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隨機教育,就是指在教師教育計劃之外,隨客觀的教育時機而臨時組織的教育。隨機教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過程中為何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呢?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隨機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所決定的。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而隨機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觀性,容易被幼兒所理解和接受。
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都是課程,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把教育內容全部設計成教學活動來進行顯然不可行。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不是分隔的,而是互相滲透、有聯系的。如果老師能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每個環節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住教育契機,靈活進行隨機教育。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有時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鏡頭:教師在組織幼兒早鍛煉、跑步、做操或自由活動時,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還流著鼻涕,但教師卻視而不見;而在進行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認識手帕”時,教師則會孤立地脫離實際利用兒歌、圖畫、猜謎等多種方法和手段,將手帕的用途向幼兒作詳盡的介紹。其實,如果教師在發現孩子需要用手帕時,及時地教給他正確的方法擦汗、擦鼻涕,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那么它留給孩子的第一印象是很深的,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不少教師常常錯過日常活動中這些大好的教育時機,忽視偶然事件的隨機教育。相反,如果我們的頭腦里樹立起了隨機教育的觀念,善于捕捉和利用隨機教育的時機,那么教育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比如有一次,小朋友在餐前洗手時,彭宇成小朋友走到我面前要求幫助,因為他胸前的衣服有一大塊弄濕了。當我了解到是因為水龍頭開得太大所致時,我馬上意識到這正是進行隨機教育的好時機。我把宇成小朋友的事告訴了大家,請小朋友幫他想個辦法,洗手時怎樣才不會沾濕衣服。小朋友們也很積極,想出了好幾個辦法:洗手時水龍頭開得小一點,袖子要拉上去等,這樣一討論比老師講更容易記住。后來有一次,鄭宇航小朋友媽媽接他時,帶他去洗手,我聽見他對媽媽說“水龍頭要開得小一點。”我真是從心里感到高興,孩子們能將它付之于行動了。可見教師一定要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教育時機,在頭腦里牢牢地樹立起隨機教育的觀念。
二、計劃性活動中的隨機教育。
幼兒的情緒是不穩定的,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注意力不集中,穩定持續的時間不長,其觀察思維、想像力受情緒支配。當思維越活躍時,語言表達欲望就越強烈,頭腦中的“為什么”就越多,在這時對幼兒進行教育,越容易被他們所接受。
有一次,我在剛剛布置完的教室墻壁上,根據近期目標設計了一幅故事“小熊過橋”的圖片,圖片上小熊形象生動可愛,很吸引人。可當進行音樂活動時,孩子們邊做動作邊看圖片,對我的示范動作根本不感興趣。本月的教育目標中有復述簡短故事的內容,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就索性把孩子們帶到圖片前,讓他們仔細觀察,動腦想,并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小熊在干什么?它為什么不敢過橋?后來是誰幫助了它?孩子們都爭著回答,有的說小熊太重了,有的說小熊怕掉到河里,有的說小熊還小一個人不可以過橋……利用爭說的機會,我又讓他們互相研究一下,編一個故事,然后我又用生動的語言將故事講述了一遍,孩子們聽得非常高興。看到他們興致這么濃,我又趁熱打鐵把故事用動作表演了出來。這樣,由看、講、表演組合而成的活動,起到了促進幼兒觀察、思維、想像、語言、音樂表演能力等作用。
三、生活中的隨機教育。
在平時的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常喜歡推椅子,發出難聽的聲響,不僅容易損壞椅子,而且也容易使孩子養成壞習慣。經過多次說教和演示,大多數孩子記住了,但有些時候個別孩子又忘記了,引得一些小朋友不分好壞,也跟著做。有一天上課時,許燁的椅子壞了,大家都非常著急。于是我請小朋友想辦法,孩子們有的說:“和我一起坐吧!”有的說“把我的小椅子給他吧!”邊說邊遞上了自己的椅子。對此我及時給予了表揚和鼓勵,讓大家都向他們學習。同時,我又讓小朋友想一想,這椅子怎么會壞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的說是小朋友弄壞的,我又問“怎么會弄壞呢?”有的說是摔壞的,有的說是踢壞的。于是我請小朋友講講他們平時是怎樣對待椅子的,如果小朋友都這樣做的話,椅子會怎樣?小朋友說:“椅子都會壞掉,小朋友都要沒有椅子坐。”“是呀,所以以后我們小朋友要愛護我們的小椅子。”我就因勢利導,教育幼兒不僅要愛護我們的小椅子,而且還要愛護我們的玩具,愛護幼兒園的所有物品。經過這次教育,幼兒損壞物品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處于一種自然的狀態,其語言和行為也是最真實的,在日常生活中針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隨機教育,所收到的教育效果就很容易達到我們的目標了。
四、抓住安全教育契機。靈活進行隨機教育。
生活離不開安全教育,幼兒安全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應把握時機。
1、認識火警電話119
飯后散步活動時,楊洋透過院墻看見焚燒樹葉的煙,他大叫起來:“老師,著火了!”我沒有直接理會,而是彎下腰來問他“你怎么知道著火了?”我們的交談吸引了其他幼兒,有的幼兒呈現緊張表情,有的幼兒緊張大叫(這說明幼兒已有初步的自護意識)。為保護幼兒這種意識,并隨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我蹲下來和幼兒聊了起來“著火了我們該怎么辦呢?”幼兒回答是找消防員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兒還真的表演起來。“消防電話到底是多少呢?”幼兒的回答各種各樣:有120,有11O,就是沒有119。我立刻在地上用石頭寫了大大的119,并告訴幼兒:“這是火警電話119。你們還小,當有火災時,你們要趕快離開,告訴大人請他們幫忙。”
2、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處
看到枯葉還在燃燒并冒出很多煙,幼兒還是以為真的著火了,需要請消防員叔叔,打119電話。我進一步帶幼兒去觀察火源,讓幼兒略知火有好處,也有壞處,并引導幼兒:“燒的是什么?為什么燒它?燒了有什么用處?這種火有危害嗎?”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我相信他們已經明白這種火的意義了。
3、進一步感知玩火的危害
我趁勢帶幼兒來到一片枯草被燒掉的地方觀察,“這一大塊黑黑的地方怎么了?周圍的草漂不漂亮?柔軟不柔軟?”引導幼兒明白隨意玩火的危害。
五、開展隨機教育要適度。
在進行隨機教育時,教師要把握適當的時機,激發幼兒積極向上、愿意學習的欲望,另外要注意啟蒙的特點,防止忽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而無限提高,注意保持幼兒受教育或學習的最佳狀態和興奮點,適可而止,見好即收,從而給幼兒留下一種探索、學習的向往,一個思考回味的過程。總之,我們在一日活動中,重視隨機教育,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我們也必須看到,隨機教育只是教育方法中的一種,它的作用不是萬能的,我們必須把隨機教育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幼兒園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