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約了一起去吃飯,開車大約有半個小時后,又在國道上顛簸了有二十分鐘后,在縣城街旁一間很不起眼的門臉前朋友停車了。“你先下車去搶個位置,我得找個地方把車停了,估計現在沒有車位了。”聽完朋友說完這句話,我哈哈大笑,像看外星人一樣的看著他,好象他今天餓昏了頭。就這么個“偏僻”地方,能有多少人上這吃飯啊。

朋友點了菜,一些很簡單的菜,普通的連我都會做。我就開玩笑的對他講:“怎么,從此以后和我斷絕來往?就這么招待朋友?”“呵呵,兄弟,我也算吃過、見過的主了吧,但就是這的菜,我敢說在市區你絕對吃不到。”我笑而不語,心想:它在好吃,能有龍肉好吃啊。但等到菜上來后,我承認我錯了,也了解了朋友為何會“不遠萬里”的來此吃飯。這里的東西,好吃得我只能用好吃來形容。快到7點的時候,飯店門前的車越來越多了,食客也越來越多,這里的生意非常好。多到我和朋友吃完飯都不好意思霸占著座位不走,趕緊結帳走出了飯店。
在車上我還在回味飯菜的余香,朋友笑著說:“怎么樣?今天沒介紹錯吧。這里現在生意火得很,飯店老板開了不到半年,自己就買了輛奧迪。”我的第一反應是驚訝,但馬上就認為這很正常,他的東西好吃,生意自然紅火。
在回來的路上我想:其實做市場很簡單,只要把該做的做好,顧客自然買帳。這里的定位顯然不是為了進行一些商務社交活動,而是很簡單的就是為了滿足食客的味覺。因此雖然不像那些高檔酒樓般奢華,但他依然拉住了食客的心,讓人家開近一個小時的車來這里吃飯。讓食客吃好,要做好的就應該是菜品本身。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神在裝修和服務上,只要每一道菜都變成了作品,哪怕一碟蛋炒飯都讓人吃得“黯然銷魂”,顧客自然登門。
但如果這家飯店不首先在飯菜口味上下功夫,反倒是在裝修和服務上動腦筋,燈光設計得既熱烈卻又有些昏暗。包廂里有油畫幕墻,還放著高雅音樂,沙發是進口真皮的,都是不好意思叫“家具”得叫“家私”的那種。整體設計請的知名設計大師,人家隨便在任何地方擺個物件,咱這老百姓就得琢磨半天。就餐時旁邊要安排兩位漂亮MM隨時拿個酒瓶子擱那倒酒。這些都沒有錯,甚至在某些時候是針對特定人群所必須的。但必須要明確的一點,裝修和服務,不過是酒店的附加價值點,真正決定酒店生意如何的還得是飯菜的口味。如果飯菜做普普通通,那么即便再豪華的裝修和再細致的服務,也不會吸引食客光臨,畢竟客人到酒店吃飯首先是為吃,而不是為了看。
其實任何成功的營銷都有兩個關鍵:抓住核心以及做好核心。這個核心其實正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行業中大家競爭的本質,是誰都無法脫離的“紅海”。酒店比拼的首先是飯菜的口味,其次才是裝修和服務;移動通信服務首先比拼的是通話質量,其次才是內容增值服務;酒首先比拼的是口感,其次才是保健等輔助功能。脫離了這些首要比拼的“紅海”,尋找所謂的“藍海”,個人認為是一種本末倒置,脫離了“產品銷售是滿足客戶基本需要”的營銷本質。當然,如果在滿足了基本需要之后,能讓客戶更加的滿意,則當另論。
營銷的本質是以某種有形或無形的產品為依托,并借助傳播手段,將產品概念或消費理念向消費者推廣,從而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與認同,并最終影響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一種手段。而這個依托就是核心,可見所謂核心并不是在營銷環節才產生、發現和完成。而是在營銷之前的功能設計、產品制造等環節,營銷只是通過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告之市場:我們把該做的都已經做好了。正所謂大道無術,一個能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企業是不需要“迷人眼”的噱頭的。越是顧左右而言其他的人,往往就是回避真正問題的人,因為他無法滿足別人的根本需求。
營銷其實并不復雜,只要用心的把該做得做好,然后通過一些渠道讓消費者知道你得很好,并且能讓消費者真實體驗到你做得確實很好,你就沒理由不打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