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伙企業法》已于2007年6月1日實施,其中規定的有限合伙制度,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法律體系的完善,或是其賦予民間投融資的合法性,而且對于我國風險投資機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撐。有限合伙是普通合伙人與有限合伙人共同組成的合伙。有限合伙制的二元責任形式,可以較好地將“能人”和“富人”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有利于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擴大融資規模以及加強激勵約束,從而成為風險投資機構的一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
新《合伙企業法》中的“有限合伙”
作為歐洲最古老的企業組織形式,有限合伙最早起源于歐洲中世紀的康孟達(commenda)契約,發展于美國。1916年美國統一州委員會通過的《統一有限合伙法》將有限合伙定義為:“至少有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所組成的合伙,其中普通合伙人對合伙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合伙人僅以其出資為限對合伙的債務負責,即承擔有限責任。”我國《合伙企業法》修訂之前,一些地方性規章如《北京市有限合伙管理辦法》、《杭州市有限合伙暫行管理辦法》等,也已賦予有限合伙以合法的形式, 2006年修訂的我國《合伙企業法》規定,有限合伙企業是指普通合伙人與有限合伙人共同組成合伙,其中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的營利性組織。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面臨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哪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對于企業利益是最適當的。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是兩種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相對于前者,有限合伙制在諸如包括企業建立的難度、出資者的責任、稅收考慮、資本需要和利潤分配等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優勢:
有限合伙的設立程序簡單。有限合伙的設立和解散的程序比較簡單,不必像公司那樣必須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法定程序,這種聚散靈活的組織形式,決定了有限合伙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適應性強、靈活多變的能力。
投資人的二元責任形式。在出資者責任上,公司中的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股東責任有限原則雖有利于鼓勵投資,但不利于增強公司管理者的責任感。相比之下,有限合伙制中,有限合伙人對合伙債務僅承擔有限責任的規定使其不再有承擔無限責任的后顧之憂,從而愿意投資有限合伙企業;而對于負責企業經營管理的普通合伙人,必須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規定,更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與責任心。
避免“雙重”賦稅。眾所周知,公司制一般都存在著“雙重”征稅的問題,即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投資者的投資熱情。而有限合伙制則可以合法的規避“雙重”賦稅,因為合伙企業并不構成稅法上獨立的納稅主體。《合伙企業法》第6條規定:“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由合伙人分別繳納所得稅。”據此,有限合伙企業也就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于有限合伙中的全體合伙人而言,他們只須按照自己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融資方便。我國目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短缺,企業籌集資金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由于有限合伙中的有限合伙人沒有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后顧之憂,所以為了獲得最大化的經營利潤,其有對有限合伙企業加大投資的動力,這樣一來,有限合伙企業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資金,也為日后企業的規模擴大解決了資金來源問題。
利潤分配方面的優勢。公司實行稅后利潤分配制,按出資比例分配,不利于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而有限合伙的利潤可立即分配給有限合伙人,且普通合伙人可獲得比其出資額高出許多倍的利潤,這有利于激勵風險投資家的管理積極性。
風險投資機構的“雙贏”組織形式
在美國風險投資機構中,有限合伙制約占80%。而目前我國的250多家風險投資企業,多為公司制。國外風險投資機構之所以主要以有限合伙為其組織形式,這與風險投資機構對風險規避、融資規模、運營效率以及激勵與約束等不同方面,較之一般企業所具有的不同要求有密切關系,而有限合伙也將成為我國風險投資機構的一種“雙贏”的新型組織形式。
有限合伙的責任形式,恰到好處地解決了風險投資的極大風險性和融資規模性的要求。有限合伙責任形式的二元性,有利于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采用有限合伙制的風險投資機構,由于有限合伙人只負有限責任,這不僅拓寬了融資渠道、也分散并降低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而其中的普通合伙人,多是具有良好投資意識的專業管理機構或個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負責投資機構的運作管理。這種結構及責任形式既強化了對有限合伙的各方投資人的激勵,又使合伙人相互之間的信任進一步深化,從而使合伙更具有凝聚力。
有限合伙制在更好地解決了民間集資問題基礎上,還可以降低風險投資機構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根據《合伙企業法》,一個有限合伙企業可以允許最多有49個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負責提供資金,不承擔日常經營管理,只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另外至少有一名普通合伙人,負責企業的經營,并以個人和家庭財產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合伙運作既有靈活性,又具穩定性。在運營方面,有限合伙的組織機構簡單,不存在復雜的層級制結構,投資策略的制定和具體的投資管理活動由普通合伙人即風險投資家操作,內部溝通與決策便捷,策略意見較易整合,故更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作效率。
風險投資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對稱性和不確定性,廣泛存在的委托代理風險使有限合伙制成為必然選擇。有限合伙以契約為基石,具有激勵與約束雙重機制,可有效地降低存在于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家之間的代理風險,從而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從“理性的經濟人”假設出發,風險投資家不可能不去努力追求充滿誘惑力的數十倍于投資的巨額回報,這種激勵成了風險投資家內在的驅動力。風險投資家作為普通合伙人以專業技能、辛勤工作和全部身家取得投入資金的數十倍回報,有限合伙人不需勞心費神,得到的是其他任何理財方式無法達到的高收益,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采用有限合伙的風險投資機構,由于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利益趨同,減少了普通合伙人采取短期自利行為而損害有限合伙人利益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合伙企業法》中規定有限合伙制度目前還僅是個基礎性的工作,該法對有限合伙的運行規則規定得還非常籠統。比如關于有限合伙的適用范圍、有限合伙人的資格、有限合伙人與普通合伙人的出資比例及普通合伙人的管理費用等問題,修改后的合伙企業法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這些不足有待于日后逐漸完善。但無論如何,有限合伙已被明確地寫進了法律,這就為有限合伙企業的完善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