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順利地到一家他夢寐以求的快速消費品公司上班了,他慶幸自己終于擺脫了那個私人老板的壓榨。他想現在可以和那些工廠的業務人員一樣揚眉吐氣一番了。然而沒多久,他感覺一切并不如想像中那樣美好,很多自認為美好的想法都無法實現。比如,他想在H市的10個社區做一輪品牌推廣活動,以提高并不高的品牌知名度,可是上司一看預算就立馬否決了,預算中僅場地費一項就要9000元,對于一個實力并不強大的公司,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啊。但是陳兵并沒有放棄,他想盡快做出點成績,使自己在這個公司得以立足和發展,最起碼要得到上司的賞識。
機會出現了
一天他在中洋連鎖總部跟采購談促銷計劃,在談的過程中策劃部的人員走過來問采購:“你聯系得怎樣啦?就10家客戶還沒弄好啊,真是的!”
“哪能那么快啊?你昨天跟我講的,我還沒來得及談呢。”
“快點啊!老板很急的,我要在這個周末定稿并在周日印刷好DM單。”
“好好,明天中午前搞定。”
陳兵想著肯定是賣場計劃著怎么從供應商那里要錢的事,千萬不要找我啊!
真是“怕什么有什么”,采購忽然轉向他:“有好事啊,阿兵,本來想找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但那個業務員拽得很,剛好時間比較緊,我找你算了。”
“什么好事啊?”阿兵怯怯地問。
“看把你嚇的,我們想大力發展門店數,盡快在市區提高我們的知名度,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準備組織10家大品牌做走進社區的便民活動,同時有醫生為60歲以上的老人義診,歷時大概一個月時間,選擇了有代表性的10個社區,每個社區做3天時間,你們只需提供促銷品和促銷人員,再加1000元的贊助費,我們可以在我們印刷的DM中上你們公司的LOGO,并且有地方電視臺現場采訪,也許你們也可以露露臉。”
陳兵想:“真是好事啊!”也不管上司是否會批準就直接答復:“可以,我來這家公司不久,但你看得起我,就這樣定了,你也少打一個電話。”
事情很快定了
陳兵請示了上司,意料之中,獲得通過。他立即成立了一個由3個導購員和1個經銷商業務員組成的小組,開始了這次促銷活動。結果效果出奇的好,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咨詢和購買,比自己一家組織的效果要好多了。記得以前在經銷商那里做業務員時,也在社區做過類似的活動,但現場總是冷冷清清,沒有幾個人愿意買甚至問,但人們喜歡從眾,這次就全然不同,晚上收攤時還有人在問,并且在晚上的電視新聞中,鏡頭也閃過了自己的身影和品牌的形象。陳兵心里有那么幾分得意。原本僅場地費就需要9000元的活動,現在只花了1000元的贊助費,就有如此多的收獲。
啟示:第一次被砸,第二次要主動找。在市場中,難免有一些偶然因素,給我們帶來“天助我也”的感覺。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有了守株待兔的僥幸,要總結“餡餅”掉下來的原因和及時抓住“餡餅”的成功經驗,努力去尋找第二塊、第三塊以至更多的“餡餅”。案例中的陳兵,通過這次事件學會了有意識地挖掘與促銷相對接的信息。后來,他又成功利用當地報紙在春節期間關注農民工回家的話題,出1萬元做了一次回家的征文活動,報紙為他所在的企業做了24期的報花和12期的軟文宣傳,使他所在公司的品牌在當地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一年以后,陳兵代替他的上司開始了新的職業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