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園長。在她的幼兒園里,老師們既是在工作中,又是在不斷地思考和學習;老師們所接受的培訓,除了關于教育理論和課程研究方面的內容,日常中還有更多的是學習傾訴、學會傾聽。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帶著疑問,我走進了西安黃河幼兒園李忠靜園長的辦公室。
受蒙氏教育啟發
我與李忠靜園長的談話自然就從培訓的話題開始了。關于為什么要這樣做,李園長說,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在是太冷漠了,人們將自己的內心塵封得太久了,甚至已經不會表達愛和接受愛了,這樣做就是要讓更多的老師開啟他們塵封的心靈,實實在在地有一次愛的表達,傾訴一次就會讓他們丟掉許多包袱,之后再輕裝上陣,積極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李園長說這一切的想法都源于這么多年來幼兒園進行蒙氏教育給她的啟發。
雖然蒙氏教育風靡全球,但究其根源是針對智障兒童的一種特殊教育方式,后來才逐漸推廣到正常的兒童教育。因此很多人對這種教育模式持有不同的意見。可李忠靜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蒙氏教育推行者。當我問她為什么時,她說:“因為幼兒園引入了蒙氏教育后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包括我本人都在改變。”她強調,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是幼兒園教育對孩子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不可能把孩子未來遇到的難題——列出,并幫他們解決,我們能做的是,一旦孩子遇到困難,教他用正確的方法解決。我們的幼兒園教育就是要為孩子創設一個環境,讓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健全心智,成為樂觀、積極向上的人。蒙氏教育的精髓就是讓我們為孩子創造這樣一個環境,一個充滿著愛與自由的環境,同時在這個環境中有規則、有平等,要告訴孩子,自由是有條件的。例如,孩子們在選擇玩具時要告訴他們,任何一種玩具都可以自由選擇,規則是每次只能選一樣,玩完之后要放回原處后再去取另一件:如果跟其他小朋友同時選擇了一件玩具,就要協商解決,因為孩子之間是平等的。老師們在幼兒園環境中同孩子是一樣的,也需要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李園長說“有了這樣的理念,還要學會拿來和揚棄,結合中西方文化中的精髓,把蒙氏理念本土化。我要將蒙氏教育進行到底。”
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開始
李忠靜上任之初,恰逢幼兒園改制,從原來的企業幼兒園成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經營法人。捧慣了鐵飯碗的員工們并不清楚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意味著什么,還覺得即使以后幼兒園經營狀況不好,廠里也不會看著不管,讓自己挨餓。可是作為園長的李忠靜很清楚幼兒園面臨的問題:再不可能像過去一樣捧著鐵飯碗了,怎么辦?為了讓員工們盡快適應改制后的工作,幼兒園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下可炸鍋了,員工們的意見都來了。可李忠靜并不怕員工們提意見,她認為此事一定要廣開言路,意見提得越多越有利于制度的完善,而完善的制度也會更容易被執行。正是因為聽取了各方意見,規章制度制定得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了。
制度有了,在照章辦事上李忠靜也決不含糊。尤其幼兒園的食品安全衛生,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發生了食物中毒事件,任何人都難以承擔責任,李忠靜對此極其重視。有一次,晚上下班剛進家門,李忠靜就接到了幼兒園小朋友奶奶的電話,電話那邊非常生氣地說:“我孫子從幼兒園回來后又拉又吐的,肯定是在幼兒園食物中毒了,你說怎么辦吧?”在沒有弄清楚事情原委的情況下,李忠靜只能在電話這邊安撫了那位奶奶,然后立刻趕到幼兒園,調查事情的經過。既然懷疑是食物中毒,那么首先要查的就是早中晚三餐的食品留樣,除中餐有一樣配菜未留樣外,其余留樣全部被送往防疫站進行化驗。晚上10點鐘化驗結果出來了,沒有被污染的食物;孩子的病也確診為急性腸胃炎,不是食物中毒。雖然是一場虛驚,但是食堂因為沒有嚴格執行留樣制度,那天當班的炊事員為此待崗學習。
幼兒園的制度當然是獎罰分明的,不是只罰不獎,也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表揚。對于那些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員工,對那些為幼兒園帶來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員工,幼兒園同樣會按照制度給以重獎。也就是李園長常說的,就是要“獎得讓你眼紅,罰得讓人心痛”。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黃河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都已經完善了起來,照章辦事成了員工們的自覺行為。
在搭建平臺甘當配角中做事
作為領導,不是事無巨細,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做完才算好領導。李忠靜認為,自己要甘當配角,給員工們一片自主的天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要善于為下屬搭建平臺,讓他們在盡情表現和展示才華。她說:要相信你的員工,人與人之間有了心,對方就會用心去做你交待的事情。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員工們工作是主動的,思考是主動的,自我培訓和發展也是主動的。
李忠靜自豪地說:“我現在幾乎不做具體的事情,他們會做得很好而不用我操心,有時我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具體忙什么。是他們為我騰出了大量的時間,讓我去思考幼兒園的未來,在這一點上我非常感謝他們。”員工們說:“跟著這樣一位園長,你得跑步才能跟上她;她腦子里不斷出現的新點子,讓你馬不停蹄地去學習才能跟上他。”幼兒園也為老師們提供了很多經驗交流的機會。李忠靜說:我們幼兒園有一大批優秀教師,我們會經常安排這些老師們在園里講課,很多外園的老師聽了我們來自一線教師的親身感受,都感到受益匪淺。現在我要把這個平臺為員工們搭建得更大,讓她們走出去把我們的經驗帶給更多的幼兒園老師,讓大家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