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信業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今,我國電信增量市場日趨減緩,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移動分流不斷加劇,傳統語音業務增長下降,缺乏新的業務增長點,面臨的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和政策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電信企業必須積極推進企業轉型,企業要成功轉型,應有效把握當前電信發展趨勢,這對制定有效的企業轉型戰略和戰術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語音業務增長乏力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傳統語音業務增長日漸乏力,增長趨緩。1998-2003年間美國本地業務保持了4.2%的增長率,2003年由于移動替代、VOIP、cable分流等因素,本地電話業務份額逐漸下降,長途業務收入1998-2003年間每年下降5.9%。法國如今有20%的人不使用固定電話,較10前增加了1倍。從BT來看,固網語音業務呈現下降趨勢,2004年同比下降4%。我國固網語音業務也呈現這一趨勢。2005年1-9月,我國固定通話次數僅比去年同期增長0.4%,扣除小靈通實際同比下降5.8%,固定電話收入僅增長6.2%,而增長主要來源于小靈通,固網語音業務在很多省市呈現負增長的態勢。目前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分流不斷加劇。據測算,目前移動替代固定電話的比例達到30%左右,而且新技術、新業務的推陳出新,不斷分流傳統語音業務。
傳統語音業務增長趨緩,在企業中收入所占比重逐步降低是大勢所趨。當前固網語音業務仍是電信企業現金流的主要來源,但是電信企業必須正確面對固網語音業務增長乏力這一趨勢,積極進行戰略轉型,以減緩收入下降的速度。目前可以從大力發展固網增值業務、細分市場,積極推廣固話后付費和預付費,推出多種固化增值套餐,大力開展產品組合套餐,將固話與小靈通捆綁;長市捆綁、固話與增值、寬帶等業務捆綁等。采取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延緩固網減緩速度,但固網增長趨緩是不可避免。從客戶需求來看,對數據業務需求已經大大超越語音業務需求,要以長遠的眼光處理傳統業務與成長性業務、戰略性業務之間的關系,不能過多地將資源集中在傳統語音業務發展上,而要更多開拓有市場潛力的成長性業務和戰略性業務發展上,尤其是寬帶、綜合信息服務業務、ICT等業務上,這是企業成功轉型的必然要求。
市場競爭是開放的全方位的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打破壟斷、引入競爭、開放電信市場是大勢所趨。經過近10年的電信改革和重組,如今我國電信業已形成中國電信、移動、聯通、網通、鐵通等多家公司競爭的格局,在所有業務領域都有兩家或兩家以上的公司經營,電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服務戰表現最為突出,各運營商為爭奪客戶、留住客戶,紛紛采取各種名目繁多的套餐,變相或直接降低資費,吸引用戶,移動通信市場競爭尤為突出。2006年全面實現對外承諾后將取消地域限制,國外跨國電信公司將進入中國市場,電信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尤其是增值業務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
從競爭層次來看,第一層次的競爭是同質產品的競爭。如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的移動通信產品的競爭,電信與網通寬帶業務的競爭;第二層次的競爭是替代產品的競爭。如移動與固話的競爭,VOIP與傳統語音的競爭等;第三層次的競爭就是信息服務的競爭。當前我國電信企業正積極推進企業轉型,業務和服務轉型是先導,必將促進企業進入信息服務業、娛樂業等領域,如IPTV、系統集成、內容服務、ICT、電子商務等。這說明我國電信企業不僅僅面臨電信行業的競爭,還要面臨更廣泛信息服務行業的競爭。
我國電信企業在這些方面(如信息內容服務)明顯不具有競爭優勢,要保持持續增長,勢必在信息服務領域有所突破,積極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充分發揮電信網絡資源優勢,培育核心競爭力,在信息服務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迅速,人均GDP在2003年超過了1000美元,這給我國電信企業戰略轉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地發展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電信發展創造巨大的市場需求。2005年1-9月我國GDP增長率達到9.5%。信息產業發展更為迅猛,增長速度是同期GDP的3倍以上。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必將為電信業發展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從客戶需求來看,客戶對電信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日漸明顯,將不斷增加對互聯網業務、內容應用等新業務的需求。如3G業務、IPTV、數字家庭、行業解決方案、號碼百事通等,這些業務孕育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融合成為電信業發展新趨勢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及客戶需求的變化,融合正成為世界電信業發展的最新趨勢。這種融合包括網絡、技術、產業、業務和終端5個方面的融合。首先表現在網絡融合,即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的“三網融合”,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管制政策的放松成為三網融合的外部推動力,三網的最終融合不可阻擋。這種融合是建立在技術融合的基礎上,技術的融合包括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合,也包括語音技術、數據技術、網絡技術的融合,這種融合不僅僅使數據、語音、圖像(視頻)業務界限日益模糊,關鍵是IT技術對電信技術有了一些融合的趨勢。
應用和數字化也促使電信行業和其他行業進行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電信行業要發展只有與其他行業結合起來,才能更有發展潛力。
產業融合包括移動與固定的融合、技術與應用的融合等。業務的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基礎,客戶需要的一站式整體化解決方案,因此,為客戶提供融合服務是大勢所趨,如固定與移動的融合(FMC)(通過集成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的接入,使用戶體會到通信服務無處不在的便利)、寬帶和固話、增值業務的組合(三合一即tripleplay)和“四合一(quadplay)”服務等,融合服務正成為當前電信業發展一重要趨勢,也是企業業務創新、降低離網率一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國際運營商的追捧。從終端來看,固定電話機、手機、電視、計算機、VCD等,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驅動為終端融合創造了條件。如固定電話與移動的融合,BT推出的藍色電話,是終端融合一個具體體現,終端融合最重要表現在消費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3C的融合,就是把多領域應用融合在一個終端上。
對于轉型期的我國電信企業來說,要適應融合這一趨勢,加快網絡演進,逐步向下一帶網絡(NGN)過渡,延伸產業鏈,以應用促進電信增值,積極推進產品組合,實現業務融合,探索各種有效的商業模式。
資本經營和重組將不斷增加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已經相繼成功在國內外上市,它是我國電信企業持續發展、實施走出去一重要戰略舉措。如今國際資本市場相當發達,尤其是在美國和歐盟,在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合作案例層出不窮,呈現不斷擴大的態勢。
資本經營呈現不斷擴大和國際化的趨勢,其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作為逐步融入國際市場的我國電信企業要主動適應這一潮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國電信企業要不斷根據環境的變化,加強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重點在企業文化、產品、渠道、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重點突破,增強企業競爭優勢;電信企業要適應國家“走出去”戰略,積極探索“走出去”策略;并根據自身發展戰略,運用資本運作,通過兼并、收購等手段,擴大經營領域和規模,迅速達到滲透市場的目的,實現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電信公司的目標;延伸產業鏈,以資本為紐帶,積極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合作,同時營造競合的良好競爭環境,實現共贏/多贏。
(作者單位:浙江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