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東省費縣柳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李文剛
全國有64萬個行政村,村村都有“村官”。這些官不吃皇糧,不入史冊,卻是黨中央關于農村政策的具體實施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調解村里的各種矛盾,關照孤寡困戶。謀劃集體經濟發展。但由于農村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以及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等客觀原因,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村官”在工作中不得不因此而得罪一部分人,從而影響“村官”為促進村事業發展制定的某項措施的執行。
然而,在費縣東北角一個邊遠地區,在一個人口近3200人的大村里,出現了與此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村支部書記李文剛在2007年的村支部換屆選舉過程中,全票通過。究竟是什么樣的“法寶”讓李文剛在村民們的嚴格“大考”中得了滿分呢?揣著諸多疑問,記者來到了汪溝鎮柳汪村,與李文剛書記面對面。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不從心棄商回村當“村官”
如果真想找到問題的答案,咱們就得從頭說起。1999年,柳汪村面臨矛盾重重,村里各項工作完全陷入癱瘓狀態。上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政策根本落實不下去。在村兩委班子幾乎處于束手無策的艱難境地,當時的村委主任想到了正在臨沂做生意的李文剮。經過再三討論,他積極地向鎮黨委推薦李文綱回村就職。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把能人找回來,為了能夠解決柳汪村的實際困難,鎮領導也親自到臨沂邀請李文剛回村。面對村主任和鎮領導的多次邀請,李文剛的心緒不禁翻騰起來:一邊是臨沂市區優越的經商環境,一邊是家鄉父老懇切的目光。到底是回村任職,還是留城發展,想象著眾鄉親一雙雙的期盼目光,李文剛無法拒絕,決定放棄在臨沂的生意,回村任職,帶領鄉親們實現多年來發展致富的夙愿。
于是,也就在這一年,李文剛回村被村民們選為村委主任。2000年,李文剛入黨,不久后。就當選為村支部書記。從群眾到黨員的身份變化,并非是從村委會主任到村支書職務變化的必需。而是更加說明了李文剛上任近一年時間里工作的不俗成績。
村里沒有人不知道,李文剛接手的村委會工作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亂攤子”,千頭萬緒,究竟先從哪里下手?這個難倒了很多人的問題,此時落在了他的手里,而更多的人是在觀望,看看這個能人是否真的有改天換地的本事。
多年在外闖蕩不僅使李文剛長了見識,鍛煉了膽識,更為他增加了不畏艱難的智慧。他通過對全村各個方面狀況的深入調查,他發現,村里土地分配的不平衡是村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當然也是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為了化解這個難題。他首先分別召開了黨員、群眾代表和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的“三支隊伍”會議,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讓每位村民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民主權利。經過多方征求群眾意見,形成了新的土地分配調整方案,這個多年來沒有完成的工作最終順利完成。村民在高興之余,感到了新領導班子的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事的態度,因此,在土地分配調整方案的落實過程中,抵觸情緒大大減少。
通過這次土地調整問題的解決,李文剛意識到,農村工作的根本是民心。“民心工作”更重要,群眾工作無小事,因此,他決定從小事做起,從融合與村民之間關系的小事做起。誰家發生鄰里糾紛、婆媳矛盾他都要親自去調解:哪位孤寡老人病了,他也要親自去看望;誰家的孩子交不起學費了,他也會帶頭捐助……他的一舉一動,溫暖了柳汪村村民的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干群之間的隔閡沒有了,村委會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大為改觀,威信樹立起來了。
大刀闊斧搞發展
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全村的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鋪展開來。由于李文剛工作的出色表現,2004年被鎮黨委任命為敢勝工作區黨總支副書記,同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
按照李文剛的計劃,村委的工作正常開展起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怎樣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了,其實,從回村上任那一天開始,李文剛就無時無刻不在考慮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把一些會妨礙發展的枝權問題解決以后,他根據柳汪村緊靠金鑼集團的區位優勢,對本村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產業結構調整。李文剛鼓勵鄉親們大力發展養殖業,并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退耕還林”的號召,進行了萬畝豐產林的開發,僅此一項每畝經濟增收在千元以上。通過近幾年不懈的努力。一個以養殖業、果木種植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逐步形成,人均收入由1999年的14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4680元。
柳汪村緊靠京滬高速公路。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李文剛決定通過對外招商引資。促進本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他首先在村東南角劃出一塊生產基地,配套了水電設施,并修建了一條18米寬的水泥大道。栽下梧桐樹,不愁沒有鳳凰來。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許多投資商,先后有英迪凱體育器材有限公司、臨沂市安潔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臨沂先鋒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在柳汪村安家落戶。其中資產逾千萬元以上的企業就有兩家。這些企業不僅解決了勞力過剩,還拉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值千元以上。
剛剛落戶的投資商由于“初來乍到”,對當地的風俗人情很不熟悉,對業務的開展很不利。為了幫助投資商快速步入發展正軌。李文剛視投資商為一家人,親自出面幫助協調關系。在手續辦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給予充分照顧和支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8月份,當臨沂先鋒工程有限公司的鄭總。攜帶資金來村里選廠址的時候,遭到3名歹徒的搶劫。危急時刻,鄭總打電話向李文剛求救。接到電話后,李文剛二話沒說。驅車便去追趕歹徒,當李書記和鄭總把三名歹徒截住之后,窮兇極惡的歹徒掏出了明晃晃的匕首,然而,李書記并沒有退縮,最終三名歹徒被李文剛的勇氣和正氣所震懾,乖乖的繳械投降。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幾年來,在李文剛及村兩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柳汪村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的社會治安及計劃生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均走在了全鎮的前列,柳汪村年年被評為縣、鄉級“先進單位”,他本人也多次榮獲縣鄉“模范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而李文剛的“村官”之路還在繼續。他就是要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個“民心村官”的深刻內涵一一不為名,不圖利,只為鄉親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