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投入的主體、利益的主體和風險承擔的主體,當然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高新區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其完善的服務體系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提供一個信息和發展的平臺。
為進一步突出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若干意見》指出,國家高新區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活力,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應用中的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經濟、科技政策的導向作用,促進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大幅度提高研發投入,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鼓勵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上市、兼并和收購等方式提高競爭力和產業規模;鼓勵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為高新技術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支持等方面突出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
2006年2月27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配套政策)。為了使國家高新區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活力,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應用中的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配套政策制定了以下幾項政策突出國家高新區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位置。
關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財政政策
配套政策中提出要發揮財政資金對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作用。創新投入機制,整合政府資金,加大支持力度,激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對引進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等的投入力度,鼓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
配套政策中還明確要求以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為依托,組織實施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加強企業和企業化轉制科研機構自主創新基地的建設,國家支持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建立研究開發機構。依托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技術輻射能力的轉制科研機構或大企業,集成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相關力量,在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開展面向行業的競爭前技術、前沿技術和軍工配套、軍民兩用技術研究。
關于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的
稅收政策
為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配套政策中在稅收政策上有了新的突破,進一步促進了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
1.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前抵扣力度。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當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企業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在計稅工資總額2.5%以內的,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研究制定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稅收政策。
2.允許企業加速研究開發儀器設備折舊。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攤入管理費,其中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應單獨管理,但不提取折舊;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可采取適當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政策。
3.完善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推進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新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經嚴格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所得稅,兩年后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繼續完善鼓勵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稅收政策。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計稅工資所得稅前扣除政策。
4.支持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對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進口規定范圍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對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究開發項目和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的企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關鍵設備、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5.完善促進轉制科研機構發展的稅收政策。對整體或部分企業化轉制科研機構免征企業所得稅、科研開發自用土地、房產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的政策到期后,根據實際需要加以完善,以增強其自主創新能力。
6.支持創業風險投資企業的發展。對主要投資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業風險投資企業,實行投資收益稅收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政策。
7.扶持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大學科技園自認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內免征營業稅、所得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他符合條件的科技中介機構開展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研究制定必要的稅收扶持政策。
8.鼓勵社會資金捐贈創新活動。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公益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和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其他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基金的捐贈,屬于公益性捐贈,可按國家有關規定,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在政府采購方面,配套政策也做出了重大的突破。突出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建立激勵自主創新的政府首購和訂購制度。國內企業或科研機構生產或開發的試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場的產品,且符合國民經濟發展要求和先進技術發展方向,具有較大市場潛力并需要重點扶持的,經認定,政府進行首購,由采購人直接購買或政府出資購買。政府為鼓勵自主創新而對特定產品進行首購,是政府采購政策的重大突破。表明政府采購政策在由降低采購成本、防止腐敗等構成的政策目標體系中,加入了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目標,使政府采購這一政策工具有了更高的戰略性和前瞻性,對國家整體發展的推動作用也將明顯增強。
2.配套政策不僅規定了政府本身的采購,也將鼓勵自主創新的精神擴大到國防采購、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和所有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的采購,而這些采購的資金總額遠遠多于政府采購本身,因而其政策意義也更重大。
3.在政府采購的評標準則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以往在政府采購招標評標時是按照\"同等條件下優先\"的原則,而配套政策中明確規定了\"在滿足采購需求的條件下,優先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如果是同等條件下優先,則我國企業的產品一般都很難與跨國公司的產品相競爭,而滿足采購條件下優先,則降低了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產品的進入門檻,同時也限制了政府采購中盲目追求國外名牌產品的沖動。
系統配套的創新政策將為企業的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也將成為企業自主創新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