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一詞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認識某種事物或者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從事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因此,我們可以將這種“傾向性”看作是人從事某項活動的基本動力,決定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認知對象的選擇趨向。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當我們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即使廢寢忘食也會樂此不疲。表現在創業上,當創業者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或項目時,比做自己不喜歡的行業或項目成功的機率要高得多。
在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里,以法人為主體的投資行為通常會選擇利潤率最高的行業,似乎可以脫離興趣的范疇。所以,我們所說的創業,只能以自然人為代表。而這,正是本刊大多數讀者所處的現實情況,那么本文中的成功例證,完全可以作為您小本創業投資的參考和借鑒。

023POP 手繪多彩人生
1999年夏天,四川達州小伙周鵬程(以下簡稱小周)帶著對藝術的追求來到重慶,投身一所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在此之前,他有過多年的書法功底,做一名書法家是他最大的愿望。
恰好,同他一起學習有兩個從外地回來的同學,會寫POP海報。第一次看到那些充滿個性的字體、夸張的圖案和豐富的色彩,隨意得像是能表達自己的心情。一看到這種表現形式,小周就喜歡上了,暗暗在心里盤算。POP橫平豎直的寫法跟書法相比,似乎更簡單,學習起來應該更容易。而跟嚴肅、正統的書法相比,POP美術字更時尚前衛,更能彰顯個性,更能轉化為現實的商業價值。他當即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轉向POP的練習。
但那時的重慶,POP行業才處于萌芽階段,很多專業的工具都沒有,甚至要買一支好點的Marker筆,也要走很多地方。但他還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難,用自己的方式練習字體,后來熟練后逐漸加入了插圖。
2000年暑假,經過一年的學習,小周想看下自己掌握的POP技能到底如何,便想到去找個暑期工做做。他毛遂自薦地跑到新世紀商場,人家一看小伙子挺機靈,寫的POP也確實讓他們覺得新鮮,當即就將他留了下來。雖然每月只有450元工資,對于學生小周來說,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事實上現在看來當時的手法稚嫩得很,也缺乏表現力,在整體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也算是可以了。”回想當時的情形,小周覺得好笑。
既能學習,又有工資拿,小周干脆退了學,一門心思研習起POP來。一年后,小周辭了新世紀的工作,他想涉足更多的行業,積累更多的生活經歷。于是,他到一家酒吧去寫POP。比起商場來,酒吧需要更新奇的創意,更夸張的手法,小周的生活充滿了挑戰。
此后的幾年,小周在不同行業之間跳來跳去,很多時候,他在離職時都會被老板挽留,POP手繪作為冷門行業,有巨大的市場空缺,常常是花錢也請不到人。生性善良的小周不可能撂下挑子就走,允諾等單位重新找到人后再離開,而那邊又答應了人家,他只得一家又一家的兼職著,最多時,他同時為七家單位工作。錢是掙了不少,但也實在是累得夠嗆。
在他實在累不動的時候,他就想,要是有個人能幫我一下多好啊。但他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重慶市場上對手繪POP人才的稀缺處于極度焦渴的狀態。突然,他腦子里靈光一閃,那我為什么不來做手繪POP人才的培訓工作呢。
回想一下自己學習手繪POP的過程,學起來似乎也不難;自己六七年手繪POP的工作經歷,在重慶手繪POP業界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能代表重慶手繪POP的頂級水平,如果能教會更多的人進入手繪POP行業,一定能帶動整個重慶手繪POP行業的發展。而此前,也有零星的喜歡POP手繪海報的朋友跟他學習過,出師后也能很快地找到繪制POP的工作,且待遇也都比他們原來做的工作要好。這說明自己具備培訓手繪POP學員的能力,也能讓學員通過學習手繪POP改變自己的人生。
2006年9月1日,精心策劃的重慶023POP美工營開張了。沒多久,就有很多原來對這一行感興趣苦于學習無門的學員找上門來。最令小周感動的是一個重百商場的營業員,如果不是沒有辦法,有哪個20多歲的小姑娘會到豬肉柜臺操刀賣肉,所以她一直都想著學習一技之長,找一個更好點的工作。后來,這個姑娘學成后從豬肉柜臺調到了宣傳組,工資收入也翻了一番。小周說起這個的時候,把自己都感動了,他也從中體會到了一個授人以業的師者的價值,遠遠勝過一個純粹的POP廣告的繪制人員。他更相信,自己的路子選對了。
在重慶鵝嶺鉑金時代大廈POP大本營里,記者看到了充滿創意的023POP美工營的大本營,學員們正在練習基本功。鮮艷的色彩,活潑的造型,一絲不茍的學員,象極了幼兒園里的場景。從成立到現在,美工營已經培訓了近200名學員,他們來自重慶和四川省內各地,他們之中有藝術設計師、文學青年、教師、編輯記者、IT工作者、婚禮策劃師、攝影師、私營業主,打工仔……但無論他們是何種身份,都是帶著對手繪POP的興趣來學習的。很多有志于這個職業的學員基本都能很順利地過度到美工職位,很多學員也通過做兼職,不斷的完成自己的財富積累過程。
因為團結了一大批手繪POP人才,很多以前不敢接的大業務現在也可以放心地接了。前不久,一個新開商場2000張手繪POP海報的大業務落到小周手里,他召集在重慶所有的學員,三天之內保質保量地繪制完成。漸漸地,這一幫人形成了以小周為核心的重慶最大的手繪POP海報創作中心。
一個集POP手繪海報人才培訓、創意設計、創作繪制的產業鏈正在小周的規劃和努力下,逐步形成。這個由他的興趣引發的創業活動才剛剛開始,永遠也不會結束。
關于手繪POP
POP起源于美國,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縮寫,本意是“賣點廣告”。傳統的作用是用夸張的文字來吸引顧客。現在廣泛的運用于廣告、招貼、插畫等領域。在城市中,POP出現最多的地點是:商場、酒店,休閑娛樂中心、連鎖店、個體店等時尚的商業場所。
一方印章刻出一片天地
正像陳晉生自己說的一樣,他開篆刻店,最初完全是出于興趣。
大概還在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吧,有一次他跟著頗愛書法的父親去參觀一個書畫展,當時書畫展上展出了不少西泠印社社員的篆刻作品,看著一枚枚奇妙的大紅篆刻作品,陳晉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纏著父親,一個一個地辨認著印章上的篆體字,覺得那里面真是奧妙無窮,太有趣了。
父親見他對篆刻有興趣,便替他買了本篆體字字譜。從那以后,只要一空下來,陳晉生就捧著那本字譜研究起來,他還把報紙雜志上看到的篆刻作品都剪下來,貼在一個本子上,時不時地翻開來看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僅僅過了幾個月,他就能辨識大部分的篆體字了。
上了初中后,陳晉生欣喜地發現,學校里竟有個篆刻興趣班,教大家篆刻的是一位退休的語文老師,他還是西泠印社的社員,有著頗深的篆刻造詣呢!陳晉生拿著自己刻在橡皮上的“作品”跑去報名,老師看了頓時笑了。這時陳晉生才知道,篆刻是應該刻在石頭上的。
從此,他在老師的指導下苦練篆刻技藝。手指上不知留下了多少道被刻刀劃破的口子,虎口也漸漸磨起了一層老繭,陳晉生的篆刻技術漸漸日臻成熟了。
高二那年,陳晉生就在一家報紙上發表了篆刻作品,讓他那位酷愛書法的父親著實驕傲了一番。
高考的時候,因為沒有篆刻專業,陳晉生就選擇了新聞攝影專業,那時,愛好廣泛的他對攝影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畢業之后,陳晉生先后在幾家報社擔任攝影記者,但是他的最愛仍然是篆刻。他幾乎把全部的業余時間都傾注在了那方小小的印章之上,樂此不疲地遨游在篆刻的海洋之中,他的許多優秀作品被眾多報紙刊登發表。
漸漸地,陳晉生的篆刻名聲傳開了,很多朋友都來找他刻章,一些朋友還主動給他不菲的報酬,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何不自己開一家專門經營和研究中國傳統篆刻藝術的印章社呢?說干就干,2003年10月,他以妻子的名義注冊開辦了“碧雨軒”印章社。本來他只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開辦這家印章社的,沒想到生意竟一年比一年好。經過三年的運作,他的碧雨軒已經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業務量幾乎是每月在遞增。
2006年7月,陳晉生和原單位的合同期滿,雖然報社負責人極力挽留他,可他還是選擇了自己鐘愛的篆刻事業。一年下來,他的營業額比上年翻了兩番,如今他每天至少要篆刻五方以上印章,即便如此,顧客還常常得等上四五天。
“你可別小看了這小小的篆刻印章,這里面不僅蘊含了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而且還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盈利空間呢!”說到自己的篆刻店,陳晉生充滿了自豪。
據他介紹,中國的印章藝術已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一門融匯了文字、書法、繪畫、雕刻、工藝等多個領域的獨特藝術,因而深受國人的喜愛。在許多地方都有一種習俗,就是請名家或巧匠把自己的名字鐫刻在一枚質地優良的印石上藏于家中,據說能使萬事順利、家運隆盛,故民間有“開運印鑒”或“吉相印章”之說。而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與中國古老文化藝術沾邊的東西都開始重新受到追捧,篆刻也開始顯示出其廣闊的市場潛力。

同時,篆刻的獲利空間更是不可小覷。一方面,篆刻不同于普通的印章,它是一門藝術,因此,鐫刻一方“吉相印”要比一般印章價錢貴得多。而且,作為“吉相印”的篆刻印章尺寸規定男女有別,印材的使用還得按年齡配置,不可隨意挑揀,這就勢必為經營者帶來更加豐厚的利潤。
另外,作為一門獨特的手藝,篆刻不是人人都會的,這就決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從業門檻,同行業間的競爭相對不會太激烈。
當然,要開好一家篆刻店,還有其他許多個人方面因素。陳晉生認為,最基本的就是興趣。他頗有感觸地說:“只要對篆刻這門藝術抱有濃厚的興趣,你就會去鉆研,你的篆刻技藝和印石鑒賞能力便能隨之提高。而過硬的技藝,是開好篆刻店的關鍵。”■
編輯:舒歌
E-mail:cqshuge@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