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下關鎮金星村民委員會所轄兩個自然村五個村民小組,位于下關城區與經濟開發區結合部,是一個典型的無耕地城中村。全村面積36.4公頃,有900多戶、2340人,其中農業人口315人,針對2000多名無地村民的生活出路,村“兩委”班子不是等、靠、要。他們從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著手,實施“推村進城,引市入村”計劃,全面建設小康村。
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金星村建立了占地100余畝的滇西第一個農民經營的企業——珠海樂園和占地10余畝的金星農貿市場,為金星集體經濟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8年以來,村兩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發展觀,解放生產力。鼓勵、支持、幫助各村民小組利用征地所剩的邊角地筑巢引鳳,在短短8年內先后建成了蒼山東路裝飾建材一條街、天馬裝飾建材市場、金星家具市場,金星鋁合金市場等一批規模型企業。
村兩委在引進項目幫助村民小組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了對珠海樂園、金星農貿市場的開發經營。他們從改革企業職能入手。將經營與管理分離,讓金星農貿市場采取承包經營的方式,使企業效益達到最大讓化。實行股份制后的珠海樂園。從企業長遠發展目標出發,投資900萬元建起了珠海花鳥市場,投資108萬元對全村道路進行了硬化,并修建了供排水系統:投資165萬元興建了金星完小綜合教學大樓及相關基礎設施;2001年投資100萬元興建了村老年活動中心;投資90萬元拓寬了金星路;2003年又對全村的農網做了改造,讓村民用上了平價電、放心電。2004年金星村成功引進了“一品白”宴樓、“美食城”、“三畝地”、“名食園”等十余家飲食企業入住珠海樂園。目前珠海樂園商鋪林立,鳥語花香。車水馬龍。呈現出一派紅紅火火的景象。
在筑巢引鳳的同時,村兩委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戰略,既抓大也不放小。抓集體企業的發展,更注重個體私營戶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金星路商貿一條街”、“洱河南路美食一條街”以及加工、運輸、建筑、花卉、幼教、旅館、沐浴、養殖等為一體的個體私營經濟網。全村個私企業(戶)已達780多戶,從業人員2100多人,大量經商人員的涌入,使村民增加了收入的渠道,出現了人盡其能。物盡其流的良好的態勢。
經濟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狀況。村民從集體收入中可享受到800—1800元的年終分紅,考取大學本科的可享受到3000元的獎勵;大學專科可享受到2500元的獎勵;應征入伍青年可享受到1 000元的獎勵。60歲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每月30元至45元的補助,承包土地的村民不幸死亡可享受到4000元的撫慰金。
目前,村兩委用集體收入投資上百萬元興建了村老年活動中心,新建了金星完小綜合教學大樓,并將金星路拓寬硬化,完善了供排水管網系統。
心系百姓,執政為民始終是村“兩委”追求和奮斗的目標。在成績面前,村兩委班子不為所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而是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帶領全體村民投入到建設小康社會的高潮中。在“十一五”宏偉藍圖的指導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金星村兩委將始終如一地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金星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