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的會計工作肩負著財務管理、會計管理和監督管理的多重職能。近年來,一些農村信用社會計部門出現了違法違規問題,有的甚至造成資金損失,給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活動抹上了一層陰影,農村信用社的會計管理狀況已越來越不適應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強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既是履行會計職能和保障業務發展正常有序進行的重要措施,也是防范經營風險、促進農村信用社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職能,對各項業務規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強農村信用社會計管理,不僅是強化內控建設、改善經營、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有效防范和保證農村信用社資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當前農村信用社會計管理現狀
1、會計管理理念出現偏差,對會計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會計職能未得到均衡發揮。目前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重財務管理輕會計管理、重成本核算輕質量管理、重經營效益輕會計監督的現象普遍存在。部分農村信用社重經營輕管理,對業務發展關注的多,對會計基礎工作重視的少,對經營效益關注的多,對制度落實重視的少,沒有真正樹立起制度先行、內控優先的思想。會計的管理職能、監督職能弱化。
2、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規范化管理程度不高。在當前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中,會計僅行使了基本的核算職能,對會計管理、監督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記賬、算賬和報賬”的水平,忽視了會計監督的真正職能,甚至以為會計監督的職能就是“內控健全、賬平表對”;人員素質不很高,大多數屬于“記賬型”人才,真正從事過管理工作的“管理型”人才卻很少,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工作缺乏系統性建設,會計核算質量、內部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3、會計基本制度、內控制度執行流于形式,會計風險未得到有效防范。農村信用社確實制訂有一系列的會計基本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以規范會計工作,防范會計風險。但目前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現象在基礎農村信用社中依然普遍存在,員工風險防范意識淡薄,會計風險頻發。分析近年來發生的會計案件及財務會計檢查暴露出問題的成因,絕大多數是由于會計基本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4、會計管理手段單一,監督制約乏力。現階段農村信用社的會計管理、監督工作一般由營業單位的內勤主任或會計主管承擔,受日常事務性工作的影響,會計管理和監督的力度及方式已不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同時,又因會計監督檢查人員配備不足,會計檢查輔導和事后監督未得到有效開展或流于形式,檢查監督的效果及頻率缺乏保證。再加上對檢查稽核發現的問題處理不及時、處罰力度不夠,內部稽核的監督約束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5、法律意識淡漠。部分農村信用社在執行會計法規方面存在偏差,一方面對執行金融會計法規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另一方面,在日常會計工作管理與操作方面,只滿足于每日賬平表平,對核算事項的合法性、合規性不加考慮,缺乏風險防范意識,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導致犯罪分子有空可鉆。
6、會計隊伍老化,知識結構已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會計工作的需要。近幾年,受農村信用社人員編制影響及經營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會計隊伍未得到有效的補充和更新;另一方面,年輕的優秀會計人員先后被充實到其他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工作,會計隊伍呈現出日益老化的趨勢。
7、崗位培訓機制未能有效建立。會計發展到今天,新準則、新業務、新知識層出不窮。可是,受師資等條件的限制,農村信用社的會計培訓工作一直未得到有效開展。同時,由于激勵機制缺位,會計人員學習會計新業務、新知識的自覺性不夠,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更新已不適應業務發展及管理的需要。
8、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農村信用社現行激勵約束機制大多側重于對業務發展、資產管理的關注,對會計工作、會計人員激勵約束乏力,加之基層農村信用社會計人員配備普遍不足,承擔的業務量、責任與報酬明顯不對稱,致使部分會計人員心理失衡,責任意識、風險意識不強,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加強農村信用社會計管理,防范會計風險的對策
加強會計管理和監督、防范會計風險是當前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的當務之急。在繼續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如何有效落實會計基本制度和內控制度、加強會計管理、防范會計風險就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的重心。為此,農村信用社必須把會計管理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來抓。要以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為基點,嚴格工作程序,嚴格業務流程,嚴格組織紀律,加強會計核算管理,構筑防范會計風險防線,有效減少差錯率,防止各類案件的發生。
1、樹立正確的會計管理理念,全面發揮會計職能。農村信用社要樹立正確的會計管理理念,應堅持以業務為中心,以會計管理為保證,一手抓業務開拓,一手抓會計管理監督,真正做到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會計監督并重,全面發揮會計職能。農村信用社領導層首先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將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當作大事來抓,逐步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監督控制機制。
2、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推行規范化管理。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是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核算質量的有效手段。農村信用社要嚴格按照會計操作規程規范操作,逐步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會計核算質量;要認真查改當前制度執行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方案全面整改;要經常性地開展對會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結合案例教育,培養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敬業愛崗意識和風險意識,提高會計人員制度執行和風險防范的自覺性。
3、嚴格執行管理監督制度。要制定崗位責任制,農村信用社首先應根據相關業務之間相互制約的規定,嚴格崗位分工,因事設崗,因崗定人,建立和完善各個崗位的操作規程,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在會計結算業務和出納業務中,實行證、章、壓(押)三分管,電子聯行業務經辦、復核、授權三分開,相互監督,確保信用社資金安全。其次是從嚴密制度入手,查找會計部門的風險點,并制定切實有效防范案件的措施,強化崗位監督機制建設,對會計崗位人員進行定期不定期輪崗或分工調整。再次是加強賬務管理工作,嚴格按有關規定和支付結算辦法要求加強對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過渡性科目的核算管理,切實防范結算風險。最后是建立現場授權制度,加強現場監管。
4、加強會計負責人的管理。為了提高全體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農村信用社必須制定一套對會計負責人的提撥、管理、使用、監督方面的辦法。一是在負責人的選撥任用上,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把崗位輪換、請假提前請示并辦理交接手續等工作制度化、具體化,通過崗位輪換、定期考核等措施,加強對分社負責人的監督制約,消除風險隱患。二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兩手都要硬”。農村信用社要堅持不懈地開展黨性黨風教育、法紀條規教育、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三是進行有效的行為排查工作。通過有效的管理、監督、教育,真正把分社負責人隊伍管住管好,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5、完善監督檢查制度。農村信用社要開展系統的全方位的監督檢查,重在防范,把安全防范的“關口”往前移。一是要合理調配、充實會計管理人員,配備專職會計檢查輔導員,充分發揮會計檢查輔導的規范、監督和約束作用。二是組織檢查人員開展全面檢查活動,要以縣聯社為單位組織開展會計檢查輔導工作,實行會計檢查輔導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檢查輔導員等人員的職能優勢,同時加強協作形成綜合優勢進行檢查監督,對各種違章行為起到震懾作用。三是做到既講求量,又講求質。既要按檢查內容進行檢查,如庫存現金、憑證;又要檢查本質上的東西,如操作程序、技防設施、應急預案的操作熟練程度等。查出問題簽發整改通知書,整改通知書及整改報告由分管紀檢監察的縣聯社副主任存檔備查,對以后再次查出類似問題將加倍處罰,建立完善的整改意見和追蹤檢查制度。四是要實行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一般輔導與重點幫教相結合,加大檢查輔導力度,確保會計檢查輔導質量,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檢查人員必須告訴經辦人員正確的做法和應注意的問題,做到不得犯同樣錯誤。
6、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環境。農村信用社有必要加強對金融法律、會計法規的學習宣傳工作并使之制度化,讓全社員工都充分認識到會計監督在業務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和支持會計檢查人員依法行使監督職責,為有效進行會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7、制訂和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農村信用社要將制度落實情況與會計人員的報酬掛鉤,對發生的違章違紀行為要一查到底,分清責任,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從嚴處理以杜絕隱患,并對存在的問題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在加大處罰力度的同時,也必須建立激勵機制。對那些遵章守紀,防范風險意識強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獎勵鼓勵員工同違法違規違章行為作斗爭。
8、加強從業人員的學習培訓,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針對目前會計隊伍總體素質不高的現象,農村信用社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對會計人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逐步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要制定相關鼓勵會計人員自學成才的激勵機制,大力提倡會計人員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會計專業學歷繼續教育;要逐步將懂業務、會核算、善管理的會計骨干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中;要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打造一支技術過硬、業務精良的會計隊伍。
(作者單位:南豐縣農村信用聯社東坪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