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利息稅這個看似為百姓利益代言的學者建議,實際上經不起經濟學的推敲#65377;鑒于對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危害極大的流動性過剩#65380;更多的是儲蓄過剩的結果,鑒于取消利息稅等同于加息,鑒于20%的加息幅度是頗為可觀的,后者不僅可以刺激居民儲蓄,而且可以刺激海外熱錢流入,并由此進一步擴大本質上依然是儲蓄的外匯儲備規模,因此,在取消利息稅與抑制流動性過剩之間,存在著十分明顯的邏輯錯誤#65377;
流動性過剩的確是一個全球化問題,但與美國以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為背景的流動性過剩具有信用膨脹或印鈔票的特征不同的是,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無疑有著儲蓄過剩的特征#65377;應當說,中國的流動性問題并不是近幾年形成的,至少從1994年開始就有所顯露#65377;那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值為3969.8億元,而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年增加值為6315.3億元#65377;二者之間的差額2345.5億元形成初步的流動性過剩#65377;1996~1999年,儲蓄大于投資的矛盾非常突出#65377;其中,1999年儲蓄增加值大于投資增加值的差額達到4765.8億元#65377;進入2000年以后,雖然投資增長率開始逐步領先儲蓄增長率,但由于基數的緣故,城鄉居民儲蓄增加值大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值的矛盾依然存在#65377;值得注意的是,從2001年開始,外匯儲備增長過快開始成為新的流動性過剩成因#65377;
導致近年來國內流動性過剩問題不斷加劇的另一個原因與限制投資增長速度有關#65377;但是,到目前為止,既然以限制投資增長速度為重點的宏觀調控政策仍在延續,取消利息稅及其大幅加息的實際效果勢必導致當前儲蓄與投資之間嚴重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65377;換一個角度說,在很大程度上,央行之所以寧肯不斷加大負債也不愿采取加息的方式抑制流動性,關鍵在于不希望因加息而抑制消費需求,由此形成與擴大內需政策之間的矛盾#65377;
我相信,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之所以默默承受著低工資的痛苦,與越來越嚴重的流動性過剩關系頗為密切#65377;其中的要害是在投資不足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無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65377;加上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極大地擴大了勞動力供給,在新增就業機會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出現勞動力市場的供過于求,以致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在相互競爭的過程中被迫接受低工資#65377;如此說來,所謂取消利息稅是為百姓或低收入勞動者利益代言的說法根本不能成立#65377;
無論如何,不改善就業環境,不增加工資收入,維護百姓利益就是一句空話#65377;區區利息稅能讓窮人致富嗎?何況并不在少數的國內居民是“月光族”或生活在無儲蓄的家庭#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