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引導幼兒參加分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與《綱要》中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吻合的,為了培養幼兒學會做人,我們結合陶行知的教育綱要,讓幼兒在做中學,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嘗試。
一、解放孩子,讓幼兒回歸自然,奠定創造基礎。
大自然,千嬌百態,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好課堂,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說:處處有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我們要走進孩子的隊伍里去,聆聽童聲,才有新的發現。每年的春秋時節,我們組織孩子們外出郊游,感受大自然、尋找奧妙,孩子們自訂計劃書,自由結伴,自選主題內容,充分接觸自然界;充分滿足孩子玩耍和進一步拓展教育內容的要求。
孩子們望著藍天白云,充分展開想像。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盡情蹦跳,與小樹對幾句話,和小鳥唱支歌,與小魚打招呼等,大家七嘴八舌,忙得不亦樂乎,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植物標本。
回到幼兒園,孩子們興奮不已,主動用收集的植物辦起了展覽會,并將所見所聞以繪畫和兒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這些經驗的積累比課堂學習更直觀、更全面、更有趣、更生動,我們為幼兒的學習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在活動中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親自參與實踐與體驗。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為孩子的創造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解放孩子,讓幼兒小腳走天下,激發創造愿望。
學習多元文化,促進幼兒多元發展,是我們培養未來國際人的發展方向。常言道:見多識廣。為了培養幼兒寬廣的胸懷、高雅的氣質及國際禮儀,促進幼兒與人合作及交往能力,我們組織即將畢業的幼兒飛越新加坡,親臨香港維多利亞港,讓孩子從小立大志,小腳走天下。在新加坡短短5天里,孩子們不僅被美麗的異國城市所吸引,也受到了環保城市的熏陶,自覺自愿地回園后做起了環保小衛士的主題活動。
孩子們在異國他鄉留學一日,與別園的小朋友同吃、同住、同學習,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主動交流意識及互相合作等素質得到極大的提高。當天孩子們在異國他鄉打親情電話,告訴父母他們的真情實感,為幼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在中新兩國孩子聯系密切,他們熱情邀請新加坡孩子來中國四川青城山,來金蘋果幼兒園做客,促進了幼兒之間的友誼,激發了幼兒創造的愿望。
三、解放孩子。讓幼兒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創造能力。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孩子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我園的孩子經常參與田園勞動,他們不僅了解一年四季的變化過程與植物生長的關系,還體驗了勞動的艱辛,知道通過勞動才能創造價值。
每年組織幼兒來到農莊,參加田園勞動,體驗豐收的快樂,孩子們將摘來的瓜果蔬菜分別送到市場進行叫賣,主動對客戶介紹這些豐富的產品的好處,數著通過勞動賣出一筐筐、一籃籃、一桶桶的蔬菜水果的錢,協商錢的分配、錢的管理、錢的使用,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滲透了勞動教育、情意教育、挫折教育、理財教育等。幼兒收益非淺,創造性得到拓展。
四、解放孩子。讓幼兒主動交往,豐富創造想象。
交往是人類信息(知識情意)的主要途徑。它能讓我們的視域更加開闊,胸懷更加博大,也能讓幼兒的人格身心和諧發展,教師以寬容、接納、尊重的態度和幼兒交往,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教師、課程之間的平等對話和互動,教師以身作則做交往的模范,創造條件提供交往的機會。帶動園內不同班級或不同年級的幼兒一起活動,讓他們結識更多的人,增加孩子與他人的交往機會,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同“醫生、教師、售貨員、病人、學生、顧客”進行交往。在愉快的游戲中,幼兒的交往興趣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出來,通過角色扮演,不但強化了幼兒的交往意識,也會使其交往行為自然地遷移到實踐生活中去。
五、解放孩子,讓孩子愉快地做中學,積累創造經驗。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的環境是:時時有契機,處處可發展,事事能鍛煉。0-3歲幼兒的扮家家常常是對玩具的操作和擺弄,模仿一些成人生活、勞動片斷,不斷重復多變,從中積累已有經驗。為了培養幼兒做中學的能力,我們為孩子們建立了“生活操作區”,那里擺放了很多幼兒要操作、模仿、體驗學習的生活工具。幼兒可以做蛋炒飯、學拌菜、蒸饅頭、包湯圓、做水果沙拉、榨果汁等。在操作間里經常發現,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像模像樣地扮起了家家,在扮家家的活動中,處處體現了自主學習。
六、解放孩子,讓幼兒自主地學習,促進創造性學習。
讓孩子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是對幼兒意志品質的培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偏好,我們在游戲中發現,有的孩子經常選擇一兩組自己感興趣的游戲,其他組一次也不選。分析原因,有的是因為興趣不廣泛,有的是因為能力有限,對具有挑戰性的游戲區不愿去,有的因為個別內容簡單,而沒有興趣等。
我們有目的地組織引導大班幼兒力所能及地制定一日游戲計劃,做好入學準備,設計課表,增強任務意識、規劃意識、時間觀念。這對幼兒是一種鍛煉,讓幼兒自己要求自我、管理自我及主動發展。
以上是我學習陶行知先生創造性教育理論的一些體會和做法,按陶行知育人目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培養幼兒創造力,應從三個方面做起:
一就是需要有充分營養,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二就是建立最基礎的良好習慣,以解決兒童多層次的潛能。這樣才能從事于高級思維追求,以至于發明創造。三就是需要因材施教,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予以適宜的肥料、水分、陽光,他們才能欣欣向榮。我將繼續將該理論應用于實踐,進而深入思考理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