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出心裁烤蝦球
駱青峰今年剛29歲,聊起烤蝦球,他說純屬偶然。
1992年,駱青峰父母下崗后,在武漢市武昌區洪駱村開了一家“阿婆”燒烤店,勉強維持生計。在武漢讀書的駱青峰下課后,就過來幫忙打理生意,經常忙到晚上12點。
一次,一個開餐館的親戚,將沒用完的蝦球(小龍蝦的尾部)送給駱青峰。為了不浪費,駱青峰將蝦球一個個清洗干凈,然后用鋼簽子穿起來,一邊放在火上烤一邊刷上油和作料,烤蝦一會兒就香氣撲鼻。一位經常光臨他們燒烤店的老顧客要了一串來嘗嘗,沒想到第二天那個顧客竟然帶來了一幫人來吃蝦球,“好吃,真好吃!”顧客紛紛稱奇道。當時烤蝦球在武漢乃至全國的燒烤業中都是新名詞,駱青峰感到烤蝦球可以成為大生意。
八年烤蝦無店名
駱青峰一改以往采購肉類等原材料,專門采購新鮮的蝦子,他還非常注重產品的宣傳,制作了一個精美的燈箱廣告牌,上面寫著“燒烤蝦球”的廣告語,還富有誘惑力地打上一句“1元5角錢一串”,真正開始了經營烤蝦球,那時每天可以賣出上千串蝦球。2000年夏天,駱青峰將辛辛苦苦積攢的近百萬元積蓄全部拿了出來,兼并了周圍四個小店,把烤蝦球的生意進一步做大。
燒烤店規模擴大后,他的烤蝦球生意形成一種規模效應。以前一晚上賣出1000多串烤蝦球,現在能賣出3000多串。駱青峰的烤蝦店很快成了武昌區洪珞村的招牌,經常有漢口、漢陽的市民慕名前來,不知道店名不要緊,只要跟出租車司機說,到武昌區洪珞村的蝦球店,沒有不知道的。
駱青峰在武漢掀起了吃烤蝦球的熱潮,但當時駱青峰的蝦球店連個名字都沒有,駱青峰說在工商局登記的名稱是“洪珞村燒烤”,事實上知道這個名字的客人非常少,他們沒有在店外掛招牌,主要怕生意太好,有人跟風,掛起他們的店名搶生意,砸了自己的招牌。
燒烤生意主要是在晚上,有時要到深更半夜,再加上食客的喧鬧聲,附近居民的埋怨日益多起來。2003年5月,居民的投訴帶來了衛生監督所、環保部門和城管部門,他們給駱青峰下了停業整頓的通知。拿著這一紙“判決書”,駱青峰猶如從高空跌到地上。“當時,生意好得不得了,下雨天都有許多人撐著傘在外面排隊等,往往一天下來,地面的蝦殼堆得有二尺高?!?/p>
一天烤出三萬元
燒烤店雖然拆除了,可駱青峰對“烤蝦”癡心不改。2003年,經過多方考察,駱青峰選擇了人流量很大的武昌武珞路的一個擁有460多平方米的店面。這次駱青峰更加冷靜地思考以前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首先投入資金裝修店面,提升就餐環境,其次為了防止噪音擾民,他果斷地在營業時間上進行改進。以前都是下午才開始營業,現在改為中午就開始營業,到晚上12點以后就不再營業,而晚上12點到凌晨3點是武漢市民宵夜的黃金時間。
通過以上的種種努力和改進,借著過去幾年積累的良好口碑和人氣,“峰峰燒烤店,烤蝦美味又衛生!”在江城迅速傳開,前來吃烤蝦的人絡繹不絕,蝦球店留住了老顧客也迎來了新的消費人群,生意如日中天。這一回,蝦球店也有了一個既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峰峰蝦球”。
搬到新店不到一個月,駱青峰就賣出了50萬元的營業額。駱青峰的烤蝦生意越做越紅火,生意好時一天能用五六十盒蝦子,每盒蝦子大約六七公斤,如果換成活的小龍蝦,用量就是2500公斤-3000公斤。2004年夏天,峰峰蝦球每天可以賣上3萬元?!吧飧叻宓臅r候,燒烤店的爐子三四個小時都停不下來。5個烤箱不停地開烤,三四個小時就可以烤出三四千串,但有時還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p>
品牌之路走多遠
火爆的業績和江城彌漫的烤蝦球風提醒了駱青峰,要趕快注冊自己的商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權益,為今后更好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于是駱青峰為烤蝦店申請了“峰峰”商標,今年已拿到了注冊商標,這也意味著峰峰蝦球店邁開了品牌經營的步伐。 小小蝦球風靡江城,很多外地投資商找到駱青峰,商談加盟事宜。2004年5月,駱青峰成立了“峰峰蝦球酒店管理公司”,專門辦理各地商家的加盟。但在選擇加盟商上,駱青峰很慎重,目前他們主要考慮蝦球貨源比較充足的地區,如江蘇、湖南、安徽等地,因為駱青峰有自己的顧慮和想法。他說加盟的瓶頸在于蝦的貨源問題,國內的蝦仁出口這幾年非常多,使得烤蝦的貨源不是特別充足,成本高了,價格自然也就高了。另外,蝦球的季節性雖說不太大,但是冬天的蝦子確實要少很多。
“現在,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加盟上,相信貨源問題會慢慢解決,目前來看,加盟商的反映還不錯?!?/p>
談起成功經驗,這個靦腆的蝦球王有點不好意思,“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吃苦,烤蝦球時,我每晚烤到凌晨4、5點鐘,早上9點起床后,又在高溫蒸烤的廚房里一干就是12個小時,真的是苦出來的。還有一點,就是我是第一個烤蝦球的人,敢想敢做還要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