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儒雅、睿智、果敢、堅毅、干練,這些氣質體現在一個人身上,必將成就人生理想。紀燕萍正是集上面這些特質于一身的人。極具個人魅力的她,獨闖天下,在京城這個藏龍臥虎的地方,發揮其所長。以教育和培訓為先導,為千百萬CEO量身打造了一項“鍍金”工程,讓成功者更上一層樓。在幫助中國的企業家茁壯成長的同時,她也成就了自己的財富夢想。”
新年伊始,記者約訪了北京賽昂教育集團董事長、中國CEO俱樂部常務副會長、北京安徽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中國CEO網CEO——紀燕萍女士。
水鄉里流淌的文學夢
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第一商城紐約豪園的北京賽昂教育集團總部紀燕萍的辦公室,這位不佩帶任何金銀飾物,美麗端莊、才華橫溢、笑聲朗朗的成功者,身著雪白的毛衣,拔掉電話線,以專心致志和非常樂觀的姿態向記者袒露了她創業的艱辛歷程。
紀燕萍出生在一個很普通但充滿愛的家庭里,父母非常恩愛,相敬如賓。當時父親是縣委宣傳部干事,母親是長途客車站工人。母親勤勞善良,寬以待人,對她寵愛有加;但父親對子女卻是極其嚴厲的,他教導子女將來不要指望他會給他們創造什么優厚的條件,未來的路要由自己去走。紀燕萍懂事之后便知道不可能依靠父母,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才能走向成功。為此,她非常感謝父親。這樣的教育方式,使她堅強而執著,并讓她自己的潛能盡早地調動起來,為她日后成就一番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她也完全傳承了母親的博愛和父親對文學的愛好及非常健談的優良基因。
少年時代,她在縣委大院自封“連長”,率領20多名“童子軍”玩耍。每天清晨她都要用口哨集合他們,做環城晨跑,堅持了很長時間,這時她便體現出了領導天賦,這段經歷也成為她少年玩伴的笑談。同時她還極其喜歡體操,從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二年級,一共練了5年,幾乎達到了專業水準,除了轉體1080、轉體360度高難度的空翻、空轉動作以外,手著地的前后空翻可以連續做20幾個,所以至今她還具有極好的身材。而這種強健的體魄,為她日后的高強度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南水鄉給她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她在那里有過初戀,這位初戀的情人就是她相濡以沫的丈夫:她在那里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
揮之不去的文學理想,使她在年輕時便有了一些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見諸地方報刊。2003年“非典”時期,紀燕萍又復蘇了她的文學夢想,雖然她已經遠離文學有十年之久,但文學仍然是她內心深處很敏感很溫馨的情節,她有一種沖動,是對自己這些年經歷的梳理。因此,她開始長篇小說《天國之戀》的創作。“非典”結束,她不得不忙于商務活動,寫了半卷的《天國之戀》只能靜躺在書屜中。
喜歡文學的人大多都很浪漫。懷抱著文學夢想的紀燕萍,于1993年10月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很吃驚的決定,她向工作單位請病假來到海南打工。紀燕萍本來想成為一位著名的作家,但為了這份理想而尋求經濟鋪墊時,卻不經意間成為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家。
幸福取決于自己
談及此事,紀燕萍說這與自己不甘平庸、不安分的性格有關。她不想在一個地方終老一生,那樣的人生不夠豐富多彩,個人的生命品質不夠高。盡管如此,她離家時還是大哭了一場,因為她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如何。
改革的大潮席卷海南那片熱土,當時很多有志青年都前往那里淘金。紀燕萍一到海南島,立刻喜歡上了那里。熱帶風光旖旎,景色迷人,眾多充滿豪情壯志的人們在那里叱詫風云。雖然當時她的內心還有些忐忑不安,還有些對前程未卜的恐懼,但是,她還是留了下來。
初到海口,在“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口號的誘導下,紀燕萍來到一家廣告公司打工。開會時,公司老總說,我們的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每個人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辛勤汗水來養活自己。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這樣冷冰冰的話語,但她認為這種方式把自己的內在能量激發出來了。她每時每刻都在工作,其辛苦難以言狀,很少有睡眠時間,走路都能睡著。最初,每月的工資只有600元錢,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很快做了公關部經理,工資增加到900元。當時只要有3元錢的快餐,她就絕對不會吃5元錢的,只是為了省錢。
兩個月后,她在海南打工的事被單位發現,不得不回家鄉的單位上班。單位領導讓她寫檢討,一個多月時間寫了四次檢討,領導認為寫的還是不夠深刻,她第五次交出的卻是一份辭職報告。從此,紀燕萍從一個國家公務員變成了沒有固定工作和穩定收入的打工者。談及此事,紀燕萍說這是“背水一戰”、“置死地而后生”。
紀燕萍第二次踏上海南時,她等待改變自己的機會在向她招手!
當時國家體委的兩名官員被派到海口,他們在這里住了兩個月,要辦一個“94海口國際女排四強爭霸賽”,但是兩個月都沒有找到一家贊助商。眼看著古巴、美國、日本和我國的排球運動員就要到來,兩名國家體委的官員火燒眉毛、急不可耐,而50萬元的贊助費還是水中月影。
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因為這在當時的海南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大事。但成功者往往是在逆境中奮爭機會。當紀燕萍得到這個消息,她從朋友那里借來一份“奧美”廣告公司的營業執照,而在此前,她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奧美”這樣的一家廣告公司;她用“若虛”的筆名印了頭銜為總經理的名片。她提出了150萬元的策劃方案和為贊助商擴大廣告宣傳權益的創意,然后自告奮勇找到“女排賽”籌備辦的領導,見面張口便說:“這事包在我身上,我找150萬元贊助款沒問題。”籌備辦的領導一聽,這好啊!正愁得沒法交差呢,立刻表示同意。
一周之內,按照紀燕萍的要求,籌備辦便給她辦好了安徽省總代理的授權委托書,并答應資金籌到后將給她30%的傭金——即45萬元的提成。紀燕萍也真敢攬事,本來50萬元的贊助費,她一下子提高到了150萬。她想借此機會,給贊助商更高的回報,即通過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轉播這次賽事,并在海口上空用熱氣球廣告飛行三天、在海口街道上以橫幅廣告等方式,大力宣傳贊助企業。可是在經濟出現大蕭條的海南,她一個弱小女子,如何找來這150萬元的贊助呢?
膽識是成功的助推器,眼光是成功的發動機。紀燕萍分析了一下形勢,既然海口的經濟已經這么簫條了,為什么要死盯著海口而不把眼光轉回內地呢?內地有那么龐大的廣闊地域,那么多的城市,那么多的企業。
可是,紀燕萍除了海南,幾乎沒有去過任何地方,更不認識內地的企業老板。她之所以要求簽訂安徽省總代理的授權,僅僅基于對家鄉的了解和美好的憧憬而已。于是她想到了安徽蚌埠卷煙廠,她通過114查號臺,找到門衛的電話。她對門衛說,有一件關乎該廠未來發展的重大事項需要和廠長溝通,門衛不敢怠慢,把廠長的手機號碼告訴了紀燕萍。可一連兩天,廠長都拒絕了她,不是不理她就是關機。
紀燕萍沒有氣餒,周五、周六、周日這三天,她接連不斷地給這位廠長打電話。周日這次,紀燕萍給他打手機,他沒有關機,但是他也沒有說一句話。紀燕萍有時間說話了,她發揮自己厚實的文學功底和能言善辯的天賦。她知道他在那邊聽著,她就很有激情的去鼓動他贊助這場賽事,告訴他花150萬的贊助資金,就可以獲得國際國內的影響;用150萬的資金就可以讓黃山煙品牌一舉占領整個海南島的市場,而這種宣傳效力用平常的方法至少要用去800萬元。她跟他講了很多,最后他就說了一句話,好,就這么辦。紀燕萍當時腦子里面一片空白,但是她有隱隱約約的一種感覺,要成功了!
耐心、韌勁,三天的拒絕,三天的電話,三天的溝通,誰也沒有想到,紀燕萍真的成功了。
由于種種原因,她沒有得到應得的45萬元的傭金,她只賺得了8萬元錢,這是她掘取的自己發展的第一桶金。她用這8萬元錢注冊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取名“云中君”。此后5年里,“云中君”雖然歷盡波折,但卻一天天地壯大。由于承辦“94海口國際女排四強爭霸賽”成功,“云中君”廣告公司的形象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同體育賽事一同被轉播,一夜之間在海南家喻戶曉,她和她公司的名聲大振,迅速成為當時海口第二大廣告公司。她因此在海南購買了住房和汽車,年紀輕輕便進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說聲放棄不容易
可是,就在公司業務逐漸走向正軌的時候,命運卻跟紀燕萍開了個大大的玩笑。為了孩子,她只能放棄給了她浪漫夢想的海口,離開留有她創業足跡的沙灘。公司留給了弟弟,而她來到了北京。人生就是這樣,有時放棄是必須的,因為你別無選擇。
1997年的一天,紀燕萍突然接到丈夫從老家打來的電話。他說孩子嚴重貧血,讓她馬上回去。當她匆匆趕到合肥見到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呼吸已經很困難了。
1997年11月27日,紀燕萍夫妻倆帶兒子飛到北京,找到一家大醫院,給孩子辦理了住院手續,孩子被確診得了白血病。
那段時間的生活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就是圍著孩子轉,怎么樣能救他,就想什么辦法。然而,死亡的陰影隨時都籠罩在紀燕萍夫婦倆的心中,他們不敢想像未來,甚至孩子輕微的一點感冒,也讓他們恐懼萬分。
“當時只要能救孩子我們什么方法都要用的。北京最冷的天氣,我們3點鐘就起床了,外面的冷空氣可以說是冰激入骨,我們抱著孩子,抱著一線希望,去了法圓寺。我們帶著孩子跟著80多個大法師一起,浩浩蕩蕩的在大殿里面唱頌一些經文,一邊唱頌一邊匍匐,跪叩祈禱,我們轉了無數圈,跪口口了無數圈,感覺是一種精神的安慰、心靈的安慰。更希望佛祖顯靈保住我們可憐的孩子!”
此時的紀燕萍恨不得拿自己的生命換來孩子的健康,丈夫群龍也辭掉了家鄉銀行信用卡部主任的工作,到北京一心一意照看孩子,他們在北京一呆就是3個月。可是3個月過后,紀燕萍坐不住了,她必須返回海口,因為在那里,她苦心經營的廣告公司群龍無首,急需她親自打理。
1998年初開始,紀燕萍開始在海口與北京之間來回飛。在以后的一年多時間里,紀燕萍就是以這種方式在兩地間不停地飛來飛去。 一邊是海南,一邊是北京,一邊是事業,一邊是孩子。二者只能選其一,選誰呢?孩子的生命最重要,肯定要首選孩子。可是,事業就能這么輕易放棄嗎?當時紀燕萍的“云中君”廣告公司在海口可是數一數二的,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業績,紀燕萍費盡心機。
1999年3月,在北京乍暖還寒的季節里,紀燕萍下定了最后的決心,離開了承載她無數夢想的海南,毅然來到北京。在繁華喧囂的北京,紀燕萍夫妻在琉璃廠的一個小胡同里向朋友借住了間10平方米的小屋,承受著天氣寒冷和兒子病痛所帶來的雙重煎熬。
她不敢預料前面的路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也不敢預料孩子的病還需要多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撐。治療白血病需要昂貴的醫療費。這些年在海南打拼雖然掙了一些錢,但是,這些錢不知道能否維持孩子長期治病的醫療費,她必須盡快掙錢。
她又開始了打工生活,在京城一家集團公司給董事長做助理,此間,她有意識地鍛煉自己,以便盡快適應北京的快節奏的生活。同時,為提高自己的綜合管理能力,在來京的一個月后,紀燕萍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EMBA核心課程班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
紀燕萍是一個創業型的人,她有這方面的天賦,有這方面的激情,而且是一個很能夠挑戰市場,并能從市場創造價值的人。為了在北京找到市場感覺,建材市場、商場等一切有商業機會的地方,都咸了紀燕萍進行市場調研的去處。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后,紀燕萍結束了在京城的為期4個月的打工生涯,1999年7月15日,她在北京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北京賽昂咨詢公司,現更名為北京賽昂教育集團。
再次啟航的夢想
當時紀燕萍所在的EMBA班有60多名同學,大部分是大中企業的管理者,雖然學費是3萬元,還有人報不上名,這是一個市場的信號。
當初在海南,紀燕萍憑借敏銳的嗅覺掘得了第一桶金。這時候的紀燕萍,又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她感到了命運的又一次垂青,這讓她幾乎暫時忘掉了了3年來一直籠罩在她心頭的焦慮和不安,一種生來就有的創業沖動再次被點燃了。于是,她說干就干,找來兩位臺灣的專家合伙加入,成立了北京賽昂咨詢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是針對中外企業開辦實用管理公開課程和企業管理顧問咨詢。
公司一開業,紀燕萍租了一輛“桑塔納”跑業務。一周之內,紀燕萍就說動了一家酒店,同意他們到酒店開展管理顧問業務。與酒店談了大概有五、六次,紀燕萍帶領專家不停的去做演講,介紹自己的管理思路,講怎么樣幫他們做整體的改造。酒店很認可專家提供的專業知識。
初戰告捷,紀燕萍的心里自然非常高興。但是,接下來事態的發展,卻讓她感到非常失望。
一開始是30萬的標底,到最后縮小到3萬,當要簽協議的時候,酒店說沒有錢,結果空歡喜一場。就在紀燕萍為酒店老板的善變苦惱的時候,又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10天后,兩個合作伙伴不見了,一下子失蹤了,他們連一句招呼都不打,也沒打來一個電話。3天里,紀燕萍把自己關在創業時的40平方米木板閣樓上,跟那些桌椅板凳很困惑地待在一起,她極度沮喪,欲哭無淚。第3天的時候,她接到一個電話,他們告訴她非常抱歉,不能跟她一起創業了,因為他們遇到一個巨大的商機。她不會開車,小小的團隊也散了,她退掉租來的“桑塔納”轎車。
公司開業不到20天,紀燕萍成了光桿司令。
那天,紀燕萍沒有擠公共汽車,也沒有坐地鐵,她打了一輛車,感覺精疲力竭,心力交瘁,沒有一點力氣,坐上這個出租車一路掉眼淚,因為有出租司機在旁邊,她也不好盡情地釋放,而且北京的司機都是侃爺,不停的在那邊侃,就是想交流,想說一些話題,她一直忍著,越想越傷心,到了她辦公的泰德商務花園后,紀燕萍一下出租車就放聲大哭。不過,哭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對她來說,放棄事業,就等于放棄孩子的生命!
一切又重新開始了,紀燕萍找到了她北大的老師,老師給她推薦了兩個博士生。1999年9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才交流培訓中心主辦,賽昂公司承辦的“中國首屆企業內部產權改造高層研討會”大獲成功。當時國內著名企業的管理者幾乎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紀燕萍認為這是很好的一個項目,一個業務發展模式。成功以后她非常開心,從那個40平方米的小閣樓,搬到對面80多平方米大的套間去了。可是,很快他們又發現,事情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樂觀。他們接連辦了三個會議論壇,這三次,他們卻賠了個精光。
山窮水盡疑無路。紀燕萍只好搬回當初40平方米的小房子。從小房子搬到大房子,再從大房子搬回小房子,剛好三個月。想當初,紀燕萍在海南,三個電話,敲開了事業的大門。如今,這三個月時間,對她又意味著什么呢?
高端教育的領舞者
成功者最可貴的是具有越挫越勇的毅力,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怨天尤人。
1999年11月,經過縝密思考后,紀燕萍做出了一個將影響她一生的重大決定。就在這時,一位叫田夫的老革命在她最困難的時期給予了無私的幫助,為她與相關教育機構建立了關系,使她在后來的事業上能夠順利地向前跨越。
紀燕萍與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培訓中心合作,開始從事高端教育這項高雅的事業。經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系統的學習,她開闊了視野;通過與同班那些優秀的企業家的交往,她學到很多新的理念。這些使她受益匪淺。
她認為,企業家素質提高了,國家的經濟才能強盛,我們在國際上才能有競爭力。從宏觀上來講,國家的強盛要靠經濟:從微觀上講,經濟是企業家帶領團隊創造的。企業家素質的提高,對國家和整個民族都具有極重要的價值。這也是她熱衷高端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們與海內外名校深度合作,產業分工,優勢互補。大學院校提供教師和教育平臺,賽昂進行市場運作。他們為大學提供課程研發建議、教務管理、課程設計和招生統籌,贏利模式為學費分成。這種教育模式打破了國籍和學院疆界,是對教育資源的整合和補充。賽昂建立了“全球師資調配中心”數據庫,擁有世界各地優秀的導師:同時,他們還聘請實戰派企業家、管理顧問做教學指導,這些人實戰經驗豐富,打破學院派的純理論的局限性,使管理學的教育更加生動活潑,更加具有實效。
目前的賽昂以北京為中心,連接上海、杭州、蘇州、廣州、合肥、河北、山西等地區,建立起了互聯連鎖教育模式。同時創建了“中國CEO網(www.chinaceo.gov.cn)”、“中國學習中心網(WWW.studycenter.cn)”、“印度留學網(WWW.yinduliuxue.cn”,創造了線上線下結合的連鎖經營模式,實現了網絡強大的招生信息發布功能,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無疆界的招生信息發布和在線教學方式。其線上會員已達3萬多人,線下學員1萬多人,真正實現了“高端受眾,跨媒體平臺”的綜合經營模式。被譽為“中國高端教育領域旗艦”、“中國十大文化企業品牌”、“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民辦教育機構”。
同時,賽昂教育集團還創造性地與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合作,共同創辦了中國CEO俱樂部,吸納了3000多名CEO學員成為俱樂部會員,先后舉辦了中國CEO廣州行——長三角CEO與珠三角CEO財富對話:中國CEO溫州行;中國CEO孔子故里行——海派管理與儒家文化論壇。中國CEO俱樂部還帶領CEO訪問考察了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企業和經濟,為中國CEO拓寬國際視野,適應全球一體化競爭創造了良好的機會。2006年1月中國CEO俱樂部還在上海音樂斤舉辦了千名CEO慈善音樂晚會,為貧困大學生捐款100余萬元。中國CEO俱樂部每年都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或金茂凱悅大廈舉辦一年一度的CEO春節晚會。中國CEO俱樂部業已成為中國華東乃至全國(包括部分港、澳、臺)優秀企業家學習、交流的平臺,其所聚集的大量高端人脈和財富,越來越受到海外以及中國各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真誠邀請。
2007年中國CEO俱樂部將把網絡延伸到華北、華中、華南地區,讓全國的企業家分享中國CEO俱樂部浩蕩的高端人脈資源。
目前,賽昂已與美、英、法、德、印度等國共20余家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和代理招生合作。賽昂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全球視野首席執行官培養項目”于2006年10月1日啟程赴美國實施;另外賽昂與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安娜大學、韋洛爾科技大學合作的第一批軟件留學生已于2006年12月1日啟程赴印度學習,紀燕萍親自陪同這批學生前往印度的世界著名軟件基地——班加羅爾。
賽昂聯手北京航空航天出國留學服務機構創辦的印度留學網填補了印度留學業務的空白,在國內繼歐美留學熱之后掀起了一股印度留學熱潮。印度的軟件產業全球領先,他們的軟件產業可在全世界范圍內承接軟件外包業務。軟件專業人才畢業后都被國際大公司聘用高薪就業,由于有英語語言優勢還可以在世界范圍內選擇個人發展機會。我們要想在軟件產業趕超印度,必須大批量的派留學生去印度學習,畢業生畢業后獲得英文、軟件專業雙重技能回國發展,即可改變我國軟件產業相對落后于印度的局面。
印度名校留學由于免托福、免雅思,無須經濟擔保,只須提供3萬元存款證明和高中畢業及大學畢業公正或專科在讀證明,即可赴印度名校進行高中升本科、專接本升碩、本升碩留學。學費一年僅須2500-3000美金,是赴歐美留學費用的1門0甚至幾十分之一。目前選擇印度留學的學生主要報讀IT、金融、電子商務、傳媒、新聞、教育學等專業,MBA亦可報讀。
由于紀燕萍非凡的業績,2003年8月她被評為中國百名杰出女企業家。
為了辦好高端教育,紀燕萍從來沒有放松對自己知識更新的要求,盡管她于1999年就參加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辦的EMBA(高級工商管理核心課程)學習,2004年她還是投入23.8萬元報讀了上海交通大學的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項目),并以優異的成績圓滿完成學業,通過論文答辯,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的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紀燕萍說,創業者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富于冒險的精神,要有學習能力,用系統知識做指導,用知識武裝頭腦,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很多人不是不能成功,而是遇到困難時退卻,所以看不到未來。
紀燕萍有一句名言: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這是她成就一番大事業的真實寫照,也將給創業者最好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