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踏進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第四中學校長田濟才辦公室時,他正伏案謀劃四中教改創新的遠景藍圖。在接受采訪時,他那誠實的語言中流露出勤奮踏實的“孺子牛”精神,滿懷自信的神情中顯示出他教改創新初戰告捷的欣慰和獻身教育事業的壯志雄心。

田校長正當盛年,精力充沛,從教22年,贏得了頂頂桂冠,其中4次獲得中國教育學會“園丁獎”和“國家優質課二等獎”、“國家級教研員”、“省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教師”、“教學能手”、“模范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05年,全區公開競選校長,在眾多競聘者中他因出類拔萃榮任四中校長。在擔任校長期間,學校榮獲省“公眾滿意辦學單位”、“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理事單位、省“德育示范學校”、市區“先進集體”、“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四中教改創新之花在均衡的環境中競相開放。走馬上任后,面對288名教職工,4479名中小學生,他深思熟慮,琢磨出一整套振興教育的教改創新方案。
一是取經學習。田校長打破了長期以來閉門造車,固步自封的局面,帶領200余名中小學教師,分期分批走出去向名校學習。到衡水、忻州等學校取經。然后請省市區名師、專家講學示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大大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拓展了思維。在教改討論會上,個個獻計獻策,對他校的經驗,既不生吞活剝,機械照搬,又能揚長避短,借鑒吸收。通過討論制定措施,明確職責,建立機制,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學校的教改方案,這套方案在規范操作、健康運行中不斷修改、充實、完善、提高,取得明顯效果。
二是競聘上崗。田校長倡導的競聘上崗打破了該校一貫的用人機制。在班主任、科任老師的任用上,通過公開報名,上臺演講,當場計分(邀請專家、學生家長等組成評委),確定人選。班主任確定后,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雙向選擇,完成組合,從而實現了師資的最佳搭配。未被組合的待崗教師,由學校統一組織學習,以備下次再聘。通過競爭上崗,大大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形成了激勵上進,鞭策后進的良好氛圍。
三是均衡發展。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擇校熱”、“擇班熱”、“擇師熱”,面對“三擇”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受到沖擊和挫傷。為了扭轉局面,學校營造公平環境,均衡配置資源,師資均衡搭配,學生均衡編班,資源均衡享受、管理均衡體現。通過均衡配置資源,家長、教師、學生三滿意,迸發出親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因而學校在均衡配置資源中發展,在全區享有盛譽,首屈一指。
該校在教改創新中追求個人與學校,共同發展為群體的價值取向;堅持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名師強校的發展戰略;努力構建尊重、賞識、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學模式;積極倡導精講、善誘、激趣、拓思的教育教學方法;全面建設健康、和諧、學習、創新的適宜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校園人文環境。教學上,把課堂的主動權、知識的發現權、學生活動的優先權還給學生;預習糾錯,教學反思,不僅體現在教案上,更主要是體現在常規教學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課內參與為評價指標,把“學”、“教”、“練”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以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情況和活動效果,評價課堂整體效果。
通過以上一系列教改創新,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去年全區四年級兩次統考,該校兩次奪魁,近年升學率名列全區前茅,由此慕名擇校生源源不絕。
踏實工作是田校長成功的起點,教改創新是四中奮進的號角。四中一班人馬在田校長的帶領下,以昂揚的斗志,奮發的勇氣,唱著和諧的曲調,踏著“一二三四五”的節拍(一個中心: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中心;二特:辦規范加特色示范,充分合格加特長人才;三關注:關注教學改革過程,關注方法、關注其中的得失利弊,勤于總結,揚長避短;四重:注重學生興趣培養,注重學生課堂氣氛,注重學習方法指導,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訓。五強:強化以德治校,強化以質立校,強化科研興校、強化依章治校、強化環境育人),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 (責任編輯 趙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