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是趙勇進入長虹第二年,長虹集團的三大產業布局穩步推進。從全球范圍來看等離子(PDP)和液晶(LCD)共同主導平板電視發展格局,從2006年四月開始國家信息產業部發布了高清的國家標準,規定了等離子電視分辨率要達到720線才符合高清標準的信息之后,各個等離子電視廠商放棄了互相之間的價格戰,轉移到了技術革新和產業調整上來。2006年9月份,長虹將產品戰略轉為全面生產和銷售“全高清產品”。發布“快樂C生活”的新品牌內涵,邀請徐靜蕾代言,聯合百事等試水異業聯合營銷,長虹形象煥然一新,富有活力。
戰事不斷的中國家電行業,從價格戰爭到尋求藍海走了太長的路,跋涉了太久的時間,損耗了太多的資源,從長虹2006年的作為來看,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家電的競爭正在改變方式和方向。
對比日本家電業和韓國家電業,中國家電企業還有一定的距離。據韓國產業資源部技術標準院的一項報告,迄今為止,僅在IT領域,就有22種113項韓國技術被采用為國際標準。三星在亞洲金融危機后浴火重生,已經位居世界100大品牌第20位,超過索尼(28位)。這些日韓企業的發展都不過是幾十年時間,其邁向國際化、建立國際品牌甚至只用了十年二十年。由于全球產業分工轉移,歐美列強紛紛轉向價值鏈上游,不再將家電業看作必爭之地,這也為后來者、尤其是有成本優勢的后來者讓出了空間。由此可見,中國家電業做強的外部機遇存在。
去年長虹結緣世界500強百事和家具廠商,開始試水異業聯合營銷,走差異化路線,短短時間,便取得不錯的效果。
我們知道,異業聯合營銷并不是新名詞和新方法,最早采用的家點企業是海爾洗衣機和鄂爾多斯羊絨衫。從目前異業整合已有的表象來看,這種營銷戰術主要表現在交叉促銷、渠道捆綁、異業結盟三個方面。
關注媒體報道不難判斷,未來電視屏幕將向兩極化發展,清晰度則越來越高,數字化全面普及,電視使用的互動性越來越強,而新材料和新技術將重塑電視外觀形態,平板電視將再度成為全社會的時尚先鋒。以長虹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正在演變為中國創造,在彩電領域依托平板化浪潮,同時把握液晶與等離子兩大方向,全面挺進,我們能預見這些中國的優秀企業將推進彩電業進入中國時代。
據了解,此次長虹在四川與百事的聯合促銷,主要利用長虹產品的高價值,通過長虹現金抵用券提升購買百事產品的價值感,避免直接價格競爭;利用百事產品的品牌力、高消費者接觸度及現金抵用券,拉動長虹產品銷售;利用雙方各渠道互補的優勢,擴大雙方品牌的宣傳;雙強聯合,立信市場。既能給消費者購買決心,又能給消費者適度心理刺激激發對這兩個品牌的關注。2007年作為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的品牌年,這次合作預熱了市場,提升長虹品牌的美譽度,從而也拉動長虹產品銷售。
這正是說明中國家電企業對于品牌戰略,營銷創新的重視,更加重視產品增值,尋找創新點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富有價值的高科技產品。這次合作源于合作雙方共同的愿景,在愿景的達成中實現各自的利益。為雙方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戰略的柔性,轉嫁組織風險,減少重復投資的浪費,最顯著的是,提高組織整體運營效率。區隔競爭,封殺競爭者,讓優勢資源更為強勢,強勢至競爭者不可超越,在實際中并不容易做到。獲得“1+1>1”的更大收益,因為雙方的合作較單干在促銷上的效果更為顯著。
價格戰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技術和創新帶給長虹長足發展的底氣選擇通過更為新穎的方式讓消費者接受成為眾多企業步入市場后趨勢。而從自身能力看,中國家電企業能從小到大,看到長虹彩電,海爾冰箱、格力空調都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經過對價格戰的反省,中國企業更加注重產品價值,雖然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從2005年開始家電企業贏利狀況卻改進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05年1——12月,家用電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61%。當我們發現2005年中國彩電的出口金額增長高于出口數量增長,液晶、等離子等平板電視出口數量大增、出口彩電的單價比上年有所提高時,我們都能感到,中國家電業正在向做強的方向邁進。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中國家電行業仍然會如同新樹繁花,前程似錦。
(作者系新銳營銷人、品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