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我被派往外校掛職期間。
2006年10月。
那天晚上大約8點多了,正和同事討論一節課的設計,電話響了,是一位家長打來的。
“項老師,你空嗎?有件事想找你談。”“哈。好久不見。我正在忙,不介意你到學校來等我,然后正好送我回家。”對家長我多以朋友相待,所以也常和他們開玩笑。
可一見面,我覺得不對勁了。這男人一身酒味,還紅著眼睛,看來郁悶的不是小事。我安頓他在校長室休息,幫他泡好茶,很快處理好手邊的事情,然后陪他靜靜地聊。
在我的印象中這是一位相當稱職的父親,對兒子陽陽的生活學習關懷備至,經常到學校與老師溝通孩子情況。而那個兒子也很陽光,就如同名字一樣。今天怎么了?他哀嘆了半天才開口:“你知道嗎。今天接到你的電話我的心一暖,我知道還有人可以幫助我。我現在有說不出的苦痛,我感覺我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可能我已經失去了我的兒子……”
從他斷斷續續的訴說中我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位父親已經離婚兩年了,因為他一直對孩子的成長比較關注,甚至放棄自己可以奮斗的青春時光來陪伴孩子。所以離婚時夫妻雙方協商,孩子給他,也一直跟他住,只有在雙休日才去母親那里。但最近孩子的學習表現很差,他打了孩子一頓。結果孩子竟不告而別,后來才知道去了母親那里。現在孩子表示要重新選擇歸屬,跟隨母親生活。最嚴重的是孩子什么都不和他說,也不對母親講,心中想什么他一點都不知道。他覺得自己的心冷得要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男兒有淚不輕彈,面對他的痛苦,我知道聽他傾訴、幫他分憂是作為朋友該做的。而還孩子快樂是作為教師的我更該做的。我勸他暫時冷靜,對這階段孩子的激烈言行要表示理解并冷處理,打開孩子的心門交給我去試試。我告訴他以后有什么煩惱別喝酒了,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二天中午我就趕到原學校。說真的約孩子出來必須不露聲色,要做到自然才能讓他全無防備地和你交談。但和已經“不屬于”我的學生聊天多少會讓我與新班主任之間有些尷尬,幸好她很通情達理,在知道情況后認為自己對孩子還不太了解,很支持我并感謝我幫助她教育孩子。我走進教室,那里歡呼起來,久違的見面讓我也很感動。陽陽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笑瞇瞇地看著我。我對大家說:“從今天開始我每次來看你們都準備找兩三個同學單獨聊聊,親熱親熱。排好隊,都輪到,今天誰先來?”這是我設下的第一個“圈套”。沒想到高高舉起的無數小手中竟沒有他的——失敗。第二招:“哦,還有人沒舉手啊?哈哈,看來要找找沒舉手的比較容易,你先來!”我不給他任何退縮的機會,抓住他的手,立刻拋給他一個任務,“你快點幫老師再選一個出來!”他原本想逃避,看有了這樣顯示自己榮耀的機會,興致來了,馬上幫我選了去年因車禍突然失去父親的女孩。我們3個手牽手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走出教室。
我們坐在校園外的長凳上,江南秋天的陽光透過斑駁的樹影暖暖地照在我們身上。我們手握手,從班級談到家庭,大家說得嘻嘻哈哈。女孩說現在媽媽快樂多了,自己也很快樂,請項老師放心。我轉向他,摟住他說:“其實老師很不放心你哦,因為你爸爸脾氣有時候不好,不知道老師最近沒有提醒他,他有沒有打你啊!”此言一出,嬉皮笑臉不再寫在他的臉上,接著眼圈紅了。我知道可以和他交流了:“告訴老師好嗎?”沉默了好一會,我在等他主動說。“打,前天還打我的,我受不了他了,我昨天離開他到我媽媽那里去了。”我摟著他。幫他一遍遍擦拭淚水。輕輕拍著他。在我輕柔的問話中,他終于講出了心里的一切。
那天不過因為一個小數點點錯。爸爸就又大發雷霆,狠狠揍了他一頓。一想到回那個家就很恐懼,就連和爸爸玩他也擔心自己會不會講錯話。現在家中有了新媽媽,雖然新媽媽對他非常好,常幫他查作業,帶他出去玩。在爸爸打他的時候也攔著,但爸爸總是說他是個笨孩子,以后有小弟弟一定比他聰明。爸爸以前答應他成立新家會聽他意見,但實際上根本就沒征求過,眼看他們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又商量著買了新房子,他覺得自己很孤獨。成了家中多余的人。而媽媽現在一個人也很孤單,雖然媽媽以前不管自己,但現在已經不像原來那樣只會帶他出去吃飯,也肯幫助他學習了。所以他想陪著媽媽……
他還告訴我,班級里像他這樣的孩子常聚在一起悄悄議論,個個都不快樂。他也想學好,但不希望在學習失敗的時候爸爸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他,所以他常會很煩,煩的時候就亂撕紙。
我問他,爸爸打他每次都有原因嗎?他承認都是學習上有錯或者習慣不好。我說:“你還是幸福的,記得佳佳(旁邊的女孩)曾經寫過的作文嗎?多希望有爸爸打啊!可她連這種待遇都享受不到啊!”其實我知道,孩子和孩子有區別,要用不同的方法對待,比如健全家庭的孩子打得,而陽陽這樣的孩子真的打不得啊!他們的心思更加細膩,更加要呵護好。我對他保證,一定去做爸爸的工作,保證他不再打孩子,而只是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我告訴他父親曾無數次對老師講到兒子是他的一切,他永遠愛這個兒子,勸他現在不要多想,先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老師要外出學習幾天,如果相信我就等我回來,這階段不做任何沖動的決定(因為那晚全家差點鬧到法庭)。孩子后來躺在我懷里哭成個淚人。他說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他相信我,等我回來。旁邊善解人意的佳佳也不斷安慰他。那天我們3個人約好,今天的事情只有我們知道——他還很要面子。
誰說孩子不懂事,誰說孩子粗心啊?這樣家庭的孩子就是早熟。孩子想了那么多,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再次與他父親見面,把孩子的心聲告訴他。同時勸他繼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但不要與孩子主動聯系,讓孩子能主動想起他的好。還要和前妻心平氣和地談孩子的教育問題。為重新營造好父子關系做準備。
當我從外地回來,陽陽如約來看我了,他還跟我講了最近的學習情況,告訴我聽說父親到學校老師那去過,但他沒看見。我說你看爸爸還是關心你的吧?他嘿嘿一笑,是很甜蜜幸福的笑——那是他對父愛的渴望。“也不知道爸爸過得怎樣?”他小聲嘟囔著,我猜他開始想爸爸了。“沒有你他的日子一定很不好過啊!”我也小聲說了一句,我要給他點“雪上加霜”。還要再等等,我要讓他愈加想念他的父親時再見面。他還告訴我班級同學都不太理解他,在班級也沒什么朋友,一個最好的同學和現在打游戲的孩子總在一起也不理他了——他還很擔心別人呢!我說:“你根本不知道,班級也有一雙眼睛一直在關注你、關心你呢。你是不是最近上課亂叫了一聲,是不是數學作業本被老師摔了一下……”我數落他好多問題。他笑著問我怎么知道的,我說因為有人關心你唄,看到你這樣子他怕你學壞,可著急啦。感受到有人關心,他呵呵直笑,追問我是男生還是女生。我不告訴他,說除非他的進步特大了,就讓他們見面。其實哪有這個人啊,那些情況都是他爸爸從老師那了解到之后轉告于我。我必須幫他在班級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同齡的好友!
教他們兩年,從沒見過陽陽的母親。這次我決定與他的母親談談,讓她能和孩子的父親共同處理好陽陽這階段發生的思想波動。孩子母親與我同住一個小區,我就常讓她叫孩子來玩,和他說說話。過了半個多月,那天冷,爸爸送去了衣服。后來孩子告訴我,真的有點想爸爸了。我想該是回去的時候了。我勸他:“回家吧,爸爸一定會張開雙臂歡迎你。”他扭捏地接受了。現在,小家伙又像活蹦亂跳的小魚了。我想,今后還應該在父與子之間繼續創造一些溝通機會。
這個孩子是幸運的,他有深愛他的父親、疼他的媽媽、寵他的新媽媽,只要沒有過分的打罵,耐心地幫助他克服困難,讓孩子少一份心理負擔,就可以依然如陽光燦爛。
他的父親在給我發來的短信中說道:你像天使一樣讓我看到陽光和希望。
我這個教師像天使嗎?雖然我常常希望自己有對翅膀可以飛翔。
我離天使有多遠?
外出掛職已經3個多月了,一邊記著自己的掛職日記一邊思考,現在對好教師的認定標準是看重專業發展,比如學歷要搞上去啦,科研成果要搞上去啦,或者是用那些“骨干”、“學科”或者“特級”之類的光環照耀著,這確實是好老師,他們花了很多的休息時間鉆研教學,構筑屬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但在這些人中卻有的從不去關注孩子的心理,還有一些人,只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其他一概不管,把孩子當成考試的機器,把分數當成自己的籌碼。甚至我們還看到一些老師面對孩子出現的種種問題視而不見,因為他把從事的職業只當作拿固定工資養家糊口的一份工作。
我曾注意過許多孩子走向歪路的例子。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成為有用的人,都想被人認可,也都愿意努力,如果在人生發生波折或者遇到矛盾時,有個人能給他的心靈送去一縷陽光,哪朵花會開不美呢?如果孩子沒有一個清靜的心,沒有一個安詳的心,沒有一個無雜念的心,怎么能安心讀書?
做個好教師就是要樹立先教育再教學的理念,這句話說容易但做到難,那是因為我們往往容易忽略“教育是超越教學”的真理。只有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我們的教學才是在真正面對“活”的人。真的是在尊重人的生命。教師不是天使,但一個真正好的教師要讓自己成為天使,用自己的愛心,拯救那些靈魂,那些可以塑造的靈魂。
讓我們縮短和天使的距離,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有緣人;讓我們煉就一雙充滿愛的翅膀,去呵護他們幼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