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判斷學術期刊版面費收取問題。收取版面費的初衷是彌補辦刊經費的不足,也是我國市場經濟作用的必然產物,有其合理性。但版面費嚴重膨脹,也對我國學術水平提升造成更大壓力。必須分門別類進行規范:國家級“精品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應財政全額經費辦刊,杜絕一切名目收費現象;其他學術期刊可部分財政投資+全國統一收費標準(不能超過100元/A4版)。并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制度:嚴格“精品期刊”、“核心期刊”全額財政投入制度;以法保護作者監督制;弱化學術水平“量化”考量,減少期刊“收費稿”。
關鍵詞:學術期刊;版面費;經濟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2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07)06-0178-03
Discussion on the Publishing Dues in Science Periodicals
LI Gui-li,YANG Ji-tao, LIXia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712100)
Abstract:The charge of publishing dues is analysed from the economic perspective.As the product of marketing economy.publishing dues can compensate the short age of funds of running a periodical.But over charge makes a big stress on the advance of sciences, It has to be regulated.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the national excellent and core periodicals be supported by public finance, while for others, proper financial support should be given and dues should be charged lower than 100 ¥ RMB per A4 page. And the all periodicals must be controlled by law.
Key words:science periodical;publishing dues; thinking from economic perspective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運行和發展,學術期刊版面費便悄然而生,而且越收越高,由此產生的爭議也越來也強烈。目前,學術界人士認為: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交納文章版面費或者發表費是“學術不端行為”之一,是把學術領向歧途的風向標,等等,批評言詞之激烈,可謂觸目驚心。然而,大多數期刊界人士卻不如此看待。因此,有必要從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實際出發,理性地對此問題進行經濟學思考。
一、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主義市場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必然產物
(一)學術期刊收到版面費的初衷是彌補辦刊經費不足
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在國家財力困難時期,全國上下緊縮銀根,國家向科技領域大幅度削減投資,斷糧斷奶,科技部門給學術期刊的經費也隨之逐年下減,可學術期刊的成本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大幅度提升,為了彌補辦刊經費的不足,本著讀者、作者和期刊社共同辦刊的原則,學術期刊開始酌收部分版面費用于維持學術期刊的生存與發展。因為,學術期刊不同于大眾期刊,缺乏廣泛的讀者,以發行費和廣告費養刊不可能抵擋成本的提升。因此,收取版面費的初衷也得到了國家有關科技管理部門的默認:學術期刊版面費的初衷是彌補辦刊經費不足。
(二)學術期刊版面費的收取已經進入不成熟的完全市場化狀態
進入21世紀以來,學術期刊版面費收取進入完全市場化狀態。一是99%的學術期刊都收版面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念指導下,人們的價值觀也悄然變化,同樣都屬學術期刊,辦刊經費再如何富裕也要收取版面費,以擴充期刊社經濟收入,提高辦刊人員福利待遇。二是期刊社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20世紀80年代,標準16K,五號宋體,一般版心,近2 000字一個版,一般版面費收取為50元/版左右,一篇文章一般5000字左右,版面費也不過200元左右。然而,目前同樣的版面,平均版面費收取標準200元/版,一篇文章將收取600元以上。三是各種“加快費”、“審稿費”、“修改費”等不同名目的費用,使版面費更加膨脹。在版面確定以后,如果作者為了提升職稱或獲取學位需要加急刊登自己的文章,期刊社在利益的驅使下加收“加快費”,該費一般因作者而異,也因期刊社人員“價值觀”而異,一般“加快費”在版面費基礎上翻番。四是“名刊費”悄然而生。有些“核心期刊”以其自身的獨特“地位”,版面費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設“名刊費”。
(三)學術期刊社(編輯部)運營模式企業化加速了版面費的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學術期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本屬于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運營模式,學術期刊社(編輯部)具有雙重身份:既可享受事業單位財政拔款辦刊的優越重要條件,辦刊人員工資和部分辦刊經費由財政負擔;期刊社(編輯部)又可以企業的身份以各種名目收取高額版面費,提高辦刊人員和主辦單位部分人員的福利待遇。因此,運營模式的企業化勢必促使學術期刊社(編輯部)無論辦刊經費多與少,都會以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為原則。
(四)經濟全球化使我國學術期刊版面費收取日益國際化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西方文化與期刊的經營理念流入中國,強勢地洗禮著期刊界人士的辦刊思想,學術期刊從各個角度與國際接軌。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已成國際慣例,比如美國的學術期刊就收取版面費。但是,美國的學術期刊在收取版面費以后,都會在期刊出版時附帶有版面費使用的明細表,讓作者知道版面費用在了何處。
(五)科研評價體制不健全也是導致版面費膨脹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國的科研、高校、衛生、出版系統晉升職稱都要求在相關核心的刊物上必須發表若干篇論文,科研、出版和高教系統的年度考核及評優均與發表論文緊密相聯。因此,作者向學術期刊支付版面費的深層次原因就很明顯:在于職務職稱晉升的需要和供求關系的不平衡。當前,學術期刊相對不多,發表論文的園地和途徑非常有限。由于學術期刊掌握論文發表的壟斷權,許多人為晉升職稱,只能無奈地向刊物出版部門交納版面費。
二、學術期刊版面費收支模式探討
學術界對于學風浮躁及大部分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等現象的批評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質量是學術期刊的生命,為了提高國內學術期刊的質量,使中國的學術期刊全面與國際接軌,并躋身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行列,作為一個學術期刊應該正視“版面費”的嚴重危害性。與此同時,也應該正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向科技投入不足的現實。本著系統改革我國科技投入制度、強化行業規范的思想,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版面費”收取改革:
(一)國家級“精品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財政全額經費辦刊,杜絕一切名目收費現象
首先,必須規范、強化“精品期刊”、“核心期刊”的遴選原則和程序。
1.遴選原則。(1)國家統一標準評定“精品期刊”、“核心期刊”的原則,杜絕政出多門的混亂局面。(2)科技“核心期刊”實行三年動態管理:三年評定一次,一次評定三年有效。這對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個動態激勵機制。也給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評定辦法的進一步改進留有一定空間。(3)嚴格科技“核心期刊”學科領域總量指標限制:同一學科領域最多一兩種“核心期刊”,寧缺勿濫,使評定出來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該學科領域的風向標作用。(4)確保學術專家對科技“核心期刊”評定的權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門的組織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評定動態專家委員會,某個學科領域的科技期刊的學術水平如何,一定要同學科學術專家說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門獨家評定。每次期刊評定,專家委員會人員應該有所調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門”。以保證科技“核心期刊”的學術質量。[1]
2.遴選程序。(1)自愿申報:由期刊主辦單位直接向當年的“核心期刊”評定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請。(2)資格審查:由“核心期刊”評定辦公室按照遴選原則、范圍和評定指標要求對報送的“核心期刊”評定材料進行嚴格審查,本著寧缺勿濫的責任精神嚴格資格審查。(3)評審:對于資格審查通過的申請材料,交送當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評定動態專家委員會進行集中評審,由申報單位簡介報送材料,然后進行評委質疑答辯,最后,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擇優選出不同學科領域的科技“核心期刊”。(4)公示: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評定辦公室對評審通過的被選“核心期刊”進行為期3個月的公示。公示期內,“核心期刊”評定辦公室對于有異議的材料進行調查、核實,并進行嚴格處理,還公正于民。(5)審定:公示期滿后,根據公示反饋意見,由“核心期刊”評定辦公室對反饋意見進行整理,上報當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評定動態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核,最后研究正式批準當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會公布當年入選的期刊名單。
其次,在統一規范期刊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國家要強化對“精品期刊”、“核心期刊”的財政投資,而且,嚴格主辦單位向期刊的投入制度,讓期刊在寬松的經濟條件下運行,真正使“精品期刊”、“核心期刊”不斷提高質量,為期刊界樹立“行業標兵”,也為科技領域良好的學術氣氛樹立“風向標”。[2]
(二)其他學術期刊——部分財政投資+全國統一收費標準
除“精品期刊”、“核心期刊”外的其他學術期刊,一律按國家統一收費標準收取版面費。根據不完全統計和測算,如果學術期刊由主辦單位擔負辦刊人員工資,再補充的80%的排版、印刷費,其他成本費由收取版面費來支撐,版面費可按100元/A4版統一標準收取,一般可以滿足期刊的正常運營。
三、規范版面費收取的措施建議
(一)嚴格“精品期刊”、“核心期刊”全額財政投入制度
“精品期刊”、“核心期刊”無論是對學術界、期刊界都起一個“風向標”的作用,不能因為經濟利益問題使我國的學術思想和學術行為陷入混亂局面。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范“精品期刊”、“核心期刊”的財政投入:通過國家科技部專款拔款到期刊主辦單位,專款專用,嚴格管理。主辦單位不得限制和截留期刊經費。期刊社(編輯部)強化公益辦款思想,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作者索取任何名目的發表費,一經發現某期刊有違規行為,立即取消“精品期刊”、“核心期刊”資格,追回財政拔款,并處10年不得進入“精品期刊”、“核心期刊”的處罰。
(二)以法保護作者監督制
對于“精品期刊”、“核心期刊”不能以任何名目索取作者任何發表費,其他期刊只能按規定收取100元/A4版,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作者也以法律的形式向有關管理部門反映亂收費現象,管理部門按法行使職權,并有責任保護作者的聲譽。以法律的形式管理期刊,使中國期刊的發展走向良性循環[3]。
(三)弱化學術水平“量化”考量,減少期刊“收費稿”
對學術界以論文、著作數量多少評價人才的做法,5月10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克服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把是否發現新問題、挖掘新材料、獲得新數據,是否提出新觀點、采用新方法、構建新理論,作為衡量科研質量的主要指標,改變簡單以數量多少評價人才、評價業績的做法。建立符合各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推廣同行評價和優秀成果代表作制度。這一學術研究評價機制由“量”到“質”的轉向,將對學術文章收取版面費的現狀產生重要影響。各期刊社(編輯部)應該在《意見》精神指導下,杜絕一切“收費稿”,把沒有學術思想的稿件拒之門外,強化期刊的學術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 公曉紅,馮廣京.我國期刊核心競爭力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82-188.
[2] 蔣菡,尹遵珊.核心期刊定義質疑[J].編輯學報,2002,14(5):387.
[3] 朱曉東,宋培元,曾建勛.我國科技期刊現狀及管理政策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 045-1 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