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難攀越的“山”,其實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人生就像登山。很多時候,遙看目標,似乎高不可攀,其實每向前一步,我們也就距離目標更近一步。每一個人不管多么平凡,只要真誠地付出努力,就能夠到達比想象更高的高度,人生沒有爬不過的山,重要的是行動,認準目標后,便腳踏實地地向前,每一步,都是人生的新高度。
差不多地球人都知道,上面的話是地產界標志性人物王石說的。
有網友留言問我,為什么把這段話放在自己的博客上,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喜歡。王石是個商人,卻寫出了幾本膾炙人口的好書,之所以暢銷不僅是因為他善于“作秀”,和他的企業老大的身份,很大程度上也來源于他的個人魅力。那么王石究竟有什么了不起呢?
經歷:王石是一個有豐富經歷的企業家,從上山下鄉到部隊,從部隊到工廠,從工廠到深圳闖世界,從賣玉米賣飼料到搞房地產,他的經歷幾乎是中國整個時代經濟的發展剪影了,在整個時代背景下,很多企業的發展和成功是相同的,失敗的各有各的不同,同樣的機會有的人成功了,比如王石;有的人失敗了,比如倒下去的大量的有名或者無名的企業和企業家們。而王石至今依然挺立潮頭被眾多粉絲關注不能不說這是經歷給予老王的青眼。從當年因為瘋狂工作到罹患腰椎病癥;從一個整天坐在飛機里和辦公室的企業家到登山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從低調的普通從業者到高調的企業代言人,王石走過了半生。在一篇關于財富的文章里,他這樣說:我的財產可以算給你:房子值200萬,股票大概值200萬,存款有200萬,全部財產600萬。很多人以為我是萬科的老板,但我實際是個職業經理人。我是富人不是富豪,其中一個原因是,名利這兩個東西,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關系。甘蔗沒有兩頭甜。以前我說過準備在2006年以前登遍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然后就結束登山去航海。現在看,2003年提前完成登珠峰的任務,整個計劃也可以提前了。做到2006年我就退休,就算不離開經濟圈子。這也注定我永遠不會當富豪了。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不在于擁有多少錢。
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王石的形象代表了他所在企業萬科的形象,雖然王石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但是公眾仍然認為王石就是萬科的代言,很多網友在王石的博客上留言,甚至以為萬科是王石的私人產業,盡管王石多次說明,這樣的誤解依然存在。萬科整體的形象是健康的、規范的、陽光的,這和王石本人給受眾的印象十分一致,沒有萬科的王石和沒有王石的萬科似乎很不對勁,二者之間的關系如同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王石的公眾形象已經不是屬于他個人的形象,成為萬科企業整體形象的表征,仿佛代言,對于整個企業而言,這是一個時代——王石時代——一個頗具象征意義的時代。王石——意味著萬科,王石的陽光意味著萬科的陽光;王石的健康意味著萬科的健康;王石的見解則意味著企業向受眾傳播的企業信息,受眾已經逐漸習慣從王石的文字、行為中解讀萬科。對于王石而言這是個人形象魅力的副產品,對于萬科而言是否能在王石退休后做好善后和延續是個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秀能力:無疑,和中國其他幾位善于作秀的企業行業引導者一樣,王石被一些評論者稱之為“作男CEO”。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所謂“傳播乃是信息的流動過程”。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傳播的不僅是產品的信息還有整體品牌和形象,整體品牌和形象對于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企業在塑造自身形象的同時推銷了自己的產品,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王石是精于企業營銷的人,我們知道企業營銷的本質對于企業整體資源的整合,對于企業發展的推動和對于企業產品的售出,這個策動的過程可以經由傳播來帶動,持續地發展和受眾建立良好關系,傳達良好形象的過程經由王石本人發射出來,王石的一舉一動成為媒體熱切關注的對象,免費的一兩次傳播恰恰為王石所代表的企業達成資源整合,推廣產品,塑造品牌的目標,這不可不說是高明。王石的行為為受眾提供了了解企業的通道和機會,企業因此被鎖定在聚光燈下,企業所需要的有效傳達自然而然地生成了。
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從巖畫和巫覡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后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后的電子傳播。在傳播或者個人情緒的需要下,王石本人是媒體新技術的使用者和擁躉,王石幾乎是國內最早使用電腦和建立電子專欄的企業家,于是他的個人話語在這個領域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王石在線”,“王石博客”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王石的個人形象得到了更為全面的擴散,其所代表的企業的受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王石本人的“秀能力”帶動了整個萬科形象的擴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優秀的傳播案例。
公益:近年來,受眾逐漸對于企業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正常繳稅和解決更多的人就業之外,受眾更加熱衷于討論“企業公民”的概念和實際運用。萬科被多家媒體評選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萬科獲得的榮譽很大程度和王石有關系,在王石的博客上,關于公益活動的開展有著較為詳細的預告和告知,直觀的告知一方面使得受眾尤其是“石粉們”獲得莫大的心理滿足,因為自己的偶像隨時報告行蹤,意味著對追隨者的愛護。另一方面給媒體提供了素材,于是,王石又一次帶動了企業被高倍數的聚光燈籠罩,一個時刻在聚光燈下的企業是很難做出不良事件的,萬科的優秀也確實有目共睹,傳播能力和秀能力再次為王石和萬科贏得了掌聲。
企業背景:正如網友所言,“沒有萬科的王石是孤單的,沒有王石的萬科是不完整的。”這似乎已經成為萬科和王石關系的最好闡釋,但是王石畢竟是職業經理人,誰也逃脫不了“鐵打營盤,流水兵”的命運,王石是一定要衰老和離開的,對于萬科這樣一個堪稱優秀的企業而言,王石的離開意味著什么?這十分值得商榷。一個職業經理人是企業的一顆螺絲釘而不是全部,如果一個企業的全部都仰仗一個人,那是不正常的,萬科是一個具有現代化優秀企業配置的品牌,離開王石,它仍然應該是優秀的,盡管對受眾而言有些遺憾,但是對于企業而言,也許意味著進步。
無論一個企業家多么優秀,他終究是個人,不是神。很多媒體喜歡造神,神自然有神道,人是沒有辦法達成神道的。
王石是個人,盡管他有著頗為傳奇的經歷,但是我仍然希望他是人而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