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生源的總量、性別構成、年齡、畢業學校、推免生錄取等方面分析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86-2006年碩、博士研究生生源情況。結果表明,20年來生源穩定增長;碩士生中女性生源增長較快,生源逐漸年輕化,應屆生生源增幅較大,本校生源仍占很大比例;博士生中女性生源亦有大幅度增長,生源年齡有所增高,考生來源仍以本校為主;推免生錄取人數逐年增加,所占錄取總人數的比例仍然偏低,特別是外校推免生生源嚴重匱乏。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科學規劃發展規模和速度,確保研究生教育規模與培養質量的和諧發展;改革研究生入學考試制度,加大復試權重,注重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生源的選拔,提高生源質量;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校際交流,多渠道吸收外校優秀生源,改善“近親繁殖”現象。
關鍵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生源; 招生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07)06-0190-05
Th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Graduate Students From 1986 to 2006 in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ZHANG Jing,YANG Chun-lei,GUO Chang-rong,SHANG Zhao-kui
(School of Graduat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analysed the student source of graduate students for master’s degree and doctoral degree from 1986 to 2006 in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in several fields,such as the total quantity,the sex constitution,the age,the graduation school,and so on.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for master’s degree for the students,the student source has grown stably in recent twenty years,the feminine source has grown quickly,the students have turned younger gradually,the source of graduates propagation has increased,and the students from the same school still account for a great proportion;while for the studeuts for doctoral degree,the feminine student source has increased greatly,the age of students has increased,the students mainly come from this school.At the same time,the recommended students excused from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increased gradually,and this kind of students from other schools are lacking in recent years.Based on this situation,we propose that we should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and speed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scale an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will develop unitedly.And we should strengthen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the practice ability,strengthen the employment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intercollegiate exchange,absorb the student source from other schools in different ways,and improve the “inbreeding” phenomenon.
Key words: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urce of graduate students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教育結構中最高層次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務是促進研究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研潛質的高水平人才。選拔優秀生源,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關口,也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基礎環節。因此,生源的數量和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關鍵。
本文從生源的總量、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畢業學校、推免生錄取等方面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86-2006年20年間碩、博士研究生生源情況進行分析,以期了解研究生生源情況及變化特點,探尋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學校今后研究生招生發展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提供依據。
一、數據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86-2006年20年間碩、博士研究生錄取的信息資料。原始數據采用Excel數據庫系統錄入,統計分析采用非參數卡方檢驗、F檢驗和方差分析,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檢驗。根據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不同時期,即發展期(1986-1989年)、調整期(1990-1999年)和快速發展期(1999-2006年),將資料分階段進行整理。碩士生即按以上三階段分為三組進行;博士生對1993-1998年和1999-2006年兩階段進行了統計分析;推免生僅對2000-2006年的錄取情況進行了分析。
二、結 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86-2006年共招收碩士研究生7 398名,其中男性4 027 名,女性3 371名,平均年齡23.4歲。博士研究生1993-2006年共招收1 852 名, 其中男性1 151名,女性701名,平均年齡32.1 歲。
(一)各年招生人數情況
碩、博士研究生自1986年以來招生人數穩定增長,特別是1999年之后招生人數激增。碩士生年招收人數1986年至1999年均在150人以內,2000年達到343人,2004 年達到 1 145人,2006年已增長到1 525人。博士生也從1993 年的18人增長到2006年的289人,但博士生年招生數的增長幅度明顯小于碩士生(見圖1)。近些年,我國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研究生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1999年國家實行普通高校擴招后,研究生教育的規模更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年招生人數也在以年均13.59%的速度增長,其中1990-1998年年均增長速度為16.02%,而1999-2006年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5.44%。在研究生招生數量如此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確保研究生生源質量尤為重要。

(二)性別構成情況
碩士生中女性比例明顯增高,并且呈上升趨勢。1986年至1989年男女比例為4.1∶1;1990年到1998年男女比例為1.7∶1;而1999年至2006年男女比例為1.1∶1,其中2005年和2006年女生則多于男生。分階段性別構成的變化經卡方檢驗,X2=139.181,P<0.01,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1)。博士生1993年至1998年男女比例為4.6∶1,1999年至2006年男女比例為1.3∶1,其中2005年女生多于男生。1993-1998年和1999-2004年兩階段性別構成的變化經卡方檢驗,X2=48.990,P<0.01,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2)。
(三)生源年齡狀況
碩士生1990年至1998年平均年齡是25.3歲,而到1999年至2006年下降到24.4歲。分階段方差分析F=4.582,P值<0.05,兩階段生源年齡差異顯著,生源有逐漸年輕化趨勢(見表1)。
博士生1993-1998年平均年齡是26歲,而1999-2006年生源年齡達到29.5歲(F檢驗:F=9.071,P值<0.05,存在顯著性差異),生源年齡有所提高(見表2)。

(四)生源畢業學校情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1988年以來各年本校生在生源中所占比例一直高于50%,1999年至2006年碩士生源中本校生所占比例有下降趨勢。分階段卡方檢驗X2=8.945,P值<0.05,差異顯著(見表1)。而1999年至2006年博士生源中本校生所占比例有所增高。兩階段卡方檢驗X2=5.336,P值<0.05,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2)。博士生總生源中本校生是外校生的近兩倍,考生來源單一。
(五)推免生錄取情況
推免生占碩士錄取總人數的比例仍然偏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0-2006年推免生人數逐漸增加,從2000年的25人增加到2006年的206人,其中2005年達到403人,但是各年度推免生所占錄取總數的比例均不足15% (2005年除外)。接收外校推免生人數2000年至2003年為零,2004年到2006年三年僅7人,所占比例不足2%(見表3),外校推免生生源嚴重匱乏。
三、分析與討論
(一)研究生招生數量高速增長,應科學規劃發展規模和速度,確保研究生教育規模與培養質量的和諧發展
自1999年以來,為了適應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要求和廣大社會公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研究生教育從此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據中國教育在線的數據統計,1999年至200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報考人數與招生規模連續7年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報考人數增加了4.18倍,招生人數增加了4.99倍,這在世界碩士研究生教育史上是十分罕見的。連續7年的擴招使我國在校研究生規模迅速膨脹,2006年全國在校研究生人數已接近100萬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也由1999年的147人激增到2006年的1 525人,年均增長達39.68%。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張,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如招生規模與教育質量提升的矛盾、招生規模與社會需求的矛盾等等。研究生教育培養單位,特別是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應該對這些矛盾和問題進行冷靜思考,并認真探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教育部全面部署2007年全國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關文件中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明確意識到研究生擴招引發的相關問題,改革的思路也逐漸清晰:改變過去一味擴招的做法,開始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作為工作重心。為此,教育部要求各博士生招生單位在200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切實把博士生招生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提高質量上來,穩定招生規模,提高生源質量,創新選拔機制。并且要求各招生單位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改革考試內容,把重點放在對考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科研潛質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把這些作為錄取與否的關鍵性因素。
我們要應該積極應對這一變化發展趨勢,及時對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增長速度進行優化,適度調整招生規模和發展速度。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持續數年的高等教育規模大擴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對高層次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中國的研究生教育發展必然要經歷這樣一個陣痛的量變過程;但是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發展也已經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1],要順利度過這個時期,我校必須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改革,科學規劃發展規模和速度,把招生工作重心轉向吸引優質生源、提高教學及培養質量上來。為此,我校應該進一步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質量;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確立多樣化的培養目標,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深化管理機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通過各種舉措保證研究生教育規模的增長速度與教學資源、師資條件發展速度和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承受程度協調統一,使研究生教育實現穩步、可持續發展。
(二)碩士生生源逐漸年輕化,應屆生源增幅較大,應改革研究生入學考試制度,加大復試權重,注重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生源的選拔,提高生源質量
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生源逐漸年輕化。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考生一般年齡較大,他們多為一些對目前工作環境不滿的年輕人,想通過考研改變現狀。1999 年高校擴招以后,本科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相比較而言,研究生就業形勢相對樂觀,越來越多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迫于就業的壓力和對更理想的工作崗位的向往而選擇直接攻讀研究生。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生源中應屆生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2006年應屆生比例達到總生源的66.5%。應屆生源的逐漸增多,使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注入到科研隊伍中來。毋庸置疑,思維活躍、年富力強的年輕人的加入,有利于科研的創新與發展。然而應屆生源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和實踐磨練,容易滋生惰性。[2]常表現為學習目標不夠清晰,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足,制約學術上的進一步發展;涉世探索不夠積極,看待問題不夠客觀等,這就會影響到生源的總體水平。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應屆生源的數量還會有繼續上升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招生單位要嚴把招生錄取關,改革研究生入學考試制度,注重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生源的選拔,從源頭上提升生源質量。2006年3月,教育部首次出臺的復試工作專項文件中規定,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一般在30%-50%的范圍內;復試工作要在對考生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礎上,突出對專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對有特殊學術專長或具有突出培養潛質者,以及在科研或相關實踐中表現突出者,經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可適當加分,計入復試成績。這個意見著眼于新形勢下研究生招生制度建設,科學地規范了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強化了復試的制度性建設,形成了更加科學的考核體系。
我們要應充分領會文件精神,加強對復試考核方法的理論探討和研究,制定出規范的復試程序和科學合理的復試措施。復試的形式上,應將口試與筆試、實驗或臨床操作結合;復試的內容上,要著力考察考生專業知識基礎及相關知識面的廣度,全面檢驗考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綜合素質的考察,如道德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外語實際運用能力、團隊精神與組織協調能力也是必要的考察內容。[3]各招生院系應結合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復試考題和評判標準,嚴格按照復試程序對考生進行考核,并認真做好復試記錄。這一系列措施可改變復試工作具有很大隨意性的現狀,使復試真正發揮二次篩選的作用。
(三)外校生源和推免生比例偏低,應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校際交流,多渠道吸收外校優秀生源,改善“近親繁殖”現象
近年來由于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與質量的提升不同步,造成優秀生源分布不均衡,出現了優秀生源“孔雀東南飛”的現象。西部高校由于地域劣勢和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導致生源渠道單一、生源質量提高緩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方面的問題也比較突出,生源中西部地區考生占90%以上,本校生源仍高居50%以上,外校推免生所占比例嚴重偏低,2000年至2006年向外校推薦免試生為142人,而接收推免生僅為7人。2006年教育部出臺的研究生免試推薦工作試行辦法中明確規定: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一般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15%左右確定推免生名額;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人數,不得超過本校推免生總數的65%。顯然本校在這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本校生源過多必然會導致“近親繁殖”現象的出現;而推免生的比例特別是外校推免生的比例嚴重偏低,說明我校在爭奪優秀生源的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優秀生源嚴重不足。
來自高水平大學的生源有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該校的整體生源質量。在我國,一般將高水平大學定位于全國56 所設有研究生院的大學。[4]各招生單位對來自這些高校的生源的競爭更為激烈,采取各種措施吸引優秀生源。除了通過大力宣傳,吸引名校的學生報考外,免試生的推薦和接收、考生調劑也是重要的競爭手段。
研究生的招生宣傳是一個廣泛宣傳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和學校綜合實力的過程,學校社會聲譽的提升必然會為研究生招生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是吸引優秀生源的基本保障。我們應創新招生的宣傳方式,加大招生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如利用報刊雜志等媒體以多種形式進行多渠道、高頻率的宣傳,舉辦面向全國的網上咨詢會,建立并不斷完善我校研究生院的網站,全面介紹本校學科設置、導師隊伍等,讓考生對本校的辦學實力、辦學條件、專業特色、招生政策、人才培養、就業情況以及往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加強指導教師在招生宣傳工作中的特殊作用,許多導師與其他院校、科研單位在科研、學術活動中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對協作單位里的生源接觸較多,也更為了解,通過導師的宣傳推薦可以擴大我校的影響,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同時通過各種渠道,使廣大考生、導師、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員之間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力求讓考生對我校有更多的了解。通過積極廣泛的宣傳,提高我校的社會聲譽,以此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
多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實踐經驗證明,接收推薦免試生是最實際的一個吸引優秀生源的做法。推薦免試生既可以吸引優秀生源,又可達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的目的,也是避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近親繁殖”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們要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吸引優秀生源。一方面應該立足本校,加大優異本科生的本碩連讀、優異本科生畢業免試攻讀碩士、優秀碩士生提前攻博的比例,使優秀學生一入學就確定高層次的培養目標,明確初步的奮斗方向,做到高起點、高目標、激發其能量,這樣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本校優秀生源。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加強與高水平大學的校際交流,擴大與高水平大學推薦交流的比例,嚴格控制本校推免生的比例,使更多的優秀生源注入本校科研隊伍。為此學校可以與高水平大學充分接觸交流,按照教育部關于推薦免試生工作的有關規定,在推免工作中商議出一套操作性較強的量化指標,然后在相關學科專業中進行“對口推(薦)接(受)”。在嚴格程序和標準的前提下,相互推薦和接收相當數量的優秀生源。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同時與幾所高水平大學進行較大比例的優秀生源交流工作。這對改善生源素質結構,加強不同高校、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交流學習,提高培養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此外,調劑也是合格的研究生資源合理流動及保證高校研究生生源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5]我校應該高度重視調劑錄取工作,在國家招生計劃的許可范圍之內,廣開渠道,接收優秀調劑生源,這也是提升我校生源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J].現代企業教育,2006(11):63-64.
[2] 于進川,林茂.應屆大學生讀研的惰性問題分析[J].中國研究生,2006(5):50-51.
[3] 曹叔亮.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改革試探[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6):22-24.
[4] 潘娟華,鄭慶嵐,林偉連.研究生教育生源質量提升的四個關鍵環節——基于浙江大學的個案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5(10):71-73.
[5] 李林.不確定性條件下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之探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6):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