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提出:“全面落實投資體制改革決定,……健全政府投資監(jiān)管制度:建立政府投資和國有企業(yè)投資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從根本上改變投資決策失誤而無人負責的狀況”。政府投資項目效益審計作為政府投資監(jiān)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政府投資資金有效、正常、合規(guī)使用的最有效的監(jiān)督方式,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筆者以為政府投資項目效益審計實務工作可以分五步進行。第一步:從項目立項的合理、合規(guī)、合法性入手,審計發(fā)改委、國土等部門,檢查建設單位建設方案、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土地使用資料以及相關的調查、審批資料。第二步:抓項目管理制度,審計建設單位項目管理制度,整個項目是否建立了一套嚴格管理制度,包括項目工程管理和項目資金管理,執(zhí)行情況如何,審計項目運作程序的合規(guī)性和公開透明度,是否實行了公開的招、投標,防止建筑腐敗。在投資決策形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是否建立長期的決策責任制,是否使參與投資決策的每個主體都能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避免玩忽職守和決策失誤造成建設資金損失浪費。第三步:以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以財政資金的流向為主線開展審計。首先,審計財政部門撥付資金是否按規(guī)定及時、足額撥付資金,保證工程建設的資金需要。其次,審計項目建設單位財務會計資料,是否設置了專賬,開設了專戶,建設單位是否按合同條款支付工程進度款,項目資金是否全部用于項目工程建設,有無挪有用項目資金的情況。建設單位是否有肢解發(fā)包工程現象。再次,延伸施工單位及材料采購、供應部門進行審計調查,查明施工單位及材料采購、供應部門是否按規(guī)定簽訂了購銷合同,是否按規(guī)定提交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材料的質量、價格是否符合要求。第四步:項目的決算。審計項目工程預算、決算及其相關資料,按照施工圖紙和實際驗收的工程量進行核對,工程量的計算是否準確,增加的工程量是否有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定額的套用是否合理、準確;工程結算書中的取費標準是否與施工合同規(guī)定的一致、是否與施工單位資質級別相符:材料的價格、用量是否合理。有無隨意改變建設內容、擴大建設規(guī)模、提高建設標準概算外投資,隱蔽工程是否真實,有無弄虛作假、虛列建設成本問題。第五步:評估效益。對建設項目建成后運營期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進行檢查、分析、評估,重點對工程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檢查、分析、核實、評估,促進提高管理水平。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或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成本效益分析、對社會經濟實際影響、項目可持續(xù)性等方面子以客觀評價。實現從政府投資審計到投資效益審計的轉變,提高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
(作者單位:南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