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自己吃飯了!這當然是件好事情,不但可以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小家伙的生活經驗。但是,最初的吃飯過程卻讓人郁悶不已:到處都弄得亂七八糟,吃飯進程嚴重滯后!
媽媽說——我想代勞
有的父母會因為失去耐心,干脆一把搶過寶寶的餐具,喂他吃,趕快停止!這樣做不但會扼殺寶寶自愿學吃飯的興趣,而且時間長了,寶寶會認為吃飯就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讓餐桌時光更加無趣,甚至對寶寶的食欲會造成不良影響。
寶寶說——我自己來
對寶寶來說,吃飯可不是單純一個速度和整潔的訓練手段,這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寶寶在乎的是“自己吃”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吃飽。
媽媽應該這樣做——
那么如何才能讓父母在盡可能省心省力的情況下,讓寶寶練習自己吃飯呢?
烹調手法要講究。對不到一歲的寶寶來說,自己吃飯的任務還是很重的,肢體協調能力還有待提高,為了減輕他的負擔,食物烹調的形式要格外注意,盡可能不要有湯水,以免潑撒,做一些寶寶可以用手拿著吃的東西,片狀、條狀都可以。
衛生工作要做好。寶寶自己吃飯,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衛生問題,多準備幾個漂亮的圍兜,可以幫助寶寶擋住一些湯湯水水;給寶寶一個專門的高腳椅,逐漸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固定的位置,不會拿著食物到處跑;在椅子周圍鋪一塊一次性的塑料布,或者幾張報紙,便于餐后的清潔。
食物量逐漸加。最初訓練自己吃飯的時候,不要一次給寶寶太多的食物,一開始幾粒米飯、幾片小菜葉,讓寶寶先嘗試一下;隨著寶寶吃飯能力的逐漸提高,再慢慢地添加。
吃飯也要有樂趣。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雖然有自己吃飯的意識,但動作卻不得要領。可以在每次吃飯之前,準備兩套寶寶餐具,和寶寶面對面,引導他學著你的樣子吃飯,一開始最好給他空的碗,單純來學動作,模仿是寶寶最大的愛好,有的時候,寶寶并不在乎食物,而是僅僅喜歡敲打餐具,激發自己的飲食興趣。同時,和寶寶面對面吃飯,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和寶寶互相喂飯吃,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同時也可以保證寶寶不會被餓著。
不要干涉。想要讓寶寶嘗試自己吃飯,那就要放開手,讓他自由發揮,體驗吃飯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吃飯和游戲是一樣的,都是要靠興趣來完成的,寶寶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最特別的就是用手抓,這個一直以來被看成是“壞習慣”的習慣,在這個年齡段,卻是訓練寶寶吃飯能力的好幫手。
鼓勵贊揚不能少。自己吃飯是一個值得贊揚的成長里程。雖然這個過程里會有很多讓人心煩的事情——到處臟兮兮,日常生活節奏被打亂,但是和寶寶自理能力發展比較起來,這些小麻煩都可以忽略不計,寶寶每一次體驗,都要給予大力的贊揚,不但能提升小家伙的自信,還能提升對吃飯的興趣。