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王大媽下樓梯不小心跌跤,拍片發現是股骨頸骨折,需要做髖關節置換手術。家屬認為是一個大手術,戰戰兢兢,擔心不已,結果手術后恢復的非常好。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多,關節置換越來越普遍。通過采用金屬或高分子的人工關節替換掉病變磨損的關節,稱為關節置換術,它不僅可以減輕你的痛苦,還能讓你輕松地從事日常活動。過去認為是大手術,現在縣級醫院都能開展了。近年來為90歲以上老人行髖關節置換術成功的報道也屢見不鮮,術后恢復良好。
目前醫學上能夠開展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及肘關節等關節置換術。第一例全髖關節置換術開展于1960年,以后隨著手術技術和外科材料學的發展,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效果明顯提高。據報道,美國每年大約要行168 000例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大約需要2~3個小時,將病變的骨及軟骨去除掉,再安放上金屬或塑料假體,以恢復下肢的力線及關節功能。主要手術指征有關節炎和髖部骨折,包括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頸骨折等。最常見的關節置換是髖關節和膝關節。
髖關節置換
如果你的情況符合以下幾點,一般來說你就應該進行髖關節置換了:(1)髖關節的疼痛已經限制了你的日?;顒?,如走路、彎腰等;(2)無論白天或黑夜休息時都存在髖關節疼痛;(3)髖關節僵硬使你不能行走或抬腿;(4)服消炎藥治療后髖關節疼痛減輕的程度很輕微;(5)服藥后有嚴重的副作用或感到非常不適;(6)經過其他治療仍無法減輕髖關節疼痛。
大約有90%以上的病人在全髖關節置換后,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髖關節疼痛明顯減輕,從事日?;顒拥哪芰γ黠@改善。大多數髖關節置換的患者,術后第二天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借助于助步器開始站立、行走等活動。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很低。據報道,一些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2%。術后在家的活動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最初的幾周內。一般說術后3~6周就能恢復到可以從事日常活動的程度。
術后應該注意的問題:(1)預防血栓形成;(2)預防感染;(3)防止摔倒;(4)不要做盤腿的動作;(5)屈曲髖關節時不能超過90度。(6)不要過度的內翻或外翻你的腳;(7)晚上睡覺時在兩腿之間放一個枕頭。
膝關節置換
膝關節置換是目前國內外治療晚期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手術將病變的膝關節表面軟骨及病變骨切除,換用生物和金屬材料覆于膝關節表面,避免了活動時膝關節各骨之間直接產生摩擦,因而不會引起疼痛,達到止痛、增加膝關節活動范圍、矯正畸形的目的,而且大大改善了膝關節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人工膝關節的安放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不會危害人體的健康。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人工膝關節置換是治療晚期骨性關節炎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