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新時期的家庭教育更推崇親子教育。
幼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與家庭教育聯系最密切的教育。家庭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最深刻,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在幼兒園階段的成長,如果沒有家長的參與和配合,幼兒教育很難完成目標。因此,幼兒教育有賴于家園共育,二者應該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父母及家庭在幼兒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家長也逐漸感受到親子教育的各種理念、方法沖擊著傳統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因為親子教育更加注重親子之間的互動與調適,所以更具動態化、生態化和生活化,因而更體現出教育的最高境界——無痕跡的教育。
二、幼兒教育需要親子教育,親子教育促進幼兒教育的良好發展。
一方面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在提高,另一方面家長自身的素質也在提高。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關注,都希望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們迫切希望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科學、規范的教育,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也希望自己在這方面能得到良好的指導。這就為目前嬰幼兒親子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可行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正是由于家長的需要、幼兒成長的需要與幼兒教育本身的需要在此形成了交匯點,從而促使我們辦好親子教育,進而推動幼兒教育全面發展。
三、辦好要幼兒親子教育要有長遠的考慮。
辦好嬰幼兒親子教育必須有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使其一開始就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師資培訓、辦學宗旨、教學設施配備、溫馨環境營造等方面保證有足夠的水準和品位,真正滿足嬰幼兒和家長的需要,使收費標準客觀合理,符合市場要求,使課程設置、教學手段和方法真正適應并促進嬰幼兒身心的發展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