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的可貿易性成分提高,引發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繼制造業之后,服務貿易領域不斷拓寬,現在開始將其非核心的服務職能向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轉移,我們應抓住這個機遇,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
目前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在經歷大量轉移制造業后,現在又開始將其非核心的服務職能向國外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轉移。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地 , 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針對這一目標, 商務部啟動了“千百十工程”,2006年10月,商務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共同認定了北京、上海、西安、深圳、成都等11個具有服務外包發展基礎和潛力的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西部有成都和西安兩個中心城市入圍,西部中心城市在發展服務外包業方面與東部中部站到了相對一致的起跑線上,服務外包前景廣闊,將對我國西部服務業產生重要的影響。
推動服務外包迫在眉睫
眾所周知,由于我國實施的梯度發展戰略,目前東西部的服務業發展差距較大,我國西部地區服務業發展相當落后,服務業發展不平衡性很突出。據2006年中國統計年鑒顯示:西部地區服務密度是19.28萬元每平方公里,而東部服務密度是西部的25倍,全國服務密度是西部的4倍;從人均服務占有量來看,西部地區人均服務占有量為3679元,東部人均服務產品占有量是西部地區的2.6倍,全國人均服務產品占有量是西部地區的1.5倍;從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來看,西部地區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人均每年2.257萬元,東部地區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是西部地區的2.5倍,全國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是西部地區的1.4倍。總體說來,西部服務業遠遠滯后于東部服務業發展水平及全國服務業發展的平均水平。西部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做了很大的貢獻,東西部經濟包括服務經濟差距不能再進一步擴大,不可能依靠東部地區來實現服務經濟“富甲一方”,在發展中縮小差距,需要找到服務經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基地城市將在服務外包的人才培訓、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資質認證、服務外包所需的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方面得到國家一定的財政資金支持,在目前的這種背景下,服務外包推動西部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刻不容緩。
西部在發展服務外包的優勢
從發包方所注重承包方的條件來看,發包商看重的要素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法律完善程度、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和信譽、生產成本、知識產權保護、行業成熟度、人才素質及人力資源儲備、組織與管理、教育科研水平、文化的兼容等,因此,這些要素與制造業等領域的要求略有差異,也正是這些要素的微小差異使西部中心城市,特別是西安、成都、重慶等在全國范圍來看,比較優勢更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生產成本優勢。服務外包的驅動力量,首先是企業基于生產成本的考慮,西部中心城市的生產、運營成本明顯低于中部、東部中心城市,形成了西部中心城區發展服務外包的核心競爭力。相對服務外包行業來說,最為重要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首先,從人力成本的水平來看,據51JOB的調查結果顯示,從2004年~2005年兩年的員工平均工資水平的總和來看,西安和成都分別只占深圳的49%和56%,占上海的54%和61%,占北京的57%和64%。其中西安、成都的從事軟件業的人均工資略高于其他行業,大約占上海、北京、深圳的60%~70%,是大連、南京等東部沿海城市的80%左右①。據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管理機構——美世(Mercer)人力資源咨詢公司對國內部分大都市的生活成本指數調查研究顯示,當北京生活成本指數為100時,上海與深圳為98,大連、南京分別為88,成都、西安則分別為77與76。其次,從人力成本變化的趨勢來看,在相當長時期內西部服務外包行業工資水平上漲幅度不大。行業人力成本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地區總體收入水平,西部地區總體收入水平較低,因而人力成本上升幅度較小。根據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06年,西部地區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占東部地區的64%;均低于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西部地區在我國四大板塊的劃分中,西部地區城鎮居民的收入最低。最后,從辦公間的租金水平來看,據調查,西安和成都價格大約每月比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均有比較優勢。西部中心城市在生產價格上具有比較優勢,這是發包商最為關注的問題。
其二,人力資源供給優勢。西部是我國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尤其是四川、陜西和重慶地區,高等教育門類齊全,各類人才供給充分,中高層人才在人才總量中占據較大的份額,一直是我國東中部地區人才輸出地。據2007年統計年鑒顯示,四川有76所普通高等學校;四川科研實力較為雄厚,2006年,四川有科技機構 1294個。陜西省有普通高校44所,民辦院校有34所。這些學校每年畢業的大中專學生20多萬人中,僅計算機學科的大學畢業生就有4萬人。同時,西部地區中心城市如西安與成都、重慶等地具有踏實、誠信和追求穩定、安逸的文化背景與價值觀,在人才穩定性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其三,具有承接科技信息外包的行業成熟度優勢。行業本身的發展程度是發包商考慮的重要因素,行業成熟是保證發包方獲利的關鍵因素,服務外包業務主要指信息技術外包服務(ITO)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BPO),服務外包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是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西部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在承接科技信息外包行業上,自身的行業成熟度較高,具有較好的基礎。首先,科技創新能力較高。2006年,四川獲得國內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授權的專利共有7138件,四川居于全國前八位,位于西部第一,技術市場的成熟度較高。西部中心城市如陜西西安、四川成都在軟件產業發展的行業成熟度上優于東部、中部的一些大都市。如西安是全國四個擁有軟件產業基地和軟件出口基地的“雙基地稱號”城市之一,成都和西安是全國11個軟件產業基地城市之一,西安軟件園、成都天府軟件園,成都武侯科技商務區、武侯科技園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總體說來,西部中心城市科技信息產業行業成熟度較高,行業競爭較為激烈,企業注重加大科技投入同時提高勞動生產率,這無疑是西部發展服務外包的重要優勢。
西部發展服務外包的對策
國際服務外包業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勢頭,西部服務業發展面臨大好機遇,區域產業的發展,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多樣化的市場, 西部服務外包業必須根據自身特點,發揮產業的優勢,推動西部服務外包的發展。
首先,政府應當引進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集團。企業是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主體,西部要形成政府鼓勵、社會支持、企業自主發展的格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一方面要發揮企業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有賴于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承接跨國公司外包業務。因此,政府設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鼓勵扶持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支持服務外包開發研究,為國內企業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詢服務,開拓國際市場,提升企業承接國際外包業務的能力;同時采取走出去戰略,政府幫助國外企業了解西部的投資環境,增強國外跨國公司投資西部服務外包的信心。
其次,培養或吸引大量外語熟練、熟悉國際慣例的人才。人力資源是服務外包發展的第一資源, 在人才方面, 將著力培育、吸引和集聚一批服務外包領軍人才和一大批服務外包管理、技術專業人才,建成一支梯次合理、充滿活力、適應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隊伍。在人才的培育上,西部可以依靠高等院校培育畢業生保證人才的供給;發揮科技機構中科技人員與工程師的科研優勢;政府依靠民辦或私營的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對社會急需人才進行培訓。在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上,制定吸引服務外包高級人才集聚西部,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措施。針對建立服務外包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海外人員回國創業制度;加大對服務外包企業聘請國際化高層人才的補貼力度,吸引國際、國內軟件高級人才聚集西部。
(作者單位:匡后權,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教育學院講師;鄧玲,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