。特別是在車底的防護上,MRAP基本能躲過各種常規IED的襲擊。而從戰場實際使用情況來看,現已投入到伊拉克戰場的1000多輛MRAP中,就有300多輛已經抵御了三次以上的炸彈攻擊,挽救了許多美軍士兵的生命。因此有人把這種MRAP稱為戰場上的救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