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么不連鎖?”超市、餐館、酒店、商場……規模經濟帶來的普遍表現之一就是連鎖概念的不斷出現。現在如果有什么小病小痛,不用再體驗大醫院的忙碌、排隊,體檢、牙科、眼科……連鎖醫療機構就醫環境與服務理念的改變,讓普通民眾體會到貼心與自在。
連鎖醫療,正在悄無聲息地進入日常民眾的生活領域。其實,在連鎖概念的背后,連鎖醫療的內在變化更多。
醫改失敗、專業細分帶來巨大商機
前不久,衛生部更公開表示醫療改革“基本不成功”。的確,醫療改革至今難以讓各方滿意,而人們的健康醫療消費需求卻在不斷增加。“中國醫療行業就是因為像現在這么爛,才有機會。”愛康網CEO張黎剛一語道破天機。
“沒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近年來,連鎖醫療的火熱增長態勢正是印證了這句話。多年前,在大連建立涵蓋十幾個行業的佳美國際集團的劉佳,怎么也不會想到如今讓他揚名、成功的,卻是當年他并不十分看重的口腔行業。
深挖精通領域而成就的一家獨大,在中國連鎖醫療發展進程中表現得頗為明顯。專業細分為其創立人帶來更多拓展機會。
目前,國內最大的連鎖體檢機構,是韓小紅于2002年創立的慈銘體檢(原名慈濟體檢)。其主要通過擁有的實體化體檢設備對顧客進行一站式健康體檢服務。其競爭對手有北京美兆健康體檢中心,以及其它一些規模較小的體檢機構。
愛康網、國康網亦有預約體檢的業務部分,雖然這些公司并不具備進行健康體檢的實體設備,但這些健康網站往往與一些大型醫院、醫生專家建立合作關系,注冊會員可以通過預約服務,實現合理規劃就醫,并享受優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及健康保障計劃、健康保險等服務。
口腔連鎖機構則以佳美口腔、永康口腔、瑞爾齒科互為競爭。眼科連鎖機構中有中國愛爾眼科醫療連鎖機構、奧理德(中國)醫療投資集團。醫療美容連鎖機構更是數不勝數,但目前并未呈現出幾家獨大的局面。
目前,慈銘體檢共有22家體檢機構,從2004年3月第三家分店開張,不到3年慈銘就將店鋪增加到19家。2000年,佳美口腔的創始人劉佳只身來到北京,2年之內,他在北京開出10家分店。目前,佳美在北京已經擁有23個診所,全國的數字則是40個。
2006年6月,佳美口腔的創始人劉佳接受采訪時說:“今年計劃新增60家,全國100家。上半年已經新增10家,下半年的速度將加快,30%的分店將通過并購的方式進行。”
商業模式復制加速
采用連鎖的商業模式發展口腔醫療業務,是佳美的必然選擇。1995年劉佳開始研究麥當勞、肯德基的商業模式,因為牙科門診也存在就近醫療的消費屬性。特許加盟作為全新的商業經營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劉佳有過試驗,但認為絕對不符合佳美口腔的擴張法則。
2002年,佳美進軍天津市場,曾采用加盟方式。但加盟店為了節約成本,根本不使用佳美統一采購的材料。半年后劉佳出資購買該加盟店全部股權,50多萬元學費讓劉佳買了個教訓。因此,劉佳的信條之一就是“絕不加盟”。
依靠自身積累向前滾動發展的中國醫療連鎖機構難免步履艱難。這正是連鎖經營最大的風險,一損俱損。
于是,近幾年來越來越被中國商人所接受的風險資本則扮演了“資本為你插上騰飛的翅膀”的角色。慈銘體檢的創辦者韓小紅對此深有體會。
2004年,鼎暉向北京慈銘體檢機構投資3500萬元,占40%的股份。2006年1月底,又向上海慈銘醫院管理公司追加投資,并以此資金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大規模收購。融資前只有4家分院的慈銘,有了雄厚的資本,于是加快了在全國擴張分院的速度。
截止2006年底,慈銘體檢在全國擁有直投店13家,管理輸出模式店9家。但這種用管理輸出的模式幫助別人開設體檢中心來完成自己夢想的方式,在韓小紅看來還是不及直投方式來得穩妥。今年慈銘以每個月新開一家分店的速度在全國鋪設網點。“但我們基本上采取直接投資的方式,因為我的人員隊伍和模式已經成熟。制約我們擴張的原因不在內部,只要外部條件允許,我們步伐將會更快”,韓小紅說。
除依靠自身開拓市場外,愛康網通過合資、收購、加盟等形式在全國迅速擴張網絡。目前,已經在國內14個城市落地的愛康網,正是希望通過打造一種“醫療服務 + 互聯網”的構想,從而在資源事例上獲得收益。
鼎暉投資的創始人吳尚志表示,中國醫療市場潛力巨大,體檢行業將從團體消費向高層次或多元化的個人市場轉換。的確,雖然高端消費需求在數量級上比不上中低端消費,但他們消費能力高,更注重個人健康狀況。這一市場有非常大的挖掘潛力。
至于專業化與多元化的話題,從多元化走出來的劉佳肯定有話語權:“什么是做大,就是,你專注一個行業,把它做成全省、全國甚至全球老大。” ■
編輯:李延
E-mail:yan1751896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