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學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二冊識字1:“春天、春風、春雨、柳樹、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桃花、梨花、杏花”之后,布置了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親自動手畫一畫春天,再說一說自己畫的春天是什么樣,也可以用學過的字詞或拼音在畫面上留下春天的寫話練習。
雙休日過后,小朋友都帶來了他們的作品,我利用一次班隊活動的時間,組織孩子們交流,一個接一個地展示畫面。朗讀寫話。我和大家一次又一次地為每個孩子鼓掌。隨后收下作品,準備布置一個專欄展覽,進一步加強效果。
有位叫鵬程的孩子,匆忙跑上講臺,舉起他的畫念道:“春天來了,太陽掛在天空,照在人們身上暖洋洋的。柳樹、小草長出了嫩芽。花兒開放。小鳥歌唱,小朋友們高興地玩耍。春天真美呀!”
我剛要帶頭鼓掌,這時有個眼亮的孩子看到他的畫說:“這不對呀!怎么那畫上還畫了一棵樹,樹上好像結出的是大蘋果?”好多小朋友也都七嘴八舌地說:“不對!不對!蘋果樹只能在春天開花,怎么能結蘋果呢?”課堂上的氣氛一下子被這位小朋友的畫攪動起來。
我還沒來得及回過神,想說點兒什么,只見那個小男孩這時像是一只受了驚嚇無處躲藏的雛雞,在大家的呼叫聲中想離開講臺,回到座位。于是,我馬上拉住他的手,拿過那幅畫,“等一等”,我接著問大家,“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過春節的時候,大冷的天氣能不能吃到西瓜、西紅柿?”“能!”“小朋友回答得好!”我贊揚之后又告訴他們說:“那是農業科技進步了,我們吃到許多反季節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比如青辣椒、黃瓜、豌豆、草莓等等。”我又啟發大家說:“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如果科學技術進步了,春天能不能結出大蘋果呢?”有的說可以結出蘋果,有的說不可以。我說:“不是不可以在春天結出大蘋果,只是現在還沒有研究出來。等到你們長大了,去研究、去發明創造,完全是可以在春天結出大蘋果的。”我指了指鵬程小朋友的畫繼續說:“鵬程小朋友的這張畫,畫得很好,寫話也好,朗讀又清楚又響亮。他是一個敢于大膽想象的好孩子。那么咱們怎么為他的這棵蘋果樹加上一句話呢?”大家齊聲說“春天也能結出大蘋果。”“小朋友說得非常棒!”我贊揚之后補充說,我再給你們添上幾個字,這就是:“科學技術進步了,春天也能結出大蘋果。”小朋友一齊說“好!好!”
我又請鵬程小朋友再次說說他的寫話。一位剛才還被大家嘲笑的孩子,在我不知不覺的轉化下,高高興興地露出了笑臉。趁此時機,我又進一步用鼓勵的話語。作為總結性談話:“我看鵬程小朋友將來就能成為讓春天結出大蘋果的農業科學家。你們看,他不是已經畫出來了嗎?希望他以后好好學習,用功讀書,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到那時咱們都去嘗一嘗他發明出來的春天結出的大蘋果,好嗎?”
小朋友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又一次帶頭和孩子們一起鼓掌為鵬程加油鼓勁。鵬程小朋友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連蹦帶跳地跑到位上,心里美滋滋地坐在那里。我的心中也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表的愉悅。
通過這一實例,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要努力去維護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自尊、自愛、自信的幼小童心。尊重孩子們的原作和思維。保護他們可貴的勞動成果,對于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要善于發現、善于誘導、善于轉化,使其向著良好的目標發展,千萬不要扭曲它,甚至是刺傷它。發展孩子們的想象力,開發他們的創造才能,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天職。
我想春天結蘋果的故事,對我自己以及所有的同行們,不是一次很好的啟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