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業內,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第三公司早已聲名遠揚,其良好的管理模式、過硬的作風成為一些建筑公司學習的楷模。這樣一家有著特殊經歷的建筑企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黨委書記戴玉春自然功不可沒。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戴玉春竟還是國家特級書法家,身兼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物學會理事數職。

從士兵到大型企業黨委書記
1953年戴玉春出生于湖南省隆回縣,高中畢業后,和當時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一樣,進入了軍營當起了兵,開始人生的拼搏歷程。憑借良好的書法功底,他在部隊里很快展露頭角,擔任文書,經常出板報、墻報,辦櫥窗等等。為了將工作做好,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經常還一個人在琢磨,如何讓版面更整潔,如何將字寫得更好等,盡管很累,但他樂在其中。
他的工作很快得到了領導的肯定,被選送去南京一軍事院校學習,系統性的學習軍事理論和文化知識,彌補自身的不足。當他再次回到了部隊,此時的他更加自信,憑借良好的技術才能迅速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從連隊指導員、組織股長、營教導員到政治處主任,他一步一個腳印。
改革開放以后,在百萬大裁軍中,作為總公司主力軍之一的三公司,響應軍委號召,脫下軍裝,踏進真正主宰自己命運的建筑市場,此后戴玉春擔任書記兼項目經理、黨務工作處長、工會主席、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到現在的黨委書記,同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為了系統的學習工商管理方面的課程,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學完了工商管理專業
研究生課程,獲得了碩士學位,隨后又攻讀了美國劍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不一樣的管理
學以致用,深厚而系統的工商管理理論如何落地,對于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多年的戴玉春來說并不難,他和他的領導班子很快找到了適合公司發展的管理之道。
部隊轉過來的干部有很多優點,就是服從管理,作風過硬,但也有一些缺點,文化水平偏低。再加上,隸屬于部隊時,不愁沒有業務做,轉變后,完全走向市場,靠自已去做市場,頓時很多干部職工茫然不知所措,整天無所事事,受此影響,戴玉喜所在的三公司2000年時瀕臨倒閉。
在此情況下,2000年下半年,三公司領導班子果斷出擊,進行改革。戴玉春介紹,三公司以“創造價值分享企業價值”作為其企業文化,他用辯證的關系解釋道,只有創造了價值,給企業帶來了利益,企業發展了,才談得上分享企業價值;反過來,企業發展了,作為員工自然能分享其價值。
果然,記者無論是在三公司的辦公室,還是項目處,見到的職工都是在有條不紊的忙碌中,正因為在此有力的管理下,三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業內享譽度極高,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慕名前來洽談合作。他們依靠保證工程質量、誠實守信、開拓市場的管理理念,先后中標承建、天橋劇場、大運村公寓、中關村第三極文化中心等部隊中的一些重大工程和外埠工程建設。其中2002年,天橋劇場、大運村公寓工程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在近十年間,三公司憑借自身的實力獲得了幾十項工程獎,顯示了搶灘品牌市場的雄厚實力。
一如既往的書法情結
幾十年來,他仔細地研究古今字帖,從中汲取營養,并把師法自然,師法古人,學習今人融為一體,從中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先后研習過楷書、行書、魏碑、仿宋體等多種書體,也練習過硬筆,并獲得過硬筆書法全國一等獎,最后轉為專攻毛筆隸書。
套用一句名言,那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刻苦努力,獲得的成績自然也不菲。
2001年1月,在企業剛經歷過生死劫的時候,他的書法生涯也引來了高峰,在這個月里,他的一幅應征作品被國際上的十多個國家組成的書畫家組織聯合評選,最后評為“20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國際金獎”。在這個時候,獲得這么個世界性的而且是最高的榮譽,這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他認為這是對他的書法藝術成就的一個最高的嘉獎。
除此之外,他的書法作品還先后榮獲“世紀精英·中國書畫大賽書法金獎”,“中國歷代書法名家名作金獎”,“書法世界級金獎”,“中國書法名家作品2005金秋國際展金獎”等。作品及簡歷被收入《人民日報(海外版)》和《中國文化報》等中央級主流媒體,人民網、北京電視臺等對其做過廣泛而深入的報道。他個人也因此被授予“中國當代百名杰出書法家”,“中美百杰藝術家”,“第二屆中國百名時代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
編輯:舒歌E-mail:cqshuge@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