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產品賣得好不好,其實在產品開發(fā)的階段就基本有眉目了。因為,如果是能夠吻合或者引領消費者消費趨勢的產品,不用去想,這產品就一定能火,這個特點在很多外觀和工業(yè)設計導向的行業(yè)更加突出,比如IT數(shù)碼、汽車、家電等等行業(yè)。我們可以來看今天市場上的很多產品,比如ipod數(shù)字音樂播放器幾乎占了蘋果公司全部銷售的三分之一,在引領著全球年輕人數(shù)碼消費的新時代;愛國者在推出月光寶盒之前,曾經開展過大量關于年輕人消費者生活方式和形態(tài)的研究;諾基亞目前正在研發(fā)的是5年后的手機產品,因為現(xiàn)在的產品早在5年前他們就已經設計好了。但是,人們的生活變化得如此之快,5年后的事情怎么能預測到呢,他們怎么就能如此神奇?
我們接著再來看看韓國企業(yè)這幾年的崛起,韓國品牌在競爭最激烈的IT家電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產品的外觀和工業(yè)設計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影響這些產品在今天的市場走俏的原因,就在于產品吻合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或者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根據(jù)對國際家電品牌菲利浦、索尼的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也面臨著消費產品行業(yè)的激烈競爭和危機,它們提出,由于市場飽和,消費者價值觀發(fā)生著急劇的轉變,家電產品的價格、性能、質量只是產品對市場的敲門磚,任何企業(yè)要真正取得競爭上的優(yōu)勢,必須更多注重消費者的情感體驗,在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基礎上,提高產品的軟性價值,使產品充分溶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提供用戶獨一無二的情感體驗。通過準確地建立這種紐帶,企業(yè)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然而,如何讓產品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建立聯(lián)系,特別是如何讓產品在幾年以后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產品研發(fā)的概念從哪里來?這卻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通常來說,消費考生活方式的現(xiàn)狀是最容易了解的,但是趨勢卻往往最難把握。
很多人說,消費者研究還是最重要的來源,但是對于消費者的研究也有很多困惑,那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者研究并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你如果直接去問消費者的話不可能得到人們想要什么的答案,大部分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他們不說他們所指或者所說的不是真正的所指,比如,你去問消費者未來5年你想要什么樣子的手機,消費者就很難說得出來,而且他說出來的手機的樣子的描繪,你也不見得能理解,甚至連他自己都很難把握。因此,有些時候,消費者說的不一定總是對的;另外一個方面,不是所有消費名的需求都需要滿足,有些消費者的需求,或者消費者的有些需求,企業(yè)要選擇不去滿足,而有很多時候當你問消費者的需求的時候,他常常告訴你的是理想的或者全面的需求,但是當你整合所有需求開發(fā)出產品后,他們又不見得喜歡。比如傳統(tǒng)的家具商場試圖將家具賣給所有的人,而瑞典的宜家家居,卻把目標定位于那些追求風格又圖便宜的年輕人身上,從而贏得了自己的市場,如果宜家趨于傳統(tǒng)的消費者家居需求的全面滿足,就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潭。
消費者的心思有時候的確很難琢磨,特別在那些需要引領時尚又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領域。但是,至今為止,消費者的研究卻依然是獲得產品創(chuàng)新的最佳途徑。關鍵在于,是不是能夠有好的方式和方法,由于消費者的需求常常是難以說清楚的,是潛藏的,更多的間接的研究方式才能深入梳理目標消費者的動機、需求和渴望,而這些都關乎問正確的問題,以及在一定信息量積累的基礎上去融合對消費者很多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理解。
這說明,獲得好的產品概念和創(chuàng)意,并不是消費者研究沒有用,而是如何去搜集與消費者相關的信息,如何獲得趨勢,挖掘出人們頭腦中未來會可能消費的產品概念。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解構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剖析消費者的生活密碼,才能讓吻合消費者未來生活方式的產品研發(fā)不再成為問題,因為你了解消費者的密碼,就知道了其潛藏在背后的真正需求。
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往往相信洞察信息只是來自消費者,信息其實源自很多地方。
觀察。很多時候,我們的判斷來自于我們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可以捕捉到精彩的信息,當我們不了解一個消費者到底在想什么的時候,觀察是獲得信息最基礎的手段。比如我們可以選擇和消費者共同度過生活中的一天,來看他們是如何度過的,這里面就能生動地找到很多信息。
消費者的記錄。當我們很難去形成對一個消費群體的判斷的時候,讓消費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參與到生活方式的研究中來,比如讓他們去記日記、拍攝一些自己喜歡的數(shù)碼照片,研究人員去和消費者一起舉辦一些群體活動,與消費者進行座談,都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人群的真實的生活表現(xiàn),而這些是形成新產品概念的源泉。
消費者的語言。一個產品之所以能夠受到某個群體的追捧,原因在于這個產品傳遞的語言是這個群體的語言,比如動感地帶傳遞的“我的地盤聽我的”就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自己的語言,所以很容易建立溝通的平臺。搜集和分析這些語言,了解消費者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使用的語言,可以幫助產品的創(chuàng)意和概念尋找到能夠具象的元素,這些研究通過對網上的BBS、貼吧、各種博客文章等上面流行的語言的內容結構和分析就可以獲得,比如你要設計一款電腦給這些追星族,你只要去他們建立的各種追星的論壇上就可以找到他們的鮮活的語言。
社會趨勢。社會趨勢往往影響著人們消費生活的變遷,而全球的社會趨勢的融合對于形成產品概念意義重大,因為這些趨勢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未來的新概念和新方向,同時社會趨勢帶來的潛在消費需求對于產品研發(fā)是很有價值的信息。對于社會趨勢的研究可以通過全球的很多研究機構的趨勢報告,對于目標群體的消費趨勢的報告來了解。
產品所處的市場。很多企業(yè)雖然做了很多年,但是對于自己的產品在消費潮流中所處的位置卻并不非常清楚,這樣導致新產品到底應該切中哪個細分市場,在產品的創(chuàng)意和概念上做什么樣的創(chuàng)新很難形成判斷。按照時尚和消費的趨勢來了解自己的產品所處的市場的位置,對于企業(yè)的產品研發(fā)也必不可少。
產品關聯(lián)的市場。產品概念的流行趨勢與相關行業(yè)的流行趨勢的變動方向是一致,而且產品流行概念的變動也遵循整個流行概念的變動規(guī)律。因此,在研究一個產品概念的流行趨勢時,我們也要了解相關產品的流行趨勢,比如服裝的變換對于很多產品的外觀都有著影響,手表與汽車的儀表的流行趨勢之間也存在關聯(lián),裝修的風格和建筑的風格也有著高度的關聯(lián),這些關聯(lián)市場的趨勢可以獲得與眾不同的新概念。
未來的潮流就在消費者生活的碎片中,因此產品概念的開發(fā)不僅在于產品開發(fā)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也同樣在于捕捉信息方式的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