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學者、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美學家和詩人楊柄,是抗日戰爭時期參加新四軍的老同志。但我認識他卻比較晚,大約是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正是風云變幻的時期,非毛化的妖風已經吹起并有日漸熾烈之勢,否定建國以來的偉大成就已成為很時髦的事情。許多老同志當然看不慣。這時,我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黃鋼同志挺身而出,創辦了國際報告研究會并出版了會刊《時代的報告》。《時代的報告》的創刊號推出了黃克誠同志的著名講話,《關于對毛主席評價和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這篇講話以無比的政治堅定性和強大的震撼力,宣告必須堅持毛澤東思想毫不動搖。這無疑是我國共產黨人在歷史關鍵時刻發出的宣言。《時代的報告》也循此方向努力奮進。可以說這個雜志是當年最早出現的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左翼刊物,它誕生不久就投入批判《苦戀》(即電影《太陽和人》)的戰斗,在我國文藝界曾掀起一場軒然大波。正是這個時候,黃鋼同志熱情地邀請我參加了“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和《時代的報告》的編輯工作。楊柄同志也是該刊物的撰稿人,這樣我和這位馬克思主義學者就相識了。我曾把他邀請到我的家里,我們果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后來我邀請他作了《中流》的撰稿人,這樣,我和他來往也就更密切了。楊柄同志在《中流》存在的十年間,為《中流》寫了不少重要詩文,其要者有:《(講話)首先是整風文獻》、《一項重要理論工程——讀(列寧論文藝與美學)》、《平等剝削勞動,是資本的首要人權》、《論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社會主義文藝與非社會主義文藝》、《森林必然覆蓋全球——紀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劃破資本主義夜空的萬里閃電——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周年》、《讀吳冷西(十年論戰)》等等論著。可以說,楊柄對《中流》做了很大貢獻,大大增添了《中流》的理論含量。
在這期間,楊柄親手送我他編著的兩部大書,一部是《馬克思恩格斯論文藝與美學》,一部是《列寧論文藝與文學》,各約六七十萬字。當你拿起這兩部沉甸甸的煌煌巨著,你不能不驚異這個瘦老頭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毅力。如果你不是全部通讀了馬恩列的原著,如果你沒有驚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如果你沒有對馬恩列偉大思想的執著的信仰,如果你沒有甘于寂寞安貧樂道的革命戰士的生活姿態,你是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巨著的。這一事實,就告訴了你一個活生生的楊柄是一個怎樣的人物。而且這兩部大書的編輯,并不是尋章摘句加以分類合編,而是經過了精細的研究。值得重視的是,他還為《列寧論文藝與美學》撰寫了長篇代序:《文藝和美學的列寧時代》。評論家涂途在紀念楊柄的文章《但留魂魄走萊茵》中曾說,“這是我到目前為止,讀到的中外關于列寧文藝和美學思想及其實踐活動的,最全面、最完整、最深刻、最具獨特見解的一篇論文。”我對這篇論文也很欣賞。我印象深刻的是,楊柄說:“列寧在批判資產階級文藝謬論的同時,光輝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他在同蔡特金的談話中用四個“必須”豐富了他一貫堅持的“藝術屬于人民”的偉大思想。這四個“必須”是,第一,藝術“必須深深地扎根于勞苦群眾中間”。第二,藝術“必須為群眾所了解和愛好”——我的理解是,作家不僅要與群眾思想感情相通,而且在藝術形式上也要為群眾喜見樂聞。第三,藝術必須使群眾的感情、思想和意志一致起來,并使他們得到“提高”——這也就是說,藝術必須用革命的世界觀教育人民,使他們得到團結和提高。第四,必須“喚起群眾中的藝術家,并使之發展”。這也就是說,黨必須大力造就無產階級自己的文藝大軍。楊柄編著的這兩部馬恩列關于文藝與美學的巨著,無疑是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建設的重大工程和收獲,也是楊柄一生孜孜不倦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也正是在這時,楊柄把自己奮戰十年的工作室稱為“萊茵書屋”,可見他懷有多么執著的馬克思主義情結!
這里我還想說,楊柄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美學家,而且是一位詩人。他已發表的詩詞有兩百多首,還有收入《楊柄詩存》的數十首尚未面世。他有一首《五十八歲自白》,很能概括他的一生:“大別牛娃小學生,南瓜糙米苦青春。展眉跨出參軍步,掬手交出入黨心。身賴工農熔俗骨,書攻馬列鑄詩魂。年華今作黃金色,蹦、跳、奔、呼、唱、笑、吟。”其中“身賴工農熔俗骨,書攻馬列鑄詩魂”兩句,尤其令我激賞。我看這也是楊柄一生所持的生活態度,說明他是一個用馬列主義世界觀和勞苦大眾的思想情感來自覺改造自己的共產主義戰士。這一點在知識分子中是很可貴的。因此,他確實在革命的長途中取得了巨大的收獲。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著述中,也表現在他的詩中。我反復吟詠他的詩,就得到了這樣的印象。如果說他的詩有什么獨特的東西,那就是他擺脫了舊文人的迂腐之氣和小市民的俗骨,而用嶄新的無產階級世界觀來觀察世界。看來這就是他的詩魂吧。如他寫的《宇宙生機放眼量》:
宇宙生機放眼量,新陳互轉會重光。
冰期嚴酷生人類,白色包圍出井岡。
發表《宣言》人兩個,匯流革命水千江。
唯需曲折增強韌,始得歡騰赴大洋。
在革命的漫漫長途中,常常出現意料之外的曲折和無法解脫的困難,即使堅強的人也不免蹙眉嘆氣。然而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去看,卻是另一番景象。詩人在這首詩里所宣揚的不正是活生生的生活的真理嗎!
前面提到,楊柄為完成他編著的兩部大書幾乎花去了十年時間。如果沒有執著的信仰與安貧樂道的精神,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是耐不住這種寂寞的。楊柄在論述自己的精神狀態時,有如下兩首詩詞:
鷓鴣天·名與貧
耳際如鐘警語鳴:“閃光未必定為金”。
書齋冷落毫端熱,不捧明星捧我心。
蔬食足,綠茶斟。笑談膝下滾雙孫。
清風兩袖鼾聲遠,馬列盈櫥豈曰貧?
什剎海邊五千朝暮
鎮日埋頭馬列篇,黃金不在這中間。
五千朝暮湖波暖,十載書齋板凳寒。
美鈔本來戕美學,紅心生就愛紅天。
清貧不悔旗前誓,夢里萊茵水亦甘。
這些詩寫得多么風流瀟灑!盡管十年書齋板凳是冷的,但是“紅心生來愛紅天”嘛!這不就是洗去俗骨凡塵的楊柄的詩魂嘛!
再看他如何描寫革命戰士的艱苦生活之美:
延安頌
草鞋破襖笑哈哈,吟唱山丹艷艷花。
木案閩披燃豆火,禮堂比賽紡棉紗。
瓜蔬碗碗身軀健,馬列篇篇養分佳。
真理從來皆樸素,何談物欲競奢華。
纛擎西北十三冬,萬首千眸仰視中。
待創翻天覆地業,莫忘小米步槍功。
延河雨露天涯綠,窯洞燈光宇宙紅。
黃土山溝出馬列,萊茵萬里一犀通。
這里描寫的當年延安的生活是多么動人呀!再看他如何描寫藝術之美:
莫高窟之花
千年萬年鑿懸崖,沙漠無花窟有花。
彩筆繪神描幻境,飛天帶我進云霞。
多姿多彩菩薩相,無數無名藝術家。
絲去舞來綢作路,青牛白馬載歌娃。
再看他如何描寫大自然之美
絢爛的新疆
莫比葡萄吐魯番,焉耆寶馬不需鞍。
駝鈴曉月絲綢路,佛影梵聲藝術山。
峻嶺如蜒邊與塞,黑油成泊北與南。
六分之一金甌地,朵朵峰頭白玉蘭。
再看他如何描寫樹木花草之美:
荷葉荷花兄妹
荷葉哥哥打傘來,荷花妹妹笑顏開。
深情厚誼微風拂,舞滿池塘愛滿懷。
這首詠荷花的詩寫得多么有情趣呀!在同類詩中怕是千古絕唱了。楊柄之作為美學家也不需要再作注釋了。
隨著我們交往日多,也就更加深了彼此的相互理解。這時,志愿軍女戰士田怡教授寫的《魏巍評傳》,已經完成不少。為了加強作品的思想性和理論性,我們商量也請楊柄加入,楊柄也就欣然參與了。這自然又要花去他很多時間。后來作品順利完成,并獲得讀者好評。這也是我特別感激楊柄的地方。
雖然我和楊柄已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因為我們彼此忙著自己的事,相聚之日不是很多。只記得他80歲壽辰時,《中流》諸友為他舉行過一次生日宴會。當時賀敬之同志也參加了。其他也只有開會時見一見。不過他的生日我卻記得很清楚,12月25日,這天正是耶穌的生日,第二天便是毛主席的生日了。所以我每年這一天,總要給他打個電話表示祝賀。再就是他很喜歡玉蘭花,因此,每年我窗前玉蘭花開之日,我就想起楊柄,不是請他來我處賞花,就是折一枝玉蘭,讓我的女兒送給他。
想不到這樣一位好友竟不幸去世了!楊柄同志是2006年11月7日13時不幸逝世的,至今將近一周年了。他的死不明不白,據當時的說法,他是在龍潭湖散步時,被人推入水中溺死的。至于被什么人推入水中的,就沒有下文了。我覺得這位朋友死得實在太窩囊了。時至今日,我不能不留下一段文字表示深深的悼念。楊柄同志不幸去世實在是我國文學界的重大損失!嗚呼楊柄!痛哉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