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長治和諧新村交響樂(3)
王樹芳
潞城市翟店鎮:打造特色園區建設新型農村
爭創上黨名鎮
翟店鎮地處潞城西南,與長治郊區相接,2006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6.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68元。為把翟店鎮建設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去年以來鎮政府領導經多方調研,提出了“打造特色園區。建設新型農村,爭創上黨名鎮”的十一五發展思路,力爭用3-5年時間,把翟店建成上黨一流的。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商貿重鎮、生態美鎮”。
2007年以來,翟店鎮緊緊圍繞潞城市委、市政府戰略布置,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優化產業結構為重點,拓寬思路抓調產,千方百計促發展,經過不懈努力,全鎮開發并完善了羌城生態園經濟園區、南舍鑄造基地、潞寶北舍物流園區、翟店建材小區四個工業小區,以此推進翟店鎮乃至潞城市工業新型化進程,目前已有20余家企業入駐四個工業小區,這將為有效地改善了該市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打下了基礎。
在進行新型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翟店鎮重點扶持兩個龍頭項目:(一)天貢農業園區。目前已建成占地300余畝的新型百架日光蔬菜大棚,年產值達到350余萬元。為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成立了“天貢農業合作社”并計劃將建設天貢農業園區。(二)南舍、小天貢大型沼氣建設和北舍村投資200萬元新建秸桿氣化工程,以上三項工程全部建成將解決1000余戶百姓無塵做飯,屆時將真正實現農村現代化。
2006年,翟店鎮賈村迎神賽社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今年該鎮又將依托南、北舍濕地公園和千年牡丹開發發展旅游業。目前南北舍正在規劃種植萬株牡丹村,特別是翟店鎮2007年被國家評為全國“文化名鎮”,今后將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把翟店推向全國。以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到翟店投資發展。
潞城市店上鎮:全面推進科學發展打造焦化
名鎮
店上鎮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整體推進科學發展,2008年鎮兩委將按照十七大報告“五有”的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打造焦化明鎮:
一是要在深入宣傳,在廣泛宣傳上下功夫。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多種形式,讓更多的黨員干部群眾了解和掌握黨的十七大精神。在重視抓好黨委中心組學習這個重點的同時,要組織包片領導、包村干部深入農村、企業、學校。用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面對面,心貼心地進行輔導,把道理說充分,講清楚,回答好干部群眾關心的深層次問題。
二是要關注民生,以發展經濟建設為切入口。店上鎮將繼續強力推進項目建設,轉變發展方式,在工業新型化方面,以發展新的支柱產業為重點,著力壯大煤化工新興產業;在農業產業化方面,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城鎮特色化方面,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三是要在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全鎮廣大黨員干部將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責任意識,扎實解決民生問題,真正形成構建幸福店上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回顧店上鎮2007年整體發展,其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新農村建設強勢推進。在項目建設上,全鎮總投資37.72億元,新建、續建項目27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9個,建成投產項目8個。為了全面改善鎮容村貌,鎮政府出重拳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總投資200余萬元,還籌資為24個行政村配置了衛生清運車。全鎮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為了強化村民素質,創建文明鎮村,今年5月,店上鎮迎來了山西省農村老年體育工作長治現場會的勝利召開。全鎮各村都制訂了相應的村規民約,“十星級”文明戶評比、創建和諧文明村、單位等活動也在全鎮轟轟烈烈深入開展。
甘肅武威市:搭技能培訓平臺力
推新農村建設
武威市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市,農村剩余勞動力多,但農民整體素質不高,技能人才匱乏。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類培訓機構立足市情,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現代新型農民為目標,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承擔了大量農村技能人才培訓工作,對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與城鎮轉移,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一、整合培訓資源,強化基地建設。結合武威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做大做強公辦職業院校的同時,積極動員和鼓勵一大批社會力量投資辦學,通過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扶持壯大了職業培訓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81個,年培訓能力2.5萬人,構建了面向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網絡。
二、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多樣培訓。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著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及創業能力為目標,在培訓目標、專業設置、教學內容上體現了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培訓形式上,采取聯合辦學、委托培訓、訂單培訓、定向培訓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打破統固定模式的限制,形成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技能人才培訓新格局。
三、拓寬培訓專業面,提升技能培訓檔次。根據武威市新農村建設迫切需求,在全市職業培訓機構中有針對性的開設了機械加工、計算機應用、電工電子、數控技術、汽車維修、食品加工、旅游服務、建筑技術、釀造技術、農林草畜等培訓專業,在具體培訓過程中注重學以致用,大幅度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突出培訓特色,打造“武威勞務”品牌。全市的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突出辦學特色。基本實現了勞務輸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由短期季節性向長期穩定性轉變,樹立了“武威勞務”的良好品牌。(程國龍)
湖南雙峰縣:組織新代表學習十七大精神考察十六大成果
近日,湖南省雙峰縣杏子鋪鎮組織新一屆人大代表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并考察了十六大以來杏子鋪鎮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杏子鋪鎮地處婁底市南大門,有煤炭、石膏、溪石等豐富的礦產和人文資源。過去的杏子鋪鎮人卻因缺乏技術、目光短淺,不懂利用豐富的資源,一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為了搞好招商引資,加快經濟發展,鎮黨委政府從優化經濟環境入手,以國家鄉村公路建設為契機,籌資4000多萬元,硬化了130多公里鄉村公路,公路改造里程和質量居全縣之首,成為全縣內部交通條件最好的鄉鎮。公路建設搞好了。來杏子鋪鎮辦廠的老板絡繹不絕,如今,已引進大小企業70多家,為農民增收8000多萬元。
此外,在今年縣里基礎教育綜合評估時,杏子鋪鎮由2005年的第七位躍居到第二位。過去杏子鋪鎮的22所小學中,沒有一所學校有像樣的水泥操場,自去年以來,已有16所學校建成高標準操場坪,今年內所有小學將都擁有標準操場。如今的杏子鋪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肖展發劉春桃熊艷)
山西沁水縣:農村理財由村民代
表說了算
山西省沁水縣為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在當地農村實行了村民理財小組監督財務收支制度,取得了明顯效果。
全縣農村財務理財小組由村民大會選舉產生,代表村民參與決策和監督村組財務每一筆收支,月底村干部在經辦收支業務的原始憑證上注明用途、見證人,由村會計整理后送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再交村委會負責人審核,然后經鄉鎮會計服務中心審核后方可入帳。各村對收支明細帳進行公開,對涉及30元以上的村務經濟事項和財務活動,均需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否則財務理財小組有權不予報銷。
(李勝利霍沁霞)
河北臨西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暖心田
河北臨西縣新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把“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讓參合農民最大限度受益”作為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目標,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過努力,全縣參合農民達到148460人,參合率為52.1%。今年以來,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截止到10月,全縣參合農民中有23513人次得到了住院和門診補助。共支付農村合作醫療基金259.79萬元,切實減輕了農民群眾的就醫負擔,把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受到了農民群眾普遍好評。(丁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