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易手換主是常事,畢竟這是個容易上手的行業,而且利潤比較大,后來者大有人在。接手一家生意不佳的餐廳,與“從無到有”的投資相比,既經濟實惠,又可吸取前人失敗的教訓。但從經營角度看,要面對重新招攬舊店失去的顧客的問題,新店在感召力上會有一定難度,那就是這些顧客的心中存有原先舊店的陰影,表現在對口味、服務的品質均較挑剔。所以做評估時,如果缺乏正確的思考,只聽一些不負責任的人推波助瀾,那么,迅速采取的任何行動都會顯得倉促和盲目。

錢投出去容易得很,所以小心謹慎、做好各項評估才是關鍵。例如:硬件上的規劃如何、廚房的作業流程是否流暢、整體色調的搭配,燈光、音響、冷氣的配置是否合理?經營管理方面是否樣樣能達到“合理化”的要求?要是合理化已被員工們所熟悉,那么餐廳就不必花高薪請經理人才或顧問人員了,因為那是長期經驗的積累,是一種屬于較高層的資產。
經營者在購買轉手餐廳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并應盡量了解對方的情況。在轉讓購買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的幾個方面:
1、了解原來業主的出售原因
要盡量做到對業主深入了解,不但可以直接向業主進行詢問,還可以從側旁打聽,而且往往后者可以得到更確切的信息。例如可以在購買前以食客的身份到餐廳進行實地考察,重點對其服務質量進行觀察。并可借機會向在餐廳就餐的其他客人打聽該餐廳的服務態度、經營狀況、經營食品的風味和特色。此外還可以向餐廳的員工打聽業主的管理能力、對員工的可親度,了解一些營業額、賬務信息等等。
此外,還必須留意各項注意事項,以避免日后的麻煩。如是否因該店的股東不和,而要將店易手;該地點是否不適宜開辦餐廳,或是否交通不便:是不是該地點或該樓宇不合規格,而被有關部門劃為永不發牌的可能,比如無廁所設備、無安全通道、缺乏衛生及防火設施、不合環境保護規定等;是否因治安問題(治安不穩或被某種勢力或某種特殊人物所控制)而無法翻身。
2、談價格
在與餐廳的賣方進行價格談判時,賣方一般都會依據原始的投資金額和投入的精力對餐廳的價值進行估算。而且由于賣方此時往往希望連本帶利都收回,所以剛開始時報價一般都偏高,有一定的降價余地。而此時作為買方的經營者可以指出,原始的投資金額可能會對售價有一定影響,但二者之間根本沒有直接聯系,餐廳的價值主要由其效益潛力決定,即看該餐廳的地理位置是否優越,是否有口皆碑,是否有一定數量的常客。買方還可以以承擔經營風險、花費時間精力、影響資金周轉及將來利潤的不可預見性等來壓低價格,盡量減少自己的投資額。
3、擬定協議書
在價格方面與賣方達成一致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坐下來進行談判。當雙方經過談判后都能滿足自己的利益時,便可以擬定協議書了。協議書不僅要說明買賣雙方的義務和責任,還應規定違約行為的處理方法,標準的協議書還應規定雙方的爭議應由仲裁機構解決。
4、協議應包括的內容
受法律保護的協議應包括以下的內容:
(1)物業描述。首先要列出物業的詳細地址,描述要盡量準確,不能使用含糊不清的文字。
(2)購價。應列出雙方商定的價格,并分門別類地列出各種物品的價格。協議書應規定:如果發生意外損失或餐廳的實際情況與雙方簽約時有差異,就應調整最終售價。保證金的預付,可表明買方購買的誠意。如果買方不履行協議規定,賣方有權將保證金作為損失賠償:要是賣方出示的收支賬目不屬實,買方可拒付保證金。
(3)其他條款。協議書中的其他條款應詳細說明賣方向買方轉讓財產必須提供餐廳的所有權證明、營業執照及其他相關證照;移交保養完好的設備;買方有權檢查建筑物,對違反建筑法規的,買方有權讓賣方改造或補償;買方有權了解賣方在經營活動中的一切債務是否還清,以免轉讓后被迫替賣方還債;買方還應詳細了解餐廳的保險范圍,判斷餐廳的保險是否充分,對未投保的財產及保費要明了,以便研究壓低餐廳的最終售價。
為了餐廳的長遠利益,還可在協議中規定一條“非競爭條款”,即賣方不可在同一區域內購建同類餐廳,從事相同的經營活動與買方直接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